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改性滤料高速过滤技术用于再生水生产的研究

吕建波  
【摘要】: 以天然石英砂和无烟煤等环境友好型滤料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出水中的浊度、COD、磷酸盐等污染物质,提出并验证了污水回用高速过滤技术(滤速≥30m/h)的可行性,并制备开发了以除磷为目标的新型改性滤料——改性石英砂。 研究了微絮凝-高速过滤和KMnO4预氧化强化微絮凝-高速过滤处理二级出水的效果。结果表明,高速过滤工艺出水均符合《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要求。并且确定了高速过滤的反冲洗方式和主要参数。经过对不同滤料级配和厚度(石英砂-无烟煤双层滤料)的11种工况的周期实验确定出,双层滤料的粒径范围、滤床深度、有效粒径及滤料层ΣL/d10,高速过滤技术应该以过滤开始的自然滤速,也即最大滤速进行,对高速过滤的流态通过两种Re公式进行了计算,认为高速过滤的流态为紊流。 将微电解工艺产生的铁泥应用于滤料改性,以废治废。该思想同时为高浓度金属(铁、铝、锰等)废液的处理提供了一条有益的思路。研究了铁泥砂、铁铝砂和铁砂直接过滤处理再生水的效果。 分别在低温(200℃)和高温(550℃)条件下制备出以除磷为目标的两种铁改性砂滤料——IOCS-1和IOCS-2,对其进行了表面特征分析(SEM、XRD、FTIR、EDAX),研究了铁改性砂静态吸附除磷影响因素、吸附等温线、热力学和动力学。结果发现,IOCS-1的PO43-吸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IOCS-2。共存阴离子SO42-、Cl-、HCO3-对IOCS-1吸附PO43-影响的大小顺序为:HCO3-SO42-Cl-,但影响不大。 IOCS-1动态过滤实验表明,溶液初始pH值、滤速、床深等均会影响过滤除磷效果。IOCS-1连续三个周期的滤柱再生循环利用实验表明,吸附PO43-后IOCS-1可以使用0.1MNaOH溶液解吸再生,并且保持较稳定的PO43-去除率。 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相比,低温制备铁改性砂滤料对水中PO43-具有良好的吸附性,材料成本低,经实验表明可再生重复利用,具有环境友好性,因而有利于对现有水和废水处理中过滤除磷工艺的升级改造。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立;城市污水回用于人工水体的探讨[J];中国给水排水;1999年09期
2 田魁祥,李惠英,李伟强,孙朋建,贡月玲;城市生活污水微型生态处理工程及再生水农业利用研究[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1年04期
3 许京骐;城市污水再生与回用规划的制定与实施[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4 刘泽良;马洁;曹永哲;马军昌;郭云文;;浅谈人工湿地再生水水质净化研究[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33期
5 元淑清;吕春光;赵主林;;浅谈如何发展城市再生水利用[J];内蒙古水利;2009年06期
6 张文超;张建新;白宇;甘一萍;;国内外污水再生利用发展分析[J];中国建设信息(水工业市场);2010年08期
7 小兵;;中水简介[J];涂装与电镀;2010年04期
8 宋涛;;浅析再生水深度处理工艺——以武宁县为例[J];中华建设;2011年05期
9 王平;张彩庆;;曝气生物滤池工艺除磷效果研究[J];河北化工;2011年09期
10 仇付国,王晓昌;污水再生利用的健康风险评价方法[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3年01期
11 韩中华;;国外实施再生水回灌的启示[J];北京水务;2006年05期
12 ;世界最大的MBR工艺密云通水运行[J];中国建设信息(水工业市场);2006年06期
13 雷兆武;刘茉;;再生水厂曝气生物滤池工艺改进[J];工业水处理;2008年09期
14 张杰,臧景红;城市污水深度处理在水循环、水环境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作用[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15 韩法昌,李杉,石志红,刘军彪;许昌市中水回用及效益探析[J];许昌师专学报;2002年02期
16 王力 ,徐子华;双膜工艺实现污水再生回用[J];建设科技;2004年06期
17 吕秀娟;抚顺市污水回用规划的探讨[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5年03期
18 万玉山;冯俊生;王利平;李定龙;;再生水的环境成本分析[J];中国给水排水;2006年10期
19 唐蕾;黄胜;;城市污水回用技术及发展趋势[J];广州化工;2007年03期
20 余化龙;;膜处理工艺在北京燕房卫星城城关再生水处理中的应用[J];西南给排水;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旭;;高品质再生水管网输送PH指标升高问题分析[A];上海(第二届)水业热点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杨林林;杨培岭;任树梅;;再生水回用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A];2003年北京“水与奥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高文宝;耿翔远;李殿海;赵乐军;;再生水厂斜管沉淀池改造的相关研究[A];2011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信息网年会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殿海;姜威;田嵩;石岐林;李晋;范玉宽;岳雪健;;再生水厂混凝沉淀工艺优化[A];2011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信息网年会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5 唐福生;高文宝;;纪庄子再生水厂改扩建工程除盐工艺选择及运行效果[A];2011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信息网年会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6 赵乐军;王秀朵;刘春光;颜炳魁;;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水体时富营养化趋势研究[A];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信息网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赵乐军;刘琳;唐福生;王秀朵;周雹;王舜和;王瑞;;关于五项再生水水质标准执行情况的讨论[A];2007年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信息网成立三十五周年纪念专集暨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常功法;王永仪;;市政污水与再生水消毒技术研究进展[A];二氧化氯研究与应用--2010二氧化氯与水处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许波;;“MF+RO”处理工业污水再生回用工程[A];第五届全国水处理化学品行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雷一庭;;污水资源化制度的改革与完善[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建波;改性滤料高速过滤技术用于再生水生产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张钡;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3 马进军;城市再生水的风险评价与管理[D];清华大学;2008年
4 李梅;城市污水再生回用系统分析及模拟预测[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5 张楠;用于高盐度再生水富营养化控制的蓖齿眼子菜克藻效应与机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6 郭逍宇;再生水草坪灌溉生态效应及其评价[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7 吴文勇;再生水灌区地下水防污性能试验及灌溉区划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8 王卫红;川蔓藻对滨海景观再生水河道水质富营养化的控制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9 刘克;北京市典型河湖再生水补水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10 马立;哈尔滨污水深度处理工艺优化及生产性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玲玲;城市再生水用于循环冷却系统水中微生物腐蚀控制[D];天津大学;2012年
2 徐丹;再生水调蓄库塘植物群落与水体氮、磷削减关系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3 崔超;天津地区再生水灌溉城市绿地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4 王鹤;具有再生再利用/循环利用过程的单杂质水网络分析与设计[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5 张静;再生水中弗氏柠檬酸杆菌对铜合金的腐蚀机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王昌俊;再生水灌溉对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7 周陆波;再生水灌溉对城市草坪绿地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8 乐翠华;泉州市污水再生回用的可行性分析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9 潘春晖;具有再生再利用/循环的水网络设计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10 强宇明;城市污水资源化中再生水项目需求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一峰 记者 赵晓强;锦州石化初级再生水质量行业领先[N];锦州日报;2009年
2 记者 张翰轩;京城中水公司 四项措施夯实再生水供水机制[N];首都建设报;2009年
3 记者 刘月月 通讯员 轩永利 刘巍;北京排水集团2亿立方米再生水成京城新水源[N];中国建设报;2008年
4 记者 罗昆娅;利用再生水每吨补7角[N];昆明日报;2009年
5 张一峰;锦州石化5年初级再生水千万吨[N];中国企业报;2009年
6 轩永利 邱锴俊;北京排水集团:构建再生水网络[N];中国水利报;2004年
7 ;天津港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年产再生水40万吨[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
8 ;北京市排水和再生水管理办法[N];北京日报;2009年
9 记者 孟德贺;天津工业园区用上再生水[N];中国化工报;2005年
10 唐开文 通讯员 张红红;本市今年将利用再生水2.5亿立方米[N];北京日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