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及整合模型研究

董明涛  
【摘要】: 近年来企业的技术创新动力问题得到了学术界、企业界的普遍关注,本论文主要从企业技术创新的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相整合的角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在绪论中,介绍了论文研究的基本情况。然后,对企业技术创新相关理论、动力要素的系统研究思想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发现只有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综合考虑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从整体上把握企业的技术创新动力,集成各项措施,才能形成推动技术创新动力的强大合力,以达到最好的效果。再后,将企业技术创新动力要素作为一个系统来进行研究,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系统,对该系统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并对其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理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接着,提出了技术创新动力要素的整合模型,并运用模糊聚类分析的方法实现对各动力要素的主从排序。最后,进行典型案例研究,尝试在一个企业将此定量方法进行应用,印证本文的部分观点,并得出结论。 本论文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将所有动力因素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突出了其综合性和整体性,避免了相关研究将各因素割裂开来的片面性,弥补了现有技术创新动力理论的不足。论文提出了技术创新动力要素的整合模型,这对企业综合分析企业的技术创新动力提供了一个方法,有一定借鉴意义。同时,提出了一个定量的研究方法,即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实现对各动力要素的主从排序,这给企业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持,从而使企业对创新动力的改善更有侧重点。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玉梅;;基于动力学的组织知识创新联盟网络协同发展评价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年10期
2 胡峰;;论信息系统在企业并购中的作用[J];图书与情报;2007年01期
3 罗伟;;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整合[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7年03期
4 刘群志;论企业关系营销中的内部营销[J];商业时代;2005年24期
5 程利娜,侯祎;激励理论的整合及其对管理实践的启示[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曹文琴;胥兵;朱海燕;;基于核心制造企业的供应链整合研究[J];商讯商业经济文荟;2005年06期
7 曾萍;蓝海林;谢洪明;;企业知识分享影响因素模型及对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04期
8 杨进喜,吴兴成;货运站生产信息系统的运营效益分析[J];铁路计算机应用;1995年03期
9 杨靖东,焦立新;策划科学发展的生长点──系统策划[J];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10 李全武;试论邓小平的生产力观[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11 游可平;试论现代市场经济的产权管理系统[J];嘉应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12 梁吉义;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系统要素的错位及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构建[J];系统辩证学学报;1997年04期
13 毛源;广州站自动检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铁道运输与经济;1999年07期
14 李卫华;辩证地认识中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的性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15 詹俊川,赵新元;旅游业与可持续发展[J];旅游科学;1999年04期
16 董伟;论现代日本企业制度系统[J];东北亚论坛;2000年02期
17 葛扬,林乐芬;交易费用与制度安排的正反馈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02期
18 汤志君,连华萍;会计电算化及实现方法[J];经济师;2000年01期
19 王治纲,秦岭;管理集成初探[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年11期
20 罗余才;中华经济系统的研究范式[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玲;;企业知识转移动力系统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2 汪晓霞;郑吉春;马欣;;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体系研究[A];2002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纪建超;颜悦;沈玫;张崇智;;透明导电薄膜涂层系统的研究[A];2005'全国真空冶金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李琴;晏兆晋;;高速铁路综合调度系统的比较与分析[A];扩大铁路对外开放、确保重点物资运输——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铁道分会场暨中国铁道学会学术年会和粤海通道运营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赵存宁;;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在新涂装线的应用[A];第三届十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科技论坛暨黑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赵存宁;张慧敏;李晶;王秀梅;孙启佳;;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在车身涂装线的应用[A];2007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陈宏勋;;21世纪的物料物送:观念、技术及系统[A];第六届全国颗粒制备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8 杨昌武;;变电站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A];2007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刘忠宝;王庆华;;汽车空调系统仿真体系研究[A];制冷空调新技术进展——第三届制冷空调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黄炜;于宝海;;深井降温冰冷却系统及技术经济分析[A];制冷空调学科教学研究进展——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讨会[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向阳;企业技术创新决策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2 王水莲;中国西部地区农村工业化动力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3 陈长书;《国语》词汇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4 刘华;证券公司内部控制系统研究[D];上海财经大学;2001年
5 梁凯;我国矿产资源可供性系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6 马丽;《三国志》称谓词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7 李咏梅;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8 刘建波;基于自组织理论的企业进化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9 王曼;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与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10 杨蒙莺;国家医疗卫生体系模型研究[D];同济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明涛;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及整合模型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08年
2 胡云峰;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约论[D];重庆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循环经济评价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4 周学忠;复杂性思想:开创人类思维范式新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刘宁;初论刑事强制措施的系统化[D];河北大学;2005年
6 黄一行;BBJ公司基于战略的绩效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广西大学;2005年
7 杨南川;供应链的非稳态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8 徐建文;振动与噪声测试和分析系统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05年
9 王思萌;山西省文物建筑资源信息系统初探[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10 王莉;道德教育中的过程性理念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达;警惕官员腐败的外动力因素[N];检察日报;2007年
2 梁小民;智猪博弈与企业技术创新决策[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3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 曹新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李义平;创新,国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N];经济日报;2005年
4 张鸥;旅游体验营销整合模型的构建[N];中国旅游报;2006年
5 孙国利 焦战;“捕鱼”:技术创新促发展[N];河南日报;2006年
6 曼文;市场:影响投资流向的关键所在[N];中国冶金报;2007年
7 孙国利;技术创新增活力[N];焦作日报;2006年
8 记者 陈艳红;创新 打造首都能源航母[N];首都建设报;2006年
9 张敬国;严寒不可避免,还是黎明前的黑暗?[N];上海证券报;2007年
10 崔奕;抓好“五力”攥成拳 提升媒体竞争力[N];常州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