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微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系统的牛奶中抗生素残留检测研究

张增福  
【摘要】: 牛奶中的抗生素残留是关系人民安全的公共卫生事件,目前各国都高度关注牛奶中抗生素残留的危害性,对其实施检测和监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R)检测技术具有测量时间短,无需标记,检测精度高等优点。因此,本课题对基于SPR测量牛奶中抗生素残留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系统地研究。主要工作如下: 分析了微型SPR在测量抗生素测量的最佳条件。本实验通过研究重建方法,液体流速、试剂的浓度等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制定一套最佳的实验测量条件和标准测量的具体步骤。以氨苄青霉素为例,研究不同试剂、流速等对测量的影响,制定了相应的流程给出最佳的测量条件,提高了测量精度和稳定性。如流速在10μl/min的流速,重建溶液以70mM的NaOH最佳的实验条件等。完成了基于SPR抗生素测量的最佳实验条件研究。 研究了基于SPR的牛奶抗生素残留的直接测量法、间接测量法。采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生物光学传感器的方法,利用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原理及传感器对折射率的高度敏感性,结合传感器金膜表面绑定抗氨苄青霉素单克隆抗体的技术,实现了牛奶中氨苄青霉素含量的定量检测。实验中利用微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构建了测量系统,介绍了传感器表面的处理方法,并对氨苄青霉素浓度为0ng/mL,10ng/mL, 50ng/mL,100ng/mL的牛奶样品进行了测量,通过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得到了不同氨苄青霉素浓度的传感器响应图,结果表明,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光学生物传感器在牛奶抗生素药物残留检测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这两种方法都能够简单快速地对样品进行测量,克服了传统方法的缺点。直接测量法测量牛奶中氨苄青霉素的最低检测限达到33.6mg/dL,间接测量法对于氨苄青霉素的最低检测限达到50ng/mL。 利用微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生物传感器测量了残留在牛奶中的氨苄青霉素的浓度。采用竞争抑制试验的方法,即先将定量的单克隆抗氨苄青霉素抗体(3H295)和含氨苄青霉素的牛奶样品混合,样品中氨苄青霉素将和抗体结合,然后将该混合样品通入共价固定了氨苄青霉素分子的传感器表面,通过生物特异相互作用分析,样品中剩余的抗体将会被检出,从而得到氨苄青霉素的浓度。样品的测量时间为10分钟,最低检测限为2.5 ng/mL,低于欧盟标准4 ng /mL。该检测方法的测量时间短、重复性好,批间测量的变异系数为5.4%,表明该方法能满足实际测量要求。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陶利明;徐明芳;陈枫;黄海;庄春梅;;乳与乳制品中抗生素残留危害及治理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11期
2 草西;;置地牛奶 旷世之战[J];港澳经济;1994年08期
3 ;韩国拟7月起全面禁止在动物饲料中添加抗生素[J];中国家禽;2011年11期
4 李方;;夏天喝牛奶易上火吗?[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11年07期
5 赵立香;田文中;许佩玲;;吉林省敦化地区部分牛乳抗生素残留调查分析[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1年07期
6 李惠;丁建江;李景芳;;牛奶中抗生素残留的来源、危害及防控[J];新疆畜牧业;2011年08期
7 金铭;;养殖业滥用抗生素:食何以堪?[J];生态经济;2011年08期
8 丁守强;刘彬;谭勋;潘韬;;检测牛奶中结合珠蛋白的电流型免疫传感器的研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9 ;风险预警[J];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1年01期
10 李辉;白晓亮;张庆德;;养殖业滥用抗生素当休矣[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1年07期
11 杜磊;张光杰;;牛乳中抗生素的残留及其控制对策[J];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2010年03期
12 刘仕军;刘振华;王赞江;陈锦昌;;乳酮症试纸条对奶牛酮病检测的使用效果评价分析[J];乳业科学与技术;2011年03期
13 董彬;杨立新;李斌;刘印平;曾凡刚;;多功能柱净化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测定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_1[J];现代农药;2011年04期
14 俞慎;王敏;洪有为;;环境介质中的抗生素及其微生物生态效应[J];生态学报;2011年15期
15 ;牛奶可以促进幼儿大脑发育[J];新疆畜牧业;2011年08期
16 李惠;丁建江;李景芳;;牛奶中抗生素残留的来源、危害及防控[J];中国乳业;2011年06期
17 刘琪;孙雷;张骊;;牛奶中粘菌素和杆菌肽残留的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J];中国兽药杂志;2011年07期
18 ;如何去除蒜味[J];农家之友;2011年07期
19 季国志;钱文涛;陈伟;李洪亮;于景华;;酵母β-葡聚糖牛奶增强免疫力功能研究[J];中国乳品工业;2011年07期
20 钱瑞新;张克春;;上海牛奶集团原料奶质量安全控制体系的建立[J];上海农村经济;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军;;广西牛奶卫生质量面临的问题与对策[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自然科学篇)[C];2004年
2 林增俊;;试论闽北发展“有机牛奶”的生产[A];福建省科协第二届学术年会卫星会议——动物传染病防治与人类健康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吴鹏;赵新淮;;牛奶中磺胺类残留TTC法分析的局限性[A];第三届中国奶牛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8年
4 赵少华;;牛奶产业链中的抗生素残留及奶源建设[A];中国奶业协会年会论文集2009(上册)[C];2009年
5 曾果;黄承钰;邱云青;聂伟;强鸥;;健康成人牛奶不耐受症的研究[A];乳糖酶及低乳糖乳制品专题研讨会文集[C];2001年
6 曲丰发;游安君;;浅谈良好农业规范与牛奶源头控制[A];首届中国奶业大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7 刘功良;白卫东;赵文红;陈海光;叶秋丽;;牛奶中青霉素钾的快速检测研究[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八届年会暨第六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董志远;宫秀杰;吕秀娟;;牛奶中三聚氰胺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A];首届中国兽药大会动物药品学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药品学分会2008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陈亚李;张艳;熊希凯;;牛奶和维生素C对肝脏影响的实验研究[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10 张素珍;赵刚;;牛奶摄入量对青少年骨密度及生长发育的影响[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增福;基于微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系统的牛奶中抗生素残留检测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王唯芬;养殖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体内抗生素残留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3 李湘鸣;牛奶中雌激素类化合物对生殖系统的影响[D];扬州大学;2003年
4 苏璞;牛奶中多种抗生素的悬浮芯片检测技术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1年
5 钱聪;低营养状态下氟致硬组织和DNA损伤及营养干预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6 叶赛;水环境抗生素分析及全国沿岸陆源排海浓度分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7 何卫中;用加压CO_2从乙醇-水溶液中沉淀蛋白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8 王蓓;酶法制备天然牛奶风味基料及牛奶香精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9 李铁柱;青霉素结合蛋白克隆表达及在牛乳青霉素残留检测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8年
10 王良;离子液体气浮溶剂浮选分离/富集环境中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的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华;牛奶中抗生素残留的检测与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2 郑会超;日粮中添加植物油对瘤胃发酵及牛奶中共轭亚油酸含量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4年
3 柳林;氯霉素免疫检测试剂盒的制备与应用[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4 徐亭;庆大霉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应用[D];扬州大学;2005年
5 赵福年;采用高压液相色谱库仑阵列电化学检测器分析四环素类抗生素[D];天津大学;2004年
6 冯君;乳及乳品中唾液酸含量的检测[D];河南农业大学;2008年
7 李艳肖;近红外光谱快速检测牛奶品质的研究[D];江苏大学;2007年
8 朱亚琦;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测定牛奶中残留青霉素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9 桂继琮;牛奶和钙强化豆浆对上海市绝经后妇女骨代谢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9年
10 景晨娟;低频电参数和其他物理参数对牛奶品质的表征[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尹江勇 实习生 孙红艳;让牛奶残留抗生素五分钟“现形”[N];河南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韩正;谁家牛奶“无抗”[N];云南经济日报;2006年
3 王浩;3种方法检测牛奶中抗生素残留[N];中国质量报;2008年
4 雅君;“有抗奶”为何被叫停[N];中国质量报;2006年
5 记者 杨琳琳;“有抗奶”全面叫停 乳品安全系数升级[N];民营经济报;2006年
6 郭艾琳;新国标出台在望“有抗奶”将全面叫停[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7 姚艳霞 张晓芬;乳品行业向“无抗”又迈一步[N];农民日报;2006年
8 儒申;“有抗奶”将被正式叫停[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6年
9 上海光明荷斯坦牧业有限公司 崔胜;牛奶尿素氮(MUN)检测及其意义[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5年
10 谢明霞;孩子能否喝冰牛奶?[N];大众卫生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