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中文阅读中注视位置效应研究

孟红霞  
【摘要】:在阅读过程中,眼睛何时(when)移动和移向何处(where)是眼动控制所涉及到的两个基本问题。其中眼睛移向何处(即眼跳行为)是由低水平的视觉线索决定,还是由高水平语言因素决定?目前还处于争论状态,表现为眼动控制模型的不同。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试图探讨中文阅读过程中眼跳行为的特点。 本论文包含两项研究,共5个实验。研究一主要探讨中文阅读过程中是否存在偏向注视位置,读者眼跳选择的目标,以及低水平的视觉线索因素是否影响读者的眼跳行为。研究二在研究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高水平语言因素对阅读过程中眼跳行为的影响。具体内容和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研究一包含3个实验。实验1,以含有目标词为双字词的句子为实验材料,考察偏向注视位置是否存在,读者的眼跳选择目标,以及笔画数对中文阅读注视位置的影响。实验采用2(首字笔画:多、少)×2(尾字笔画:多、少)的被试内设计。让读者阅读包含四种类型目标词的实验句,并记录被试的眼动轨迹。实验2,考察汉字结构对注视位置的影响。实验采用单因素(汉字结构:左右结构、上下结构)被试内设计。实验3,在实验1和2的基础上,进一步以词切分模糊词组(如“集体力量”)为目标区域,采用阴影标记形成四种呈现方式:正常无阴影条件、词间阴影条件、模糊条件和字间阴影条件,考察词边界信息对词切分模糊词组注视位置效应是否有影响。 在研究一的基础上,研究二进一步探讨高水平语言因素是否对中文阅读的注视位置效应产生影响。分为两个实验。实验4,采用单因素(合成词结构类型:并列、偏正)被试内设计,严格控制无关变量,考察合成词的结构类型对注视位置效应的影响。实验5在实验4的基础上,采用单因素(合成词结构类型:并列、偏正)被试内设计,进一步考察同首词素异结构(如“尘垢”和“尘封”)对注视位置效应的影响,进一步验证实验4的结果。 综合两项研究的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在不同的注视事件中,中文读者的眼动行为表现出分离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当读者对目标词只有一次注视的情况下,首次注视更倾向于落在词的中间位置;当读者对目标词有两次及两次以上注视的情况下,首次注视更多地落在词首位置。表明在中文阅读过程中,单次注视条件下存在偏向注视位置。 (2)在多次注视条件下,当读者的首次注视落在词首位置时,再注视该词的概率最高,并且再注视更倾向于落在词尾的位置,表明中文读者的再注视模式比较清晰,有规律。 (3)中文读者阅读过程中,对目标词所有向前的注视位置分布并非是一条平行于x轴的平滑曲线,而是在词尾有明显的下降趋势,结果支持眼睛移向何处的决定是以“词”为基础,词是读者下一次眼跳选择的目标,进一步验证了词在中文阅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4)与拼音文字的结果相似,词的低水平视觉线索——笔画数是中文阅读过程中眼睛移向何处的主要影响因素。具体表现为,当首字为多笔画字时,首次注视倾向于落在首字位置;当首字为少笔画字时,首次注视更多地落在双字词的尾字上。从读者对副中央凹词汇的预加工深度的角度对结果进行了解释。 (5)汉字结构、词边界信息等线索不影响中文读者的眼跳行为。此外,词汇的高水平语言因素——合成词结构亦不影响中文阅读过程中眼睛移向何处的决定。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永进;内隐记忆中的干扰现象[J];心理科学;2003年03期
2 李裕德;词语搭配是相应义素的协同[J];语文建设;1990年04期
3 陈?之,熊蔚华;中文阅读之句法分析历程初探[J];心理科学;1995年06期
4 叶一舵;能回忆的词不一定能再认[J];心理科学;1990年02期
5 谭智;介绍一种新型英语词汇测试题[J];外语界;1995年04期
6 吴静;词汇练习和语义关系[J];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7 陈华峰,彭聃龄;幼儿从电视中学单词──项伴随学习的研究[J];心理科学;1995年01期
8 玛依拉·亚克甫,3.周晓林;词素效应到底是什么?——来自维吾尔语的证据[J];心理学报;2004年05期
9 鲁忠义,熊伟;汉语句子阅读理解中的语境效应[J];心理学报;2003年06期
10 白学军;刘丽萍;闫国利;;阅读句子过程中词跳读的眼动研究[J];心理科学;2008年05期
11 闫国利;张霞;白学军;;合理性对中文句子阅读影响的眼动研究[J];心理科学;2010年05期
12 林泳海,张必隐;中文阅读中的语音类似效果[J];心理学报;1999年01期
13 黄健辉;中文阅读中的字形与语音加工[J];心理学报;2000年01期
14 魏峥;利用语境提示信息推测词义在教学中的局限性[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15 陈寒,韩玉昌;内插材料加工对内隐记忆的影响:干扰?还是促进?[J];心理学探新;2004年04期
16 姚国树;;中文阅读理解能力对英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影响[J];内江科技;2007年07期
17 闫国利;胡晏雯;刘志方;张智君;;消失文本条件下注视点右侧词对中文阅读影响的眼动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9年03期
18 谭力海,彭聃龄;快速呈现条件下语境与词频对中文语词识别的影响[J];心理科学;1989年02期
19 毕彦超,周晓林,舒华;心理词典中不同表征间的激活扩散[J];心理学报;1998年03期
20 邢红兵;;留学生偏误合成词的统计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德立;白学军;胡笑羽;;非注视词的词频特性对高低词频注视词加工作用的发展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王雨函;隋雪;肖壮伟;;中文阅读过程中词的忽略的眼动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白学军;梁菲菲;;切分空间和切分方式对中文阅读绩效影响的眼动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谢俊英;;新词语与时尚词语社会知晓度调查与分析[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5 王穗苹;杨锦绵;Keith Rayner;;中文阅读里N+2处的预视效应:来自眼动的证据[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张著说;周雅倩;黄萱菁;吴立德;;基于外部知识的定义类问题回答[A];全国第八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JSCL-2005)论文集[C];2005年
7 吴俊;莫雷;冷英;;中文双字词和三字词的加工速度比较[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宫准;;句子阅读中的情绪启动效应:来自眼动的证据[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熊建萍;闫国利;;不同年级学生中文阅读知觉广度的眼动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熊瑜;周仁来;;不同SOA下启动词-目标词的反应关系与语义关系在阈下语义启动中的分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红霞;中文阅读中注视位置效应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2 田静;汉语旋转文本加工:来自眼动的证据[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3 陆燕玉;视觉假体中人工视觉最小信息需求及其优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4 任桂琴;句子语境中汉语词汇识别的即时加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5 杨闰荣;汉—英双语者中英文词汇加工的ERP对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钊;汉语婴幼儿语法范畴的最初习得[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7 刘明矾;情绪负启动效应的双重机制[D];中南大学;2007年
8 由丽萍;构建现代汉语框架语义知识库技术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哲希;阅读中教学干预手段对词汇习得的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10 宋秀平;突显、输出和注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丽萍;青少年阅读中词跳读的发展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2 孙莎莎;汉语心理词加工的优势效应[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3 郑国鸿;汉语句子启动信息对大脑两半球加工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胡笑羽;非注视词的词汇特性对注视词加工作用的发展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5 魏丽娜;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进行高中二年级英语词汇教学[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6 郭晓峰;中文阅读中词频和预测性对注视时间和位置的影响[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7 叶周军;单纯呈现产生积极情感状态—来自ERP的证据[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周峰;基于语义和监督学习的生物医学文献知识发现[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孙琦;非言语情绪声音的情感启动效应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10 宫准;情绪启动效应的发展与眼动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学院 裴纯礼教授;“创新教师”大会见闻[N];网络世界;2005年
2 采访者 徐文欣 本报记者;语文“新教辅书”的市场定位[N];中国邮政报;2003年
3 ;阿土九方热线[N];大众科技报;2000年
4 任志茜;手机阅读:“新人群”的快餐消费[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5 记者 周巍;方正集团数字出版战略发布[N];经济日报;2007年
6 杜学敏;中学女生事业期望值远低于男生[N];中国妇女报;2004年
7 郑猛;数字出版业需越过重重难关[N];中国税务报;2006年
8 实习记者  郭娜;看好原版书市场 解疑中国版权输出[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9 周强生(马来西亚大众书局);马来西亚2011年6月中文书排行榜榜评[N];中国图书商报;2011年
10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生导师 刘翔平;排除阅读障碍困扰[N];中国教育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