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海尔集团跨国并购的动因及绩效分析

卢春艳  
【摘要】:近年来,我国众多家电企业纷纷开展跨国并购活动,开拓国际市场。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家电企业知名度不高,尚存在较大差距。而海尔集团作为我国家电品牌的佼佼者,先后收购了三洋白色家电业务、斐雪派克、通用电气家电部门以及意大利的Candy公司,其中以55.8亿美元收购通用家电,是我国家电业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海外收购案,研究海尔的跨国并购对海尔自身发展乃至整个行业都有深远的意义。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研究海尔进行跨国并购的动因,利用并购前后海尔的各项财务指标研究海尔并购的绩效,以非财务指标分析海尔的发展潜力和品牌影响力,发现海尔跨国并购的动因主要包括通过协同效应使双方优势互补、扩大海外市场以实现海尔的全球化品牌战略以及利用双方平台整合资源以便提升海尔的影响力。在绩效方面发现并购的协同效应逐渐显现;股价潜力较大、市场对海尔的跨国并购持积极态度。在收购通用家电时短期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下降。总体来说,通过横向对比发现海尔的多次跨国并购提高了海尔的海外收入占比,海外市场地位日益稳固,纵向对比发现海尔整体财务状况良好,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最终实现了海尔跨国并购的动因。最后给我国家电企业的走出去提供一些启示:明确跨国并购的动因,注意防范并购风险还有最重要的加强资源的整合。本文简要说明了文章的研究背景以及意义,通过国内外学者对并购动因和对海尔跨国并购案例的分析,进行相关文献的梳理。然后阐述了跨国并购的相关理论。再研究海尔集团整体跨国并购的特点,包括并购的方式,并购地区以及并购对象的选择。并从协同效应、市场势力以及资源依赖阐述海尔集团跨过并购的动因。然后从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分析海尔集团并购的绩效分析。之后是从海尔集团并购通用家电的案例着手,探索海尔并购通用家电的整个过程,主要包括并购的具体过程、动因分析和绩效分析,其中采取事件研究法、财务指标法和非财务指标法分析并购绩效。最后总结全文并为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提供宝贵意见。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朱继东;;海尔竞购美泰克 跨国并购蜀道行[J];财富智慧;2005年Z1期
2 穆胜;;海尔全球化的一盘大棋[J];中外管理;2016年10期
3 张媛珍;;特殊时期海尔智家的破冰之旅:推出全流程智慧健康场景方案[J];电器;2020年04期
4 吴勇毅;;厨电引领者,海尔的底气和决心是什么?[J];家用电器;2017年10期
5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海尔学院(机电学院)简介[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6 本刊记者;;海尔,发展最快的全球性家电企业[J];商周刊;2012年15期
7 ;先难后易:海尔出海[J];中国质量万里行;2005年02期
8 余博;海尔应该如何应对成长的烦恼[J];企业活力;2005年11期
9 ;海尔创国际知名品牌的主要经验[J];领导决策信息;1998年30期
10 王众;;海尔新媒体闹独立[J];IT经理世界;2017年Z1期
11 张瑞敏;史亚娟;;海尔:从1+1走向网络化平台的引领者[J];中外管理;2016年10期
12 编辑部;;2017,海尔厨电实现高端引领[J];家用电器;2017年01期
13 张瑞敏;;海尔走遍世界 模式只有一个[J];中国中小企业;2017年07期
14 于昊;;海尔电视:三年时间争第一[J];电器;2017年10期
15 李曾婷;;布局“健康+”生态,海尔卫玺组建战略联盟[J];电器;2017年11期
16 孙玉红;;海尔在日本做大做强[J];全球化;2012年03期
17 本刊记者;;海尔,2015电博会风向标[J];商周刊;2015年15期
18 徐建华;;海尔:用创新拥抱世界[J];今日中国;2016年03期
19 ;海尔策略联盟伙伴台湾声宝:海尔“慢热”台湾市场[J];东方企业家;2003年03期
20 张斌;;巨型海尔如何把自己做小?[J];销售与市场(渠道版);2013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徐进礼;李毕忠;严庆;;海尔集团工程塑料研制应用状况[A];’2000中国工程塑料加工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海尔施企业介绍[A];中国药学会第三届药物检测质量管理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16年
3 陈凌;;与海尔对标 塑医院文化[A];中华医学会医学科研管理学分会第十次学术年会暨第二届医学科研管理研讨会征文汇编[C];2006年
4 张瑞敏;;海尔管理模式创新的逻辑与实践[A];互联网时代的管理变革——2012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资料汇编[C];2012年
5 周晋兰;赵斌;李阳;;透过年报看海尔转型之路[A];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王军;赵立国;张德华;马超;;海尔“零缺陷”质量管理体系的构筑与实施[A];使命与责任—以质量方法促转型升级——第五届中国质量学术与创新论坛论文集(上)[C];2012年
7 张瑞敏;;海尔以创新的精神创世界名牌[A];2004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C];2005年
8 王茂林;;以海尔为榜样创建属于中国企业自己的运行管理模式[A];2004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C];2005年
9 胡鞍钢;;海尔:一个追赶的奇迹[A];国情报告(第四卷 2001年(下))[C];2012年
10 杨雪梅;;金融科技驱动场景创新 海尔消费金融实现井喷式增长[A];对接京津——京津乐道 绿色廊坊论文集[C];2018年
11 蒋黔贵;;学习海尔,努力探索互联网时代管理新模式[A];互联网时代的管理变革——2012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资料汇编[C];2012年
12 余洁萍;;海尔的“赛马式”人事管理对员工的激励[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科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13 ;“中国企业管理高峰论坛暨走近海尔——2004年海尔管理主题报告会”在青岛隆重开幕[A];中国生产力学会第十三届年会专辑[C];2005年
14 孙新涛;刘玉平;姚洪娟;张涛;;海尔模块化探索与实践[A];2016年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6年
15 江平;;我的埃及母亲苏海尔[A];影博·影响(2016年第07期 2016年合订本下 总第103期)[C];2016年
16 黄明宏;;用稳定、创新、高效的产品说话——专访海尔曼太通中国区销售总监黄明宏[A];高速铁路与轨道交通(领航版)[C];2015年
17 欧阳文和;;信息时代企业内部市场网络组织变革——以海尔的组织结构变化为例[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18 张维杰;刘伦明;王勇;甘翔;;海尔互联工厂——基于用户需求的大规模定制模式研究[A];2016年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6年
19 ;走出误区、贴近市场——从海尔集团的发展看中国企业的工业设计之路[A];工业设计案例分析集[C];2001年
20 ;海尔曼太通科技创新打造硬实力 助力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A];《高速铁路与轨道交通》展示版2015年08月[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邹习文;海尔倒金字塔管理模式的实践与理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岑玮;女性身份的嬗变:海尔曼和诺曼戏剧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权锡鉴;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4 胡光华;论技术创新的文化战略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5 陶隽;海尔——波普彗星近核研究[D];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2000年
6 刘雪;基于企业家的战略实施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7 卢浩;新兴经济体服务业逆向跨国并购对企业市值和杠杆的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
8 苏舟;银行跨国并购效率及其决定因素研究:欧盟经验[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黄中文;跨国并购的宏微观经济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10 顾卫平;管理跨国并购——基于契约和资源整合的模式[D];复旦大学;2004年
11 马金城;跨国并购的效率改进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4年
12 盛佃清;质量进步评价与政策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13 董珊珊;中国企业对发达国家直接投资的进入模式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14 徐明霞;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战略、国内市场的多元化行为与并购绩效的关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15 罗志松;基于东道国视角的外资并购风险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16 夏赟;企业双元能力、并购战略与跨国并购绩效关系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7年
17 胡昱;企业创新体系理论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18 王习农;开放经济中企业跨国并购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19 岳劲;品牌国际化战略研究:合理性视角[D];武汉大学;2010年
20 宋东风;我国中小企业组织创新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卢春艳;海尔集团跨国并购的动因及绩效分析[D];天津商业大学;2020年
2 朱莎莎;海尔收购新西兰斐雪派克的策略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3 柴茜;海尔集团网络营销研究[D];云南大学;2014年
4 丁迪;海尔集团产融结合模式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5 徐仁义;海尔集团业务发展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6 左宪磊;海尔智家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效率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20年
7 徐君;海尔产融结合对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20年
8 张瑜茹;海尔“互联网+”盈利模式及其财务评价[D];东华大学;2017年
9 周晓萌;海尔集团日本市场营销策略分析[D];吉林大学;2016年
10 魏家伟;海尔集团的资本运作及其绩效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6年
11 张志权;海尔集团海外投资产业选择研究[D];兰州财经大学;2015年
12 王巍;海尔集团多元化经营评价[D];长安大学;2013年
13 付洁芳;价值链导向的海尔集团营运资金管理案例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14 刘春华;海尔奥运营销与软实力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5 刘涛;精益生产在海尔的应用与创新[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16 李东东;中国海尔集团海外投资战略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08年
17 张维作;海尔集团客户关系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18 张瑜;海尔品牌营销战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19 路蓉;海尔业务流程再造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20 张世贤;海尔的业务流程再造探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苏芳雯;海尔实现跨国并购[N];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郎朗;海尔韩国“淘宝”难题[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3 新华社记者王振华;海尔竞购美泰,“消化”起来不容易[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4 本报实习记者 刘仁;退出竞购美泰克 证明海尔已成熟[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5年
5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杨光;海尔:引领中国企业全球创牌[N];青岛日报;2018年
6 王睿;海尔科技转型推人性化创新[N];新农村商报;2012年
7 萧潇;海尔领航中国家电创新二十八载[N];经济参考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陈国东;海尔药业:走出“家电思维”下的困局[N];医药经济报;2005年
9 经济视点报记者 孙洁;海尔联手五大卖场打造十一家电“奥运会”[N];经济视点报;2005年
10 记者丁军杰;“金融专列”试水“海尔A+生活”[N];工人日报;2003年
11 陈明;海尔“爱家联盟”再出重拳[N];消费日报;2008年
12 车林;海尔创立“爱家联盟”[N];消费日报;2007年
13 天阔;海尔:“全明星”出击[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14 本报记者 ;海尔产品广交会再引关注[N];青岛日报;2006年
15 刘秉喜 庞亚辉;海尔战略与TCL思维[N];经理日报;2003年
16 ;海尔智家“双十一”健康好物节发布[N];中国国门时报;2020年
17 本报记者 康书伟;海尔智家家电领先者的蝶变[N];中国证券报;2019年
18 本报记者 王伟;切换赛道驶向生态品牌 海尔智家引领全球智慧家庭迭代[N];中国电子报;2019年
19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杨光;海尔:智慧家庭的引领者[N];青岛日报;2019年
20 柏源;提前布局5G “海尔智家”带领智能家居行业进入高端智慧时代[N];中国经营报;201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