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外劳务输出与出口贸易问题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深,我国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劳务输出和出口贸易都取得了长足发展。据统计,截至2007年底,劳务输出从起初的6.32万人发展到97.9万人,而出口贸易则由97.5亿美元增至12180.2亿美元。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和贸易发展大国,我国的劳务输出和出口贸易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
本文在要素流动和贸易自由化的大背景下,选择我国对外劳务输出和出口贸易作为研究对象,从劳务输出的现状着手分析其概况,随后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劳务输出与出口贸易的关系。一方面,通过劳务输出者的偏好效应和信息效应得出劳务输出会带动我国的出口贸易,而出口贸易的进行也需要一定的人力辅助,即出口贸易也需要劳务输出;另一方面,分别运用引力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分析二者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劳务的输出对于我国的出口贸易有很大的正效应,同时出口贸易对于劳务输出也有积极的带动作用。
鉴于劳务输出与出口贸易的这种互补关系,本文从出口贸易的视角对进一步扩大我国的劳务输出给予政策建议。当前我国的出口贸易面临着贸易结构失衡、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出口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因此本文建议有针对性地从优化贸易结构和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等角度进一步发展我国的出口贸易,从而进一步带动我国劳务输出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