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大板材料在军用医疗方舱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随着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应用,武器的杀伤力、破坏性大幅度提高,给战伤救治工作提出许多新问题,军用医疗方舱正是适应现代高技术战争,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机动性强,适宜战场特殊环境、符合战伤救治工作新特点的野战医疗救治装备。随着军用医疗方舱大批量生产和装备部队,使方舱经验性设计和研制方式的缺陷日益显露出来,因此对军用医疗方舱的研究,尤其是对方舱复合大板材料的研究,迫切需要一套科学的理论和试验分析方法指导方舱的研制和生产。
基于多年来研制军用医疗方舱的基础,本课题作为总后勤部“九五”科研规划重点项目“术前准备方舱”和总后勤部“十五”科研规划重大科研项目“野战X线诊断车”的部分内容,首先从未来战争中战伤救治工作特点出发,探讨阐述了军用医疗方舱的战术技术指标要求及其发展趋势,而后从军用医疗方舱性能中最重要的复合夹层大板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舱室隔热保温性能两方面进行了深入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
采用经典迭层理论,计算了军用医疗方舱复合夹层大板材料的拉伸、弯曲及扭转等刚强度性能,由此深入研究了夹层大板材料弯曲刚强度性能试验方法,对理论分析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课题提出的理论分析和试验方法适于军用医疗方舱铝塑复合夹层大板力学分析,对军用医疗方舱铝-聚氨酯-铝复合夹层大板的力学结构设计和制造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基于军用医疗方舱特殊的微环境使用要求,运用稳定平壁传热分析方法建立了军用医疗方舱铝塑复合夹层大板传热系数理论计算模型,对军用医疗方舱铝-聚氨酯-铝复合夹层大板材料隔热保温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运用经验分析方法进行了冷热负荷计算分析;并对两计算采用传热系数和舱室升温、降温试验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稳定平壁传热分析方法计算传热系数方法可行,为方舱铝塑夹层大板的隔热保温结构和性能设计提供重要依据,并准确表征舱室内部微环境温度条件,对军用医疗方舱舱室微环境设计提供参考。
最后从实际生产出发,对军用医疗方舱铝-聚氨酯-铝复合夹层大板现行改进生产工艺进行了分析,并就现行的粘结大板和喷涂发泡大板两种军用医疗方舱铝-聚氨酯-铝复合夹层大板生产工艺,进行了对比分析,为铝-聚氨酯-铝复合夹层大板方舱生产提供参考。
|
|
|
|
1 |
金绪刚,龚克成,薛启寿;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夹层结构的研制[J];材料开发与应用;1995年03期 |
2 |
曹增强,杨合,卢春祥;复合材料夹层板成形性的研究[J];复合材料学报;1992年04期 |
3 |
王志伟;考虑横向剪应力连续的复合材料面层夹层板精化理论[J];无锡轻工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
4 |
刘益军;玻纤增强PU硬泡替代夹层板船材[J];聚氨酯工业;1999年02期 |
5 |
任志刚,楼梦麟,田志敏;聚氨酯泡沫复合夹层板抗爆特性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
6 |
沈福春;;玻璃钢夹层板小挠度理论的计算[J];玻璃钢;1996年01期 |
7 |
唐俊,高磊;复合材料夹层板的大挠度分析[J];复合材料学报;1995年01期 |
8 |
鲁宏权,孟光;电流变液夹层板结构的动态特性分析[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
9 |
易玉华;石朝锋;;SPS夹层用高硬度聚氨酯弹性体的研制[J];聚氨酯工业;2008年01期 |
10 |
边峰泉;王芳林;张秀国;;聚氨酯泡沫复合夹层板的动力有限元分析[J];现代制造工程;2006年12期 |
11 |
樊海平;赵恒义;张明华;;泡沫塑料夹层板抗侵彻性能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09年04期 |
12 |
唐俊;王学林;;以复合材料层合板为面板的夹层板稳定性分析[J];复合材料学报;1992年01期 |
13 |
顾元宪,曾庆纲;一种新的四边形层合板与夹层板单元[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
14 |
王学林;;以正交铺设层合板为面板的夹层板的临界载荷[J];复合材料学报;1992年03期 |
15 |
何颖,赵鹏飞;玻璃钢/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夹层结构的灌注工艺控制[J];工程塑料应用;1998年12期 |
16 |
邓年春,邹振祝,杜华军,黄文虎;约束阻尼板的有限元动力分析[J];振动工程学报;2003年04期 |
17 |
杨帆;邓春志;;功能梯度夹层板弯曲问题的微分求积法[J];科技广场;2008年08期 |
18 |
关世伟;;曲面夹层结构成形压力和反弹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
19 |
刘相华,王国栋;特殊性能有机涂层板[J];轧钢;2001年03期 |
20 |
岳强,邓年春,邹振祝;被动约束阻尼板的有限元建模[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