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Eu原子高激发态光谱及寿命的研究

野仕伟  
【摘要】:5复杂原子高激发态的研究,不仅可以揭示复杂原子的结构和特性,而且还可检验量子理论的精确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另一方面,这方面的研究对于探索新型激光的机理、促进核能的开发(如:激光分离同位素和惯性约束核聚变)等高科技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Eu原子作为一种典型的复杂原子,具有复杂的电子结构[Xe]4f~76s2。因其4f支壳层处于半满填充状态,所以4f电子的参与将导致其原子光谱非常复杂。因此,开展Eu原子高激发态的研究既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本文采用分步激发技术,并利用光电离和场电离探测的方式,对Eu原子的奇宇称和偶宇称束缚态和自电离态光谱进行了系统地研究。 首先,本文利用共振激发技术和电场电离(EFI)方法,研究了Eu原子偶宇称高激发态。先用两束染料激光将Eu原子从基态4f~76s2(8~S~o_(7/2))经4f~76s6p((10)~P9/2或(10)~P7/2)态激发至4f~76s7s(8~S~o_(7/2)或10So9/2)态;再扫描第三束染料激光的波长,使其在45525cm~(-1)至45707cm~(-1)能域内的偶宇称高激发态上布居;最后,用高压脉冲电场使处于这些态上的原子电离。本实验共探测到89个态,经过理论分析与文献对比,确定了它们的主量子数和量子亏损,认定它们属于4f~76s(9~S)np(8~P_J或(10)~PJ)Rydberg系列。另外,本文还对Eu原子的第一电离限进行了修正,并解释了在其附近产生的一个宽峰的物理机制。 其次,通过分步共振激发技术制备Rydberg原子,利用延迟脉冲场电离方法,测量了Eu原子的4f~76s(9~S)np系列部分束缚Rydberg态的寿命。 最后,本文还通过分步共振激发研究了Eu原子的4f~76s(7~S)np自电离Rydberg态光谱。根据自电离峰的中心位置和相对强度等信息,识别出4f~76s(7~S)np自电离Rydberg系列,并报道了各态的能级位置、有效量子数、量子亏损等信息。 总之,本工作运用了多种激发路径并结合不同的探测方式,系统地研究了Eu原子的高激发态的光谱和寿命。不但发现了许多新的高激发态能级,而且测量了部分束缚Rydberg态的寿命。这些结果的获得不仅丰富了Eu原子光谱的数据信息,而且能够为复杂原子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将促进新的量子理论在复杂原子体系的发展。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梁万珍,李孝昌;硅原子微扰Rydberg系的光谱特征[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1990年S1期
2 程新路,李孝昌;BeⅡ,MgⅡ Rydberg系跃迁特性和极化特性的计算[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1990年S1期
3 钱兴中,刘波,王治文;类氖离子2p~5(~2P)nd Rydberg光谱计算[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1990年S1期
4 梁万珍,李孝昌;SiⅠ 3s~23pnd ~3D~0、~1D~0、~3F~0、~1F~0、~3P~0微扰Rydberg系的光谱特征[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1991年01期
5 金明星,丁大军,刘航,潘守甫;锡原子5pnp(3/2,3/2)_2和5pnf3/2[5/2]_2自电离Rydberg光谱[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1990年S1期
6 刘莲君;用Sturmian基函数展开法计算强磁场中钠原子Rydberg能级[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1997年04期
7 廉世勋,李承志,吴振国,张华京,毛向辉;xSrO·yAl_2O_3◇Eu的光致发光[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1年01期
8 李会铭,应立明,赵新生,肖桂里;叠氮甲烷的多光子电离与解离<英>[J];化学物理学报;1996年06期
9 吕俊,戴长建,李从奇,许旭恒,刘正东,唐景昌;Ba原子6pns(J=1)自电离Rydberg系列[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1998年S1期
10 张连水,刘宁宁,李晓苇,傅广生;碘分子高激发态光谱研究[J];量子电子学报;1998年01期
11 倪晋智,李书涛,储焰南,胡义华,曹德兆;CN(B~2Σ~+)激发态光谱的研究[J];光学学报;1995年01期
12 范俊颖;气相苯分子的Rydberg态振动感应自离化光谱的共振和反共振——超高灵敏的多光子激光离化光谱学[J];科学通报;1987年03期
13 范俊颖,E.Patsilinakou,C.Fotakis;CS_2Rydberg自离化态和分子离子高激发态的探测[J];科学通报;1988年23期
14 李璠,李样生,胡友根;纳米晶BaMgAl_(10)O_(17):Eu复合氧化物的合成及发光特性[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3年06期
15 龙春华,王殿奎;里德堡(Rydberg)原子[J];大学物理;1983年08期
16 傅广生,E.Hontzopoulos,C.Fotakis;Cl_2分子Rydberg态及混合Rydberg-价态多光子光谱[J];物理学报;1992年03期
17 李会铭,应立明,赵新生,肖桂里;叠氮甲烷的多光子电离与解离(英文)[J];化学物理学报;1996年03期
18 戴玉杰,张秀利,张建民,尹懿敏,顾业强;钐、铕的氟哌酸配合物的红外光谱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19 王永利,贾疏源,张成江,胡耀飞;雅砻江某电站稀土元素水文地球化学特征[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3年02期
20 陈玉海;赵风利;张彦青;吕运开;刘保生;;铕-环丙沙星的稀土敏化荧光研究及应用[J];分析试验室;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春燕;王婷婷;郑贤锋;陈旸;;Ar原子自电离Rydberg态共振增强激发光谱[A];光子科技创新与产业化——长三角光子科技创新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The persistent energy transfer and effect of oxygen vacancies on red long-persistent phosphorescence phosphors Ca_2SnO_4:Gd~(3+),Eu~(3+)[A];2011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戴长建;谢军;肖颖;野仕伟;;稀土Eu原子高激发态的光谱和寿命[A];第十六届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the BaMgAl_(10)O_(17):Eu~(2+) phosphor by dual-coating of oxide nano-particles[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7分册)[C];2010年
5 张素云;林真国;;EU对建筑节能的新要求[A];2007年西南地区暖通空调及热能动力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李平;范桥辉;潘多强;吴王锁;;Eu(Ⅲ)在铁氧化物上的吸附研究[A];甘肃省化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暨第九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王少飞;叶远虑;郭治军;吴王琐;;磷酸根存在下Eu(Ⅲ)在二氧化硅上的吸附[A];甘肃省化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暨第九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刘福强;郭治军;吴王锁;;Eu(Ⅲ)在膨润土上的吸附行为研究[A];甘肃省化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暨第九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鲍志伟;孙瑞雪;陈克正;;Eu~(3+)掺杂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制备及其荧光特性[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4分册)[C];2010年
10 刘昇平;范桥辉;潘多强;李平;许君;吴王锁;;Eu(Ⅲ)在北山除碳酸盐土壤上的吸附研究[A];甘肃省化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暨第九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艳琴;Eu~(2+)激活的多色长余辉材料的合成及其发光特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徐晓强;多分量超冷玻色原子气的平衡态动力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陈刘利;基于同步辐射的CCl_3H、CF_2Cl_2和CFCl_3分子的正负离子对解离动力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4 尚春宇;电荷迁移激发下Eu~(3+)掺杂发光材料的纳米效应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5 张凤;Eu~(3+)、Tb~(3+)激活的几种含氧酸盐基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其发光特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6 夏云生;介孔金属氧化物MO_x(M=Cr,Fe,Co,Sm,Eu)制备及物化性质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7 赵旭;光晶格中旋量原子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金叶;Eu~(3+)掺杂的纳米磷酸盐及Sm~(3+)、Eu~(3+)共掺的钼酸盐合成、发光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0年
9 于金影;Eu~(2+),Mn~(2+)共掺杂Sr_(2-x)Ca_xP_2O_7(x=0-2)和Sr_2Mg_3P_4O_(15)发光性质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2年
10 曲晓飞;长余辉发光材料CdSiO_3:Mn~(2+),RE~(3+)(RE=Sm,Dy,Eu,Tb,Nd,Er,Ho)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野仕伟;Eu原子高激发态光谱及寿命的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1年
2 谢军;Eu原子束缚态及自电离态光谱的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3 朱兴波;超冷艳Rydberg原子的电场效应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4 李健;不同价态稀土Eu离子激活的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5 郇昌旗;Eu~(3+)掺杂的稀土氧化物纳米颗粒核壳结构的制备和发光性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6 王燕娇;新型β-二酮-Eu(Ⅲ)荧光配合物的合成与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程丹;Eu~(2+)掺杂碱土金属卤磷酸盐蓝色荧光粉的制备与性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徐伟;Eu~(3+)离子探针特性与稀土掺杂氟氧化物玻璃荧光特性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高晓兰;Eu~(3+)激活的两种典型钨酸盐的制备及其紫外—真空紫外发光性能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10 王丹;共价嫁接铕Eu(Ⅲ)、钌Ru(Ⅱ)配合物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本报记者 李梅影;受限欧盟减排机制 中石油“操盘”EU ETS[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2 本报记者 袁雪 万相辛 杨琳桦 李关云 熊敏;EU:暂无任何内部人员流动监控计划 WTO:贸易安全措施不能成为保护主义新借口[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3 本报记者 李梅影;EU ETS第三阶段倒计时 “淘碳”前景阴晴不定[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4 记者 毛黎;美科学家找到新的里德伯原子阱[N];科技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