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建筑企业HSE管理体系实施研究

向兰兰  
【摘要】: 世界上最重要的资源是人类自身和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保证员工的健康,预防事故以及保护环境是各行业的重要工作。建筑行业作为我国的支柱行业,其健康、安全、环境的问题就更加受到我们国家和社会的重视。但是,随着我国建筑项目越来越多,工艺越来越复杂,尤其是从近三年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报告来看,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还亟待提高。目前,国外较为先进的做法是应用石油企业的HSE(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来提高企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水平、降低企业风险,现已取得了骄人的成绩。HSE管理体系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企业安全管理工具,摒弃了传统的事后管理和处理的做法,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降低事故的发生率和严重度,使员工得到较好的保护,使企业和周边社区的稳定得到维护,减少事故处理、环境治理的开支。 我国一些大型建筑企业在实际项目建设中已经采用了HSE管理体系,并且根据自身情况对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修正,但是由于各企业方在HSE管理实施方面经验不足,同时我国在此方面的理论研究又滞后于项目实践,导致了少数企业并没有达到HSE预期的管理效果,甚至还造成了现在建筑行业安全管理的不规范,为此建立适合建筑企业的HSE管理体系及制定相应的实施措施就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针对建筑企业管理中如何应用石油企业已建立完善的HSE管理体系的若干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通过对HSE管理体系的理论研究来论证在建筑企业建立HSE管理体系的可行性;再通过对国际上HSE管理体系的模式研究来建立建筑企业的HSE管理体系模式;接着是按照项目管理的思想来贯穿HSE管理体系的实施;然后是对HSE管理体系的一个综合评价;最后则是通过案例分析引出促进HSE管理体系实施的对策建议。论文的总体目的在于建立建筑企业统一的HSE管理模式,规范目前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方式,并为建筑企业实施HSE管理体系提供一些方法和建议,最终达到降低建筑企业的管理风险,提高建筑企业的管理效益,提高我国建筑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的目标。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部分: 1、关于HSE管理体系的相关理论研究。 2、HSE管理体系的建立以及在项目管理中实施过程的研究 3、HSE管理体系危险源辨识及应急预案的分析 4、HSE管理体系实施的评价分析 5、促进HSE在建筑行业实施的有效策略探索 文章最后在总结我们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说明,并对HSE管理体系在建筑业的完善及其相关领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为开展进一步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孙永刚;;环境风险评价研究综述[J];林业经济;2011年06期
2 沈建新;;矿山尾矿库风险评价及防范对策[J];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2011年03期
3 刘杨华;敖红光;冯玉杰;尤宏;;环境风险评价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年08期
4 邓勇;任国栋;;城市燃气埋地钢质管道风险评价研究[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1年06期
5 李国华;;管理信息系统在HSE中的应用[J];中国信息界;2011年07期
6 何仔颖;吴超;;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风险评价[J];食品与机械;2011年04期
7 李礼;孙文亮;孔庆珍;;青岛市燃气管道风险评价探讨[J];现代化工;2011年S1期
8 倪红兵;;运用危险源控制方法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有效性[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年07期
9 李游;;炼化企业HSE培训初探[J];安全、健康和环境;2011年06期
10 金业权;喻海霞;孙泽秋;刘刚;;层次分析法在地层因素诱发井控风险分析中的应用[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年08期
11 胡兰芳;王凤仙;;二恶英类化合物污染的研究及风险评价[J];中国科技信息;2011年16期
12 於健;冯德银;张钢;;船舶海上风险管理浅议[J];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3 叶仲;陈中涛;;环境风险评价现状与建议[J];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2010年05期
14 王其磊;程五一;张丽丽;戴联双;张华兵;;管道量化风险评价技术与应用实例[J];油气储运;2011年07期
15 李清;曲作明;王刚;;二氧化碳驱油风险评价技术的筛选与应用[J];吉林劳动保护;2011年S1期
16 刘可鑫;徐丽华;胡东滨;;文本分类在海外金属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决策中的应用研究[J];有色矿冶;2011年04期
17 李凌丽;朱加明;;浅析岩巷掘进过程危险源辨识与控制[J];陕西煤炭;2011年03期
18 韩宇超;聂峰;;火电厂液氨贮存风险评价中典型事故影响范围计算[J];电力科技与环保;2011年04期
19 郑志国;;化工过程安全管工艺危害分析在理中的重要作用[J];科技与企业;2011年08期
20 邓昌松;练章华;周进;周华;肖春雪;;浅析石油钻井作业中的环境污染[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永贵;白洁;黄仁辉;韩月娥;;基于案例推理的金融衍生品风险评价的研究[A];200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曹阳;宋菁;韩明;;浅析石油化工行业环境风险评价的要点[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3 戴立新;胡洁;李美叶;;基于BP神经网络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评价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陈敬武;邢秀青;崔建英;;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项目融资风险评价[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张杰;赵明;姚卫华;;SAFETI定量分析软件在氨泄漏事故中的应用[A];2011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甄宏;;流域风险评价与预警技术研究进展[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7 李品芳;殷佩海;;港口船舶溢油风险评价[A];大连海事大学校庆暨中国高等航海教育90周年论文集(机电分册)[C];1999年
8 张金钟;;工业企业事故风险管理探讨[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孙斌;陈志宏;江国泰;;一种心肌梗死风险评价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A];2005年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张继权;周道玮;宋中山;吴晓天;佟志军;;草原火灾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初探[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一)[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管小俊;煤炭物流运输网络风险评价及均衡保持关键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2 刘晓军;运动风险评价理论体系的构建[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3 王晨婉;基于贝叶斯理论的供水管道风险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张维;农村信用社风险评价与防治体系构建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葛颜慧;岩溶隧道突水风险评价与预警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杨力;基于小样本数据的矿井瓦斯突出风险评价[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7 段利东;火电厂建设项目运营初期风险评价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10年
8 陆仁强;城市供水系统脆弱性分析及风险评价系统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9 谷洪彪;松原灌区土壤盐碱灾害风险评价及水盐调控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年
10 陈景辉;集团公司全面风险评价及其影响效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亮;石油钻井HSE管理体系优化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2 李晓宇;工程项目风险评价体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3 黄贵容;物流企业联盟风险评价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巍;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评价[D];内蒙古工业大学;2005年
5 潘文荣;风险投资及其风险评价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6 蔡欣;项目的风险管理[D];武汉大学;2003年
7 胡世明;气体释放源的三维瞬态重气扩散模型及数值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0年
8 李栓柱;项目投资的风险评价[D];郑州大学;2005年
9 张丽颖;危险废物分级管理指标体系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6年
10 陆晓;企业安全投入的合理分配问题研究[D];沈阳航空工业学院;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巧然;集团公司印发HSE管理九项原则[N];中国石油报;2009年
2 博文;“亚洲金属”项目发布土壤风险评价模型[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0年
3 记者 张鹏;集团公司开展HSE大检查[N];中国石化报;2010年
4 郝玉莲 程化冰;五建认真整改HSE大检查发现的问题[N];中国石化报;2010年
5 于银花 幸勇军 何俊 李书伟;集团公司党组领导检查HSE工作[N];中国石化报;2010年
6 记者 黄律己;金陵石化整改HSE大检查暴露的问题[N];中国石化报;2010年
7 魏大江;巫山县建立债务风险评价和查处机制[N];中国审计报;2010年
8 记者 杨晓娟 通讯员 李洋;防腐公司全面推进HSE体系工作[N];石油管道报;2011年
9 记者 奚震 实习记者 陈帜;集团公司HSE大检查启动[N];中国石化报;2011年
10 特约记者 张文鸣;完善HSE换来事故“跳水”[N];中国石油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