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反腐兴廉之研究

朱伟  
【摘要】:“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做主,万众瞩目清凉山。”当年陈毅元帅的这首诗生动形象的描述了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在全国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和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陕甘宁边区这个面积不足十万平方公里、人口仅一百五十万的地处祖国西北边陲的穷乡僻壤怎么会有这么神奇的力量呢?古语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这个仙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为了中华民族的利益,不计一党一派之得失,把民族大义放在第一位,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勇敢地担当起拯救中华民族的历史重任,成为整个民族的中流砥柱!延安也由于其政治开明、公正廉洁,而成为全国人民心目中向往的“圣地”。因此,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反腐兴廉的经验仍不失是我党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今天更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涉及陕甘宁边区政治开明、公正廉洁的文章大致分为两个范畴:其一,有的集中从反腐败角度研究,重点考察陕甘宁边区和其它抗日根据地在经济领域开展反腐败的情况,如江沛《论中共在抗日根据地的反腐化斗争》等;其二,有的从加强廉政的角度研究,重点研究陕甘宁边区建设模范政府的主要经验,如张文琳《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廉政建设的经验》、陈万安、黄玉强、李益杰《论陕甘宁边区的廉政建设》、阎丽娟《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廉政建设的特点》等。然而,能够把反腐败、兴倡廉政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系统考察研究的论著还很鲜见。本文认为,反腐和兴廉不是相互隔绝的孤立行为,而是相互联结、从源到流并有机互动的整体,因此拟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历史事实为根据,采用比较学的方法对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反腐兴廉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系统的综合,以进一步阐释中国共产党和陕甘宁边区之所以产生、发展和壮大的必然规律。这也就是本文的主要特色。 全文共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重点剖析陕甘宁边区开展反腐兴廉的基本背景。从自然条件、战时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继青;王志强;;陕甘宁边区的文化建设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年11期
2 刘庆礼;;略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社会教育[J];传承;2010年03期
3 刘文娟;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保障人权的特点和经验[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4 孙仁和;;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禁烟戒毒述略[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杨东;;陕甘宁边区乡村民众的防灾备荒措施研究[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6 郭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实践和经验[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7 方克勤 ,杨永华 ,李文彬;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选举制度[J];人文杂志;1979年01期
8 ;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的“待遇”[J];党建;1993年04期
9 曾长秋;走向新中国的第一步——记陕甘宁边区的民主政治建设[J];党史纵横;1996年03期
10 张文琳;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廉政建设的经验[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11 米世同;刘煜;;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政权建设[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01期
12 王维远;陕甘宁边区民族政策简述[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3年02期
13 李树江;;简论陕甘宁边区的回族革命歌谣[J];民族文学研究;1986年01期
14 孙业礼;;论抗战时期移民与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发展[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2期
15 梁星亮;;几位国民党将领在陕甘宁边区[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16 ;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副议长──谢觉哉[J];延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17 杨小川;《新中华报》介绍[J];抗日战争研究;1997年01期
18 赵文;试述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土匪问题[J];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19 袁武振,郝琦;国际友人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活动及其对中国抗战的贡献[J];延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20 黄正林;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手工业[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美娥;;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的历史经验[A];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全国延安精神理论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6年
2 黄正林;;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乡村社会风气的变革[A];华北乡村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花海洋;沙宁;;《讲话》前后的陕甘宁边区文艺活动[A];延安文艺与先进文化建设研究——“纪念毛泽东同志《讲话》发表60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李艳玉;;党从延安走向全国执政[A];陕西省社会科学理论界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杨扬;;中外记者参观团眼中的陕甘宁边区[A];牢记历史 振兴中华——江苏省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论文集[C];2005年
6 黄翠仙;吴陈锋;;高性能服务器在厦门局的应用[A];信息技术在气象领域的开发应用论文集(一)[C];2005年
7 王琴;;有形建筑市场建设与管理方面的主要做法和经验[A];七省市第八届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优秀论文集[C];2007年
8 曲晓娜;王苹;;王苹教授治疗乳腺癌术后经验举偶[A];第十一届全国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乳腺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李燕春;兰晓萍;杨宇;;浅谈自动气象站业务工作中的几个常见问题[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提高大气监测自动化水平、为业务技术体制改革作贡献”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10 唐齐鸣;;建设新农村要注意总结和借鉴历史经验[A];山东省科协农科学会群、山东省农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隆文;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县级政府管理研究(1937-1945)[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2 欧阳华;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锄奸反特法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马成;陕甘宁边区基层民主选举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4 李智勇;陕甘宁边区政权形态与社会发展(1937—1945)[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王伟男;欧盟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6 孙丽君;哲学诠释学视野中的艺术经验[D];山东大学;2005年
7 孔祥田;经验、民主与生活[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8 李会先;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众动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国茹;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基层政权建设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9年
10 陈庆勋;艾略特诗歌隐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伟;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反腐兴廉之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2 刘霞;试论陕甘宁边区的民主政治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高运飞;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的司法实践[D];湘潭大学;2010年
4 李对江;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主选举制度及运行机制研究[D];延安大学;2010年
5 李淑丽;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报刊事业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谢飞;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7 张志红;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法制建设[D];四川大学;2002年
8 梁海军;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人权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耿磊;传统的延续与改造: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农业劳动互助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10 李秀茹;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刑法建设初探[D];四川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陕甘宁抗日根据地(下)[N];人民日报;2007年
2 记者 王连印;做好修复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旧址工作[N];人民法院报;2002年
3 本报特派记者 杨圣泉;陕甘宁边区是新中国的雏形[N];重庆商报;2005年
4 胡正平;庆阳赋[N];光明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刘涌;市场沟风云录:“总后方”陕甘宁的再突围[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6 马建国;毛泽东与陕甘宁边区的反迷信斗争(待续)[N];大众科技报;2001年
7 马建国;毛泽东与陕甘宁边区的反迷信斗争[N];大众科技报;2001年
8 记者 蒋安杰 杨傲多;借鉴陕甘宁边区经验创建刑事和解制度[N];法制日报;2007年
9 记者 洋夏 通讯员 惠兴文;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旧址修复竣工典礼在延安举行[N];西部法制报;2006年
10 记者 刘西英;纪念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我市召开[N];延安日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