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精神分裂症病人扣带皮层亚区功能连接改变

王迪  
【摘要】:目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研究中,扣带皮层存在显著的功能连接改变,但是更精细的扣带皮层亚区的功能连接变化及其与疾病临床特性的关系尚不清楚。这项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比较精神分裂症病人与正常人之间扣带皮层亚区与全脑的功能连接改变,从而阐明精神分裂症病人扣带皮层亚区功能连接的变化及其意义。材料与方法选择符合第4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诊断标准的94名精神分裂症病人(52男,42女)及102名健康志愿者(45男,57女)为对照组。采用GE Discovery MR750 3.0T磁共振扫描仪进行3D高分辨率T1WI结构像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其中后者同时运用了梯度回波单次激发回波平面成像与梯度回波敏感编码螺旋填充成像扫描技术。1.采用基于Matlab的SPM8软件对高分辨率结构像及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两种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方法)进行预处理。2.扣带皮层亚区分区如下:膝下前扣带皮层、膝前前扣带皮层、前中扣带皮层、后中扣带皮层、背侧后扣带皮层、腹侧后扣带皮层及压部后皮层,其中膝前前扣带皮层及前中扣带皮层又根据其细胞构筑不同,分为24和32两个子区,共分为9个亚区。分别从两种静息态扫描方法中的平均标准化模板提取各亚区的信号值,评估两种序列所得图像的质量。3.选择扣带皮层亚区为种子点,进行种子点与全脑其他体素的功能连接计算(回归全脑均值信号及不回归全脑均值信号两种方法)。4.采用预处理后的高分辨率结构像,控制年龄及性别,研究精神分裂症病人扣带皮层亚区灰质体积的改变,同时用一般线性模型方法将灰质体积作为协变量研究灰质体积的变化对功能连接结果是否有影响。5.将组间功能连接显著差异区的时间序列提取出来,与病程、用药量、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评分进行偏相关分析,年龄及性别作为协变量,统计阈值为p0.05,未校正。结果1.膝前前扣带皮层及眶额皮层在梯度回波敏感编码螺旋填充成像扫描序列中有较少的信号丢失及变形,因此选用此序列进行功能连接的计算。2.在回归全脑均值信号时,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大部分扣带皮层亚区的功能连接较正常人降低,小部分为增高,减低的脑区主要集中在前额叶、岛叶、纹状体及丘脑等脑区,属于情感网络、突显网络、感觉运动网络及默认网络;然而,在不回归全脑均值信号的情况下,精神分裂症病人仅显示出了高于正常人的功能连接结果,分别为前中扣带皮层、后扣带皮层及压部后皮层这几个亚区的功能连接改变,与其功能连接增高的脑区主要属于默认网络;但在上述两种处理方法中功能连接增高的脑区有部分是重合的。3.精神分裂症病人扣带皮层亚区灰质体积较正常人明显降低,但其对组间扣带皮层亚区功能连接改变的结果无明显影响。结论1.梯度回波敏感编码螺旋填充成像序列较梯度回波单次激发回波平面成像可有效的减少功能数据的信号丢失及图像变形,更为可信;2.回归全脑均值信号对组间比较的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在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分析时应考虑全脑均值信号的回归问题;3.精神分裂症病人扣带皮层亚区的功能连接改变非常复杂,默认网络的改变为其一特征性变化。因回归全脑均值信号与不回归全脑均值信号的一致结果为功能连接增高的区域,也对精神分裂症功能失连接的假设提出了质疑。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志晔;李金锋;刘梦雨;马林;;年龄对正常人脑边缘区功能连接的影响[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2 陈志晔;李金锋;刘梦雨;马林;;性别对正常人脑边缘区功能连接的影响[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3 项蕾;张志强;许强;卢光明;;原发全面强直阵挛癫痫功能连接密度图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年10期
4 张方风;陈春辉;姜璐;;基于复杂网络的大脑功能连接研究[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11年02期
5 张敬;任华;张权;张云亭;;正常人工作记忆任务和静息状态下前额叶皮层内侧面的功能连接分析[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9年09期
6 陈文利;白洁;王毅;丁里;Jing-Huei;;功能磁共振评价人类大脑功能连接的方法、变量及影响因素[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3年06期
7 陈旭辉;焦静静;柯铭;武弋;;静息状态下脑网络建模及功能连接特性[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8 李春星;李华;卓兵芝;高磊;;岛叶皮质与其他脑区的功能连接研究[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3年06期
9 刘珍银;邱士军;;静息态功能连接与解剖结构连接在人脑中联合研究[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0年05期
10 季公俊;廖伟;张志强;卢光明;;全面强直阵挛癫痫静息态功能连接脑网络研究[J];磁共振成像;2013年01期
11 齐志刚;邬霞;孙黎;陈楠;李坤成;;健康老年人的背侧注意网络:联合独立成分分析与功能连接分析[J];放射学实践;2013年12期
12 杨丽琴;林富春;雷皓;;静息状态下脑功能连接的磁共振成像研究[J];波谱学杂志;2010年03期
13 姚洪祥;安宁豫;张熙;王盼;周波;张增强;;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杏仁核功能连接静息态纵向变化功能磁共振研究[J];放射学实践;2014年06期
14 周波;张增强;安宁豫;姚洪祥;王盼;郭艳娥;尚延昌;高广生;王鲁宁;张熙;;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丘脑功能连接的随访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年10期
15 马园园;郑罡;周洁敏;张志强;钟元;卢光明;;基于fMRI的脑功能整合数据分析方法综述[J];生物物理学报;2011年01期
16 李淑美;江桂华;马晓芬;苏欢欢;詹文峰;田军章;邱迎伟;;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静息状态下大脑右侧海马的功能连接[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3年06期
17 于海燕;钱志余;张志强;卢光明;;基于功能连接的逻辑计算认知任务脑默认功能网络的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研究;2008年04期
18 陈志晔;范寅泰;李金锋;马林;;交替性霍纳氏综合征患者的脑部功能连接变化:附1例报告[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3年08期
19 王彩鸿;;晚期肾病病人默认网络功能连接异常:静息态功能MRI研究[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4年04期
20 汤妮;王志群;邬霞;李坤成;姚力;;基于独立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的fMRI功能连接方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庆宝;董峰;闫芬;李贝;冯士刚;张武田;沈钧贤;唐一源;;汉字加工过程中的功能连接分析[A];第一届全国脑与认知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阎锐;姚志剑;汤浩;韩莉;罗国平;卢青;;中青年抑郁症患者脑区功能连接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3 张方风;陈春辉;姜璐;董奇;;手指运动中大脑功能连接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贺永;臧玉峰;吕英立;蒋田仔;;功能磁共振成像对人脑运动功能连接网络变化的研究[A];2003年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5 朱心怡;李锐;王鹏云;李娟;;亚临床抑郁老年人的海马功能连接异常[A];第七届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4年
6 郝鑫;李文福;张庆林;;高学术成就大学教授的脑结构和静息态功能连接的研究[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7 唐一源;冯士刚;张武田;于庆宝;董峰;阎芬;李贝;宋鹤山;张万琴;;左梭状回在中、英文词形加工中的不同作用及相互关系[A];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第六届学术会议暨学会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8 张宇;刘春红;董杰;李峰;铁常乐;周福春;李丽君;景斌;马辛;王传跃;;5-HTTLPR多态性对杏仁体与额顶叶脑网络功能连接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9 刘波;刘岘;陈俊;龙玉;陈志光;尚晓静;莫伟钊;李晓凡;;针刺穴位和非穴位对脑部功能连接影响的MR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李坤成;王亮;;早期Alzheimer病海马功能连接的改变:静息状态fMRI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娄宝辉;MC4R rsl2970134基因相关成人肥胖的脑结构和功能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2 谭相良;非神经精神性狼疮患者脑静息下多模态磁共振成像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3 许惠娟;双侧大脑半球间功能连接与脑卒中运动康复[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4 尹岩;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静息状态下局部脑功能及功能连接的磁共振成像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周波;阿尔茨海默病及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的丘脑功能连接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4年
6 桑莉;正常人小脑蚓部亚区的静息态功能连接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7 张艳波;右侧颞叶癫痫患者网络功能及结构的磁共振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5年
8 丁菊容;基于磁共振成像的脑网络技术及临床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9 马宁;成瘾相关脑静息态功能连接以及奖赏系统功能的改变[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10 刘微波;首发抑郁症患者情绪调控网络内功能连接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垒;沉浸的脑结构和功能脑网络的探索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叶靖;首发未治疗抑郁症患者静息态下杏仁核功能连接的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3 张会平;广泛性焦虑症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4 李永斌;海洛因成瘾者大脑伏隔核功能连接变化及MMT对其影响的fMRI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5 韩易;生理脱毒期阿片类药物依赖者线索诱发作业下伏隔核功能连接的功能磁共振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6 陈书燊;基于EEG和fMRI的静息态功能连接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7 谢钱昆;精神分裂症的多变量模式分析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8 张扬;2型糖尿病患者工作记忆相关脑网络的fMRI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9 周宇婧;精神分裂症额极亚区静息态功能连接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10 张晨;慢性期脑梗死患者脑默认网络和感觉运动网络功能连接的fMRI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