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所安唐诗研究及其诗学思想的建构
【摘要】:美国当代汉学家宇文所安的唐诗译介与研究,结出了累累硕果,在西方汉学界与文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本文尝试着以比较文学跨文化的视角,在大量阅读国内外学者在相关唐诗研究著述的基础之上,运用文本细读、比较文学形象学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宇文所安在唐诗的译介、阐释与唐诗史的写作进行比较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和阐释,重点探究其唐诗研究的方法及其在唐诗史写作中体现的诗学观点,力图客观地概括、评价宇文所安的唐诗研究在欧美汉学界唐诗研究进程中的地位以及其相对于中国本土唐诗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简单介绍国内外学界对宇文所安的研究现状,以及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一章概述了宇文所安唐诗译介与研究的前提条件和文化背景,即追本溯源地探究法、英国汉学界的唐诗译介与研究历史以及它们对美国唐诗译介与研究的影响。第二章从宇文所安对唐诗的翻译入手,选取宇文所安的唐诗译文与几位著名的唐诗译家之译文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宇文所安唐诗翻译的观念与策略,在此基础上对其唐诗英译的特点特点以及得失情况做出评价。第三章对宇文所安建构的整个唐诗史的主体架构、内容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着重探讨其方法论的合理性及其对建构唐诗史的作用和价值。第四章运用当代比较文学形象学中关于文学阐释、文学研究文本中的异国形象理论,分析了宇文所安的唐诗研究文本中建构的“异国形象”——即宇文所安唐诗研究文本中的“唐代诗人”形象,继而以宇文所安对重点诗人李白、杜甫的诗歌研究文本为对象,进一步解析宇文所安提出“双重自我”形象的概念。最后,“结语”部分,简要概括和归纳了宇文所安在唐诗史的书写和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中的诗学思想及方法论特点及其对包括唐诗研究在内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启示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