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痛宁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不孕临床研究
【摘要】:
原因不明的不孕者进行腹腔镜检查,发现大约1/3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而诊断为EMT者,约50%伴有不孕。其不孕的发病率约为非子宫内膜异位症人群的20倍。世界卫生组织不育夫妇标准化诊断及检查手册已将EMT列为女性不育的病因诊断之一
祖国医学素无EMT病名,但根据本病症状表现,认为其相当于中医学的癥瘕、痛经、不孕、月经失调等疾病,导师韩冰教授精于医理,对古典医籍造诣颇深,著述甚丰,尤其对中医妇科有独到见解。导师结合治疗EMT多年临床经验和对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分析,对EMT病机认识,立法遣方均有独到的见解。因此,导师韩冰教授在全面比较现代医学和中医学对EHT不孕病因、病机、病理的认识和治疗的基础上,通过大鼠EMT模型论证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方法的疗效,提出以气、血、痰立论,“瘀久挟痰,渐成症瘕”为EMT基本病机特征,确立了“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治疗大法,拟定代表方剂妇痛宁颗粒冲剂。用于治疗痰湿瘀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不孕的研究。
本研究共收集:妇痛宁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不孕60例,与丹那唑20例临床观察比较,结果表明:治疗组愈显率61.67%,总有效率88.33%;对照组愈显率35%,总有效率75%。疗效分析表明,妇痛宁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不孕,能有效的改善症状,控制或消除体征,达到受孕目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西医对照组。
|
|
|
|
1 |
马平仲,吴颖秀;韩冰教授辨证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经验介绍[J];天津中医;1998年05期 |
2 |
张旭宾,赵广兴,欧阳惠卿;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治疗现状[J];河南中医;2004年02期 |
3 |
朱惠云;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近况[J];辽宁中医杂志;2002年03期 |
4 |
潘凌亚,宋鸿钊,吴葆桢,韩美龄;生殖活动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关系[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4年03期 |
5 |
谢和平;肺癌误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J];重庆医学;1994年01期 |
6 |
王沛青,孙蓉,翟爱玲;5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临床分析[J];青岛医药卫生;1995年04期 |
7 |
覃雪梅;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及治疗进展[J];医学文选;1995年02期 |
8 |
朱翠英;子宫内膜异位症14例误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年01期 |
9 |
张萍,史光军;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MDA及SOD变化及其意义[J];山东医药;1997年09期 |
10 |
王增娴,方秀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新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1997年05期 |
11 |
牟建华;手术疤痕处子宫内膜异位症16例分析[J];上海医学;1998年08期 |
12 |
周丰宁;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方法初探[J];浙江实用医学;1999年04期 |
13 |
蒋荣超;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1年04期 |
14 |
;子宫内膜异位症[J];中国医学文摘.计划生育和妇产科学;2001年02期 |
15 |
郑力明,徐欣然;子宫内膜异位症124例临床分析[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1年03期 |
16 |
庄亚玲,何赛男,徐开红;特殊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症53例临床分析[J];浙江医学;2002年07期 |
17 |
王清;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治疗的见解[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2年04期 |
18 |
;子宫内膜异位症[J];中国医学文摘.计划生育和妇产科学;2003年05期 |
19 |
;话说“子宫内膜异位症”[J];现代妇女;2004年01期 |
20 |
孟庆芝,李思会,李秀云;输卵管结扎术后并发子宫内膜异位症68例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4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