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伯伦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摘要】:卡里·纪伯伦(Kahlil Gibran,1883-1931)是著名的黎巴嫩诗人、作家、艺术家。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是阿拉伯现代小说、艺术和散文的主要奠基人,是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纪伯伦的小说全部创作于青年时代,并用阿拉伯语创作完成。1906年创作完成了短篇小说集《草原新娘》,1908年完成了小说集《叛逆的灵魂》,1911年完成了长篇小说《折断的翅膀》。作者通过“散文诗”般的语言,并不曲折的故事情节,简洁朴实,脉络清晰的反映了黎巴嫩的社会现实,描写了生活在黎巴嫩宗教束缚下的女性形象。凸显了作者对封建买办婚姻、伪善教会的反抗,表现了作者愤世嫉俗、向黑暗社会宣战的战斗精神,也表达出对女性的关注与同情。
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绪论部分综述了作家的生平及创作,国内外对纪伯伦小说的研究情况,并指出小说中所体现的宗教文化和女性地位的价值与意义。
第一部分考察基督教和阿拉伯文化传统对女性地位的影响。首先,阿拉伯文化是一种宗教文化,宗教对于女性的规定对于基督教徒
来说是至高无上的。随着基督教的发展,不同时期的基督教经典也随之出现,虽然经典不同,对阿拉伯女性地位的规定却是相同的,都以“法规”的形式束缚着女性的思想,限制着女性的自由,确定着女性的附属地位。其次,基督教等级森严的身份制度影响并主宰者女性的生活,乌云一般给女性戴上了沉重的枷锁。论述纪伯伦对基督教的认识,以及对女性解放之路的看法,纪伯伦批判了封建教会宣扬的宗教经典与道德规范中的性别歧视,提倡上帝博爱,人人平等,妇女解放。
第二部分分析小说中所描写的女性形象。本是纯洁无暇的农村少女,受城市浪荡公子的诱骗,最终被弃,落入风尘,贫困中奄奄待毙的玛尔塔·巴妮亚。敢于冲破传统婚姻束缚,大胆追求自己爱情的叛逆女性瓦尔黛·哈尼。不仅被当作“古老东方女性的代表”而且被当成“受辱民族的象征”的萨勒玛。虽然她们的结局悲惨,但充分表达了作者的关注和同情。
第三部分探讨纪伯伦小说中女性形象的价值所在,其中有女性形象对纪伯伦小说的意义,以及影射出来的纪伯伦自身的宗教观点和女性意识,升华到纪伯伦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对整个阿拉伯文学的意义。
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指出纪伯伦的创作活动小对认识阿拉伯当代文学、当代社会、特别是阿拉伯的女性解放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