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巴西“三农”现代化历史进程及其引发的思考

高京平  
【摘要】: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主要探讨巴西“三农”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过程,总结巴西“三农”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破解中国“三农”现代化发展的难题提供参考和借鉴。 第一章总论部分是本文提纲挈领部分,主要阐述了“三农”现代化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明确“没有‘三农'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指出巴西现代化之所以付出惨重代价,与其现代化发展中农业部门的滞后有着密切关系。最后,就国内对巴西“三农”现代化研究进行简要的综述。 第二章评价了巴西农业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巴西农业发展的主要特征。 第三章,从经济地理角度分析影响巴西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和环境因素,自然和环境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 第四章从历史上回顾了巴西农业发展的过程,包括美洲发现前的印第安人农业;殖民地时期农业的发展和独立后到20世纪初的农业发展。巴西在殖民地时期形成的大地产制对其后来的农业乃至整个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是巴西农业现代化的酝酿时期。 第五章主要描述了巴西农业现代化从20世纪30年代起步开始,经历了从20世纪30—50年代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时期和20世纪60—70年代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高潮阶段,到20世纪80年代后农业现代化发展速度放缓的过程。详细描述了这段时期巴西农业的发展变化,以及农村社会的面貌改变,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过程。其中,在每一章都特别探讨了巴西的土地问题,把巴西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土改运动进行了专门的论述和评价。 第六章介绍巴西20世纪80年代后,农业进入调整阶段的发展过程,包括农业发展的新态势和农村社会发展的新景象,以及农民城市化流动过程。 第七章主要探讨巴西“三农”现代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包括:土地问题、工农业发展失衡问题、城乡差距问题、城市化问题,以及由于巴西没有解决好“三农”这个经济发展的根源问题而产生的社会问题。中国在“三农”现代化发展中同样存在上述问题,总结巴西“三农”发展的教训和失败原因,可以为中国的“三农”现代化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怎样借鉴巴西,解决中国面临的问题,本文尝试提出一定的参考意见。 第八章主要探讨巴西“三农”现代化发展的成绩和经验,包括:政府对促进“三农”发展的资金政策,巴西农业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发展水平及其经验,“绿色革命”与科技兴农给巴西带来的农业进步及其经验,以及巴西作为世界上重要的农业出口国在农业走国际化道路上的经验。巴西农业发展取得的这些成绩,是中国未来农业发展道路上的宝贵经验,如何学习他们,如何提高中国“三农”现代化发展水平,本文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是统一的,无论巴西还是中国,都必将有实现现代化的一天。在现代化路径的选择上,中国最大的优势就是我们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的国家。 本文试图冒昧自称的创新点在于,在前人研究的成果下,首次把巴西农业发展作了全景式的描述;系统的总结了巴西“三农”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比较全面的将中国“三农”与巴西“三农”进行了比较。不当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同学批评指正。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汤丹花;;巴西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及对我国的启示[J];商业研究;2006年17期
2 张超;;巴西区域开发经验的借鉴[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年03期
3 周馥华;李剑泉;;巴西林业资源、林产品贸易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林业资源管理;2011年02期
4 谭春枝;张家寿;;巴西对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支持及其经验教训——兼论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启示[J];拉丁美洲研究;2007年02期
5 蒋和平;宋莉莉;;巴西现代农业建设模式及其借鉴和启示[J];科技与经济;2007年04期
6 曹俐;吴方卫;;巴西支持生物燃料乙醇发展的经验借鉴[J];经济纵横;2011年07期
7 杨瑞珍;;巴西现代农业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8年05期
8 王威;;巴西油气管理体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国土资源情报;2007年08期
9 任玉珑;刘宁;刘焕;;巴西电力工业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J];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10期
10 张亚达;巴西纳税风波的启示[J];福建税务;1994年12期
11 毓华;巴西质量管理的启示[J];建筑机械化;1998年06期
12 叶木凯;巴西、南非税制及启示[J];发展研究;2003年12期
13 陈宝江;巴西农业的发展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黑龙江社会科学;1999年01期
14 张明林;现代化进程中的贫富差距问题——巴西现代化实践启示[J];西藏发展论坛;2002年06期
15 祁春节;试论巴西马瑙斯自由贸易区开发经验及其对我国开放开发的启示[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16 叶祥松;巴西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其启示[J];财经科学;1996年06期
17 张红宇,陈良彪;巴西农民收入支持政策及启示[J];世界农业;2004年10期
18 叶祥松;巴西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其启示[J];广东商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19 陈江生,郭四军;拉美化陷阱:巴西的经济改革及其启示[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7期
20 叶祥松;巴西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其启示[J];河北学刊;199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平;;欧美行政区划的启示[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罗克祥;;黄桥战役的启示[A];黄桥战役史新探——纪念黄桥战役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李敏;;先进的美国制药产业和它给我们的启示[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4 王秀兰;;如何调整和改进现行的高年级阅读教学——一次阅读教学的试验与启示[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年
5 黄海;赵亚夫;;日本桃产业及其启示[A];中国园艺学会桃分会成立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卢风;;“天地境界说”对生态伦理的启示[A];传统与创新——第四届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冯家臻;王建康;;浙江现象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启示[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4年优秀论文集[C];2004年
8 肖起清;;现代企业管理对高等教育管理的启示[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9 杨植宗;段永法;;大学物理教材改革与实践[A];2005年全国高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杨森;郝明;王晓丹;;美军C~4ISR的体系结构框架研究及对我军的启示[A];中国通信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京平;巴西“三农”现代化历史进程及其引发的思考[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2 张登文;经济全球化与后发资本主义国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3 张士海;“列宁主义观”史论[D];山东大学;2009年
4 陈利民;哈佛大学办学理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李大雪;二战后德国民事诉讼法之改革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6 王存福;德国社会结构变迁与社会民主党转型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7 张旗坤;论商品贸易协会仲裁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8 戴群中;美国股票市场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时映梅;俄罗斯“影子经济”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10 唐亚阳;中国书院德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忠华;日本、韩国、巴西三国汽车工业发展模式对我国的启示[D];吉林大学;2005年
2 姜艳丽;从美国201钢铁保障措施案看DSU争端处理机制[D];吉林大学;2005年
3 刘越;马克思技术伦理思想探赜[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4 薛晓明;中东伊斯兰世界的政治合法性:现状及重构[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戴平辉;论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及其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D];南昌大学;2006年
6 黄岳辉;职业生涯教育研究及其对我国普通高中的启示[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7 顾晗菡;陶行知职业教育理论对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于淳;多元智能结构理论对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启示[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9 宁静;关联理论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房萌萌;论西方国家公共服务市场化及对中国的启示[D];西北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涛;巴西PPP项目给我们哪些启示[N];建筑时报;2006年
2 李莉;巴西酒精出口前景广阔[N];中国贸易报;2004年
3 张力钧 郭晓鹏;巴西对中国玉米敞开大门[N];中国税务报;2002年
4 邓国庆;巴西大力发展高等教育[N];科技日报;2004年
5 杨立民;卢拉凭经济政绩蝉联巴西总统[N];国际商报;2006年
6 薛勇 薛强;五大因素助推通胀 三步好棋走出阴影[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7 ;巴西希望进一步扩大对华出口[N];消费日报;2008年
8 靳湘辰;美国拟对巴西农产品实施零关税[N];国际商报;2003年
9 参文;巴西花卉产业看好[N];农民日报;2002年
10 记者 殷永建;巴西飞机展翅世界[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