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衰老相关基因的筛选及针刺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

于建春  
【摘要】: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与衰老相关的心、脑疾病已成为人类 死亡的主要因素,其中老年期痴呆是发生于老年人的常见病和疑难病,目前该病 已成为第四位死亡原因,并呈进一步上升趋势,不仅严重地危害老年人的健康和 生活质量,而且给家庭及整个社会都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痛苦,因此,衰 老和抗衰老研究是当今医学及生物学领域的热门课题。 目前,人们以线虫、果蝇、转基因动物、培养细胞、甚至早老性疾病患者, 如Werner综合症等为对象研究衰老机理,发现了一些衰老相关基因,使衰老研 究有了很大进展,然而,由于缺乏能够模拟衰老自然发生的动物模型,因此,衰 老特别是抗衰老研究仍有很多空白之处。 我院于1993年引进国际公认的日本SAM快速老化模型鼠,其中SAM—P/10 以脑萎缩为特征随增龄出现老化诸特征,是与人类老化基本一致的自然发病快速 老化动物模型。本文以SAM-P/10为材料,将其分为P/10 1月龄组、P/10 7月龄 组、P/10 7月龄针刺穴位组、P/10 7月龄针刺非穴组,并以同源对照R系作对照 组,采用mRNA差别显示技术,通过银染显示差示带,筛选脑老化相关基因并 研究“调神益智,平肝通络”针法对衰老的干预作用,主要结果如下: 1.差示PCR采用双温扩增法,首先在较低的温度(37℃)退火,保证引物与 模板配对,进行3个循环,然后将退火温度升高到50℃,保证特异性扩增,通过 银染显示差示带,并直接从凝胶上切带进行洗脱和再扩增,既方便又避免了放射 自显影对环境及人体的污染,实验证明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并具有较好的特异性 和重复性。 2.通过随机引物两两随机组合进行扩增,共筛选了42个引物,其中一些引物 扩增出规律性变化的差示带,这些差示带伴加龄发生了或增加或减少的变化,相 同分子量和变化规律的差示带用其他引物也得到了重复,证明SAM-P/10的快速 脑老化可能与衰老相关基因的异常表达有关。 3.差示结果显示,伴加龄变化的差示带在针刺后其表达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首次证明“调神益智,平肝通络”针法可以干扰某些衰老相关基因的表达,并可 能通过此种方式延缓衰老进程,为研究针刺抗衰老机理探索了新的途径。 4.首次证实针刺可在分子水平上发挥其良性调节作用,即对衰老时高表达的 身 基因有下调作用,对低表达基因有上调作用,而且这种调节作用均使其表达趋同 于年轻组,从分子水平上证实针刺的根本作用是凋节作用,具有整体性特点。 5.实验结果还显示针刺穴位和非穴位,对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不同,穴位组 ,,。__。。__。。、.。_。。。。。。。_______,_____,。_。。_,,。。 甲 作用更明显更强烈,具有较明显的干预衰老的作用,证实穴位在分子水平上也具 有相对特异性。 6.对部分差示带进行克隆,测序及同源性分析表明,三个cDNA片断与己知 序列同源性很低,可能是新的CDNA。另有一CDNA片断,slobp 与真核生物 翻译起始因子eIF3高度同源,与小鼠的eIF3同源性高达98%,与人eIF3同源性 高达89%;另外,还有 116 hp与编码人线粒体蛋白核基因elF3有93%同源性, NOrthern杂交分析进一步表明该片断为差异表达基因。因此认为eIF3很可能与衰 老相关,并受针刺影响。这是首次发现eIF3的衰老相关性,推测衰老可能是e!F3 异常表达导致蛋白质合成异常,进而造成正常机体功能逐渐失常的结果,而针刺 可能通过调节eIF3而减少蛋自质异常合成,从而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本研究 为进一步研究针刺抗衰老机理开拓了思路。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韩晓琳;p16~(INK4A)诱导的衰老相关基因表达差异[J];济宁医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童坦君,张宗玉;衰老相关基因研究进展[J];现代实用医学;2002年03期
3 韩景献,李平,于建春,刘庆忠,陆明霞,于涛,丁晓蓉;针刺影响的衰老相关基因全长序列的克隆及分析[J];天津中医药;2003年05期
4 田文凤,李强,刘毅;针刺抗衰老机制研究进展[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5 于建春,韩景献;翻译起始因子EIF3-P66在快速老化模型鼠(SAMP/10)中的异常表达和针刺的调节作用[J];天津中医药;2005年02期
6 韩立民,彭莉莉,徐彭;肌瘤消颗粒对子宫肌瘤模型大鼠干预作用的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4年06期
7 邹丽萍,乔俊英,栾斌,贾天明,王秀芳,徐发林;哮喘大鼠呼吸道重塑的病理学改变及地塞米松的干预作用[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年04期
8 赵业婷;陈静;赵金垣;姚三巧;;四环素对化学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干预作用[J];中华内科杂志;2006年06期
9 沈燕;郭小兵;李建国;钱书虹;任春锋;王浩斌;苏天水;;基于MCP-1的不同干预方式对病毒性心肌炎的影响作用[J];河南医学研究;2007年01期
10 章子贵;;氟暴露所致脑损伤及硒的干预作用[J];心理科学进展;2008年03期
11 陈放;刘开扬;徐珊;吕伟红;程宏;张洪泉;;葛根素对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1年09期
12 童坦君;张宗玉;;衰老机制的现代学说[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3年03期
13 王宇玫;佟万仁;;衰老干细胞的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7年06期
14 王妍妮;陈龙;刘歧焕;张有顺;程范军;;促红细胞生成素对体外培养间充质干细胞衰老的影响[J];湖北医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5 邢秋娟;王拥军;施杞;金国琴;;益气化瘀补肾法延缓椎间盘衰老的机理探讨[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16 金军华;张铁梅;韩彩和;张恩毅;张延;张宗玉;童坦君;;高糖诱导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衰老相关基因的表达[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6年03期
17 祝钦泷;李名扬;刘光德;李艳冬;眭顺照;郭铁英;;彩叶草叶片衰老相关新基因Cbcbs的分子特征和功能分析(英文)[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7年04期
18 容敏华;张志勇;何敏;;长寿及衰老相关基因研究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11年11期
19 ;针灸影响衰老[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20 周玥;姜蓉;王萍;杨斌;姚欣;刘典锋;王亚平;;三丁基过氧化氢通过调控细胞周期诱导Sca-1~+造血干/祖细胞衰老[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1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建春;王舒;刘庆忠;郑灏泳;于涛;陆明霞;王彤;董承超;;用DDRT-PCR技术分析快速老化模型鼠衰老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及刺的干预作用[A];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2 徐新娟;李素华;陈玉岚;珠勒皮亚;梁晓慧;;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人群肾脏衰老相关基因的研究[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宋振华;谢立信;王晔;臧新杰;;人角膜内皮细胞衰老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封锦芳;余焕玲;肖荣;毕研霞;鲜米西;麻微微;苑林宏;;生命早期高脂饮食对子代小鼠生长发育和血清胆固醇水平的影响及植物甾醇的干预作用[A];北京市营养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膳食与健康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陆丛笑;岳旺;;MAO-B抑制剂催化MPTP生物转化的体外实验及吲哚醌的干预作用研究[A];第八届全国生化药理学术讨论会暨第七届Servier奖颁奖大会会议摘要集[C];2003年
6 崔彩云;杜永成;胡晓芸;;被动吸烟对致敏大鼠气道HDAC2和血清IL-8表达的影响及布地奈德的干预作用[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7 周其全;巩沅鑫;;银杏叶提取物对模拟高原低氧暴露下大鼠脑微血管渗漏的干预作用[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0年
8 袁志兵;张海港;李晓辉;;全身炎症免疫反应对AS斑块稳定性的影响及三七皂苷的干预作用[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0年
9 陆明霞;于建春;于涛;王舒;刘庆忠;鲁斌;温廷益;董承超;;SAMP10衰老相关性能量代谢障碍的分子因素及针刺干预作用[A];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方彦玲;杨立勇;严孙杰;;吡格列酮对CXCL10介导的βTc6细胞凋亡及TLR4/NF-κB表达的干预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建春;衰老相关基因的筛选及针刺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D];天津中医学院;2000年
2 王铭;血管老化相关内皮细胞衰老的机制研究与益气活血中药的干预作用[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年
3 付于;针刺对快速老化痴呆小鼠SAMP10行为学及前脑、皮层、海马衰老相关基因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D];天津中医学院;2005年
4 周建平;植物衰老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5 孙云松;和厥阴法对慢性肾衰模型干预作用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季佳佳;CS_2致男(雄)性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紊乱机制初探及NO的干预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张海娜;6-BA和氮素调控小麦、棉花叶片衰老的生理机制及衰老相关基因鉴定[D];河北农业大学;2008年
8 陈等;阿尔茨海默病的基因关联性分析及小鼠衰老相关基因的克隆[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3年
9 彭彬;人参皂苷Rg1延缓神经干细胞衰老作用及机理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10 丁晓蓉;针刺对快速老化小鼠SAMP10海马、皮层衰老相关基因表达谱影响的实验研究[D];天津中医学院;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雪琴;抗衰汤对血瘀证大鼠肾脏的衰老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王丹;棉花叶片衰老相关基因的数字化表达谱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3 刘红;阴道毛滴虫长寿保障基因Tv-LAG1的克隆和表达及衰老相关基因筛选[D];汕头大学;2005年
4 李榜龙;探讨抗氧化剂对人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反应的干预作用[D];南华大学;2010年
5 谢庆恩;棉花子叶衰老过程中的细胞程序性死亡[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6 付竞峰;暗处理对油菜子叶类囊体膜组分、光谱特性和光合相关基因转录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7年
7 王昭君;天麻素与三七总皂甙对SAM/P-8小鼠脑衰老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D];昆明医学院;2009年
8 许传芹;α酮戊二酸对酒精性肝病的干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9 王雪妮;枸杞多糖对血管内皮细胞衰老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胡亚洁;高糖对肾脏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及缬沙坦的干预作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道安;针刺可调衰老相关基因[N];健康报;2004年
2 于丽珊;调控生命的步伐[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3 刘道安;“针刺影响衰老”课题通过专家鉴定[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4 李水根;保肺定喘汤可减轻气道重构[N];健康报;2006年
5 ;延缓衰老 人类大有可为[N];中国医药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陈国东;品牌药企加紧产品二次开发[N];医药经济报;2007年
7 付东红 黄大无 北大;童坦君科学之心永不衰老[N];健康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杨朝晖;防治乙肝,怎样更有效[N];科技日报;2009年
9 上海市营养学会理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营养科副主任 高键;哈佛专家盯上糙米饭[N];健康时报;2009年
10 余青;不同单穴对基因表达影响程度不同[N];中国医药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