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花色苷类物质抗氧化生理活性的研究

姜平平  
【摘要】: 活性氧可对生物体产生一系列的有害作用,例如进攻组织内的多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和核酸等,造成氧化损伤,而这种氧化损伤与很多衰老疾病如心脏病、神经系统紊乱和癌症等的病因有关。 花色苷是一种在植物中普遍存在的酚类物质,是很多植物叶花和果实呈现鲜艳颜色的原因。它具有抑制活性氧的生成和清除活性氧的生理活性,花色苷的抗氧化性源于其结构中的侧环酚羟基。 本文研究了三种富含花色苷的农产品——黑豆,黑米和紫甘蓝中花色苷类物质的溶剂浸提法的提取条件和采用X-5吸附树脂柱层析法的初步精制条件。采用国标法对制备和得到的五种花色苷样品的色价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均大于40,并通过纸层析法和紫外可见光谱法初步推测了样品的可能花色苷成分。 采用没食子酸等价法确立了黑豆,黑米,紫甘蓝,紫甘薯和萝卜花色苷样品的总酚含量与其水溶液可见光区最大吸收波长下吸光度的关系,为体外抗氧化实验提供了定量基础。以下分别采用还原K_3Fe(CN)_6法考查五种花色苷样品的还原力差别、采用邻二氮菲(1,10-phenanthroline)-Fe~(2+)比色法考查样品清除羟自由基能力和采用Fe~(2+)引发卵磷脂脂质体氧化-TBA比色法考查样品抗脂质体氧化的能力,得到的总体结果为:黑米、黑豆花色苷强于紫甘薯花色苷,萝卜花色苷次之,紫甘蓝花色苷相对较弱。同时,依据文献,也对花色苷的结构对其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最后,试图以昆明种小鼠通过喂饲高脂饲料建立一种高血脂动物模型,采用组间对照的方法,通过测定血清生化指标血清总甘油三脂(TG),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HDL-c),计算动脉硬化指数(A.I.),评估黑豆花色苷的抗动脉硬化的能力。由于在实验中各组实验动物中有很多小鼠死亡,导致阳性对照组和给药Ⅰ组的数量严重不足,无法估计所选择的高脂饲料是否成功建立小鼠的高血脂模型。从而无从评估黑豆花色苷抗动脉硬化能力。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锋;邓洁红;谭兴和;张礼红;钟浩;李清明;;花色苷及其共色作用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08年02期
2 郭松年;徐驰;刘兴华;董强;;温度、pH值和光照对石榴汁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J];食品与发酵科技;2009年05期
3 赵晟锌;于泽源;李兴国;;黑穗醋栗花色苷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10年01期
4 李安文;廖寅平;徐小江;肖文军;;花色苷研究进展[J];吉林农业;2010年12期
5 王朝臣;;葡萄花色苷稳定性的研究[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1年08期
6 宋会歌;刘美艳;董楠;张子沛;赵国华;;食品中花色苷降解机制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11年13期
7 姜平平,吕晓玲,姚秀玲,朱惠丽,张亮;紫心甘薯花色苷抗氧化活性体外实验研究[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2年06期
8 杨秀娟,赵晓燕,马越,吴秋波,马荣山;花青素研究进展[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5年04期
9 周宇;闫国华;张开春;姜立杰;刘军;牛爱国;;桔梗花色苷的提取与稳定性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6年03期
10 周宇;闫国华;庞志申;张开春;;天然花色苷的资源收集及稳定性测定[J];中国农学通报;2006年02期
11 曹少谦;潘思轶;;血橙花色苷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06年09期
12 石光;张春枝;陈莉;王伟;安利佳;;蓝莓果实中花色苷提取工艺的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8年04期
13 李玉山;王经安;;越橘花色苷不同提取工艺研究[J];化学工程师;2009年03期
14 孙建霞;张燕;胡小松;吴继红;廖小军;;花色苷的结构稳定性与降解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学;2009年03期
15 王锋;谭兴和;邓洁红;李清明;;黑花生衣色素热降解稳定性的研究[J];保鲜与加工;2009年03期
16 李洋;钦传光;牛卫宁;张瑞洁;尚晓娅;王莉衡;;几种天然植物花色苷体外清除自由基活性比较研究[J];食品科学;2009年07期
17 王卫东;李超;许时婴;;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离鉴定黑莓花色苷[J];食品科学;2009年14期
18 高华杰;李雨菲;刚永运;何洪巨;;紫皮豇豆(Vigna unguiculata L.)花色苷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0年03期
19 曹少谦;胡晓燕;潘思轶;;血橙花色苷稳定性研究[J];食品科技;2010年12期
20 张芳轩;张名位;张瑞芬;魏振承;杨春英;张雁;唐小俊;邓媛元;;黑米种皮中花色苷组成及含量的HPLC分析[J];中国粮油学报;2010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夏;景浩;;随机质心映射法优化五味子鲜果花色苷提取工艺及其稳定性研究与结构的鉴定[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凌文华;;花色苷[A];中国营养学会DRIs修订专家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样板稿汇编[C];2011年
3 陈琼;陈忠正;陆瑞琼;李斌;;响应面法优化茶树紫色芽叶花色苷提取工艺的研究[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八届年会暨第六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包怡红;李文星;;蓝靛果花色苷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5 秦玉;马静;刘静;牟海英;曹黎;凌文华;;黑米花色苷提取物胶囊对血脂异常病人的影响[A];中国营养学会第十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暨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6 王晓钧;陈兰芳;汪吉凤;;“益脑宁”抗动脉硬化作用的疗效观察[A];迎接新世纪——2000年全国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7 李静;陈长勋;高阳;焦亚斌;;鱼腥草素抗炎与抗动脉硬化作用的探索[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实验药理分会第八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8 张静;郭华春;姚春雪;;11个云南地方马铃薯品种块茎的花色苷含量及其分布[A];马铃薯产业与粮食安全(2009)[C];2009年
9 刘厚诚;黄琴;刘晴;陈日远;;园艺植物中花色苷调节因子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A];中国园艺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孙东磊;杜雄明;马峙英;;应用EST引物对彩色棉花色苷合成关键酶基因研究简报[A];中国棉花学会2005年年会暨青年棉花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波;杨梅花色苷对胰岛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D];浙江大学;2010年
2 侯召华;黑米花色苷的制备及其对大鼠慢性酒精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3 赵权;葡萄酚类物质及其生物合成相关结构基因表达[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4 张名位;黑米抗氧化与降血脂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理[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范龚健;紫玉米酒花色苷衍生物形成机理及其抗氧化与抗肿瘤活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6 董全;蓝莓渗透脱水和流化床干燥的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7 赵昶灵;几个梅花品种花色的时空变化、花色苷的分子结构和F3'H克隆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8 陈健初;杨梅汁花色苷稳定性、澄清技术及抗氧化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9 邓洁红;刺葡萄皮色素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10 王卫东;黑莓清汁的制备[D];江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平平;花色苷类物质抗氧化生理活性的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03年
2 张继曼;黑豆红花色苷的优化提取及其降血糖作用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3 李子江;平阴玫瑰花花色苷提取工艺及性质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牛娟娟;黑米、黑豆花色苷提取工艺、稳定性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5 李伟;黑粒小麦麸皮中花色苷组分的分离、鉴定及抗氧化功能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6 崔倩;紫马铃薯花色苷的提取纯化和结构鉴定[D];浙江大学;2011年
7 李娜;桑果花色苷的分离纯化[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8 李永强;白刺果实色素结构及性质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4年
9 王慧亮;浙江栽培蓝莓品种果实品质分析及滤光膜和叶面肥对其影响[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10 卢立真;紫甘薯花色苷的高效提取及抗衰老、抗糖尿病和抗肿瘤活性[D];苏州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谢明霞;老人滋补讲究“三个三”[N];健康时报;2006年
2 记者 张可喜;水果色素保健眼睛[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3 吴放;老年失眠症治疗当补肾化瘀[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4 王志勇;昌黎干红产业又出新成果[N];秦皇岛日报;2010年
5 宁兰;一过性视力障碍可能是动脉硬化[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6 杨秀娟 赵晓燕 马越;从维生素时代到花青素时代[N];消费日报;2007年
7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陈锦屏;子宫也会“中风”[N];健康时报;2008年
8 陈潮 柯根平;防治动脉硬化 寻找有效药物——中药防治冠心病研究日趋活跃[N];中国医药报;2006年
9 高国起;用ACE2基因治疗冠心病研究受关注[N];中国医药报;2008年
10 余 川 徐宝德;血脂高该吃什么[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