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非接触红外测温技术测量火焰温度
【摘要】:
火焰温度是燃烧过程中最重要的热力学参数之一。现今,国家大力提倡节能减排。汽车工业方面,提倡降低汽车的尾气排放,鼓励开发设计低污染的、高效的新型车用发动机;煤电产业方面,倡导提高电站燃煤锅炉煤粉燃烧的稳定性、清洁性及经济性。而火焰温度不仅关系到燃烧效率和燃烧的稳定性,还关系到污染物的生成和排放。火焰温度测量技术的研究有助于提高燃烧效率,改善燃烧性能,从而减少污染。此外,对于各种战略战术武器发射平台的设计,发动机燃气流的火焰温度直接影响着设计指标和达到指标的途径。因此,准确的测量火焰温度,无论对汽车、煤电工业,还是战略战术武器发射平台都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一种重要的火焰温度测量方法,非接触红外测温可充分利用火焰自身辐射特性,在测温范围、准确度、适应性、选择性及物理量综合测量等方面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本文在现有红外测温方法基础上,以增大测温范围、提高测量准确度和适应性为主要目的,设计出可适用于复杂环境、准确度高、稳定的测量系统。
火焰温度测量系统的硬件设计部分,首先对火焰的红外光谱进行了测量,确定了双波长的选取范围,作为选择红外光学探测器的选择依据;然后对探测器接收到的信号进行了调理,主要涉及到信号的放大,滤波以及整形;最后选择合适的数据采集卡,将信号输入计算机,待后续处理。
火焰温度测量系统的软件设计部分,运用LabVIEW软件,设计了包括双通道数据采集功能模块、双波长测温功能实现模块、数据保存模块、数据回放功能模块以及仪器标定功能模块在内的五个系统模块,实现了双波长测温功能。
利用该系统对蜡烛火焰进行了实际测量,针对测量值与参考标准值对误差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法。
|
|
|
|
1 |
薛乾;李鑫;闫宸;;多功能非接触式测温仪的设计[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08期 |
2 |
杨子东,陈远宏;红外测温及其应用[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
3 |
赵振兵,高强,李然,俞晓雯;红外测温在变电站远程图像监控系统中的实现[J];电力系统通信;2005年04期 |
4 |
曾喜闻;凌云;;GIS电流互感器局部过热原因分析及处理[J];湖北电力;2009年03期 |
5 |
胡剑虹;宁飞;沈湘衡;贺庚贤;;目标表面发射率对红外热像仪测温精度的影响[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2010年02期 |
6 |
权建军;;基于89C51的非接触式红外数字测温计的设计[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
7 |
姚冬雁;;浅析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带电测试[J];宁夏电力;2008年05期 |
8 |
郑献刚;刘胜军;冯正军;王慷;;35kV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故障原因分析[J];河北电力技术;2009年02期 |
9 |
林淑娜;;红外检测技术在变电站热故障检测中的应用[J];电气开关;2011年03期 |
10 |
杨巧凤,张明贤,蔡伟,史兴宽,徐裴然,张树全,胡经检,陈明;铝合金高速铣削温度的动态测量[J];航空制造技术;2000年01期 |
11 |
杜启亮;莫鸿强;毛宗源;林俊;;硫化钡回转窑红外温度测量与分析[J];仪器仪表学报;2007年08期 |
12 |
叶盛;;由红外测温发现的一起TA的重大缺陷[J];电工技术;2007年10期 |
13 |
王达宇;;红外诊断技术在火力发电厂生产中的应用[J];电网技术;2007年S1期 |
14 |
欧星;周凌宏;曾斯坚;;一种用于激光治疗仪的红外传感器温度检测和报警装置[J];医疗卫生装备;2010年08期 |
15 |
郭小莜;;500kV避雷器缺陷分析及其应对措施[J];广东输电与变电技术;2011年01期 |
16 |
谭锋;傅强;;一种可提高红外热像仪测温精度的算法[J];红外;2011年06期 |
17 |
曹小龙;张四江;曹小虎;;带电测试法对MOA测量数据的影响[J];电瓷避雷器;2005年06期 |
18 |
邢飞;刘伟军;王天然;;在线式小视场大量程高精度红外热像系统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06年S1期 |
19 |
黄维国;;地球红外辐射对大气层外红外测温的影响[J];光电工程;2009年05期 |
20 |
丁国成;李伟;王刘芳;余国钢;赵爱华;;紫外检测技术用于现场红外测温异常的处理[J];高压电器;2010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