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护理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摘要】:近年来,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高龄人口数量也不断增长。由于老年人患病风险较大,老龄化及高龄化的现状也导致我国失能老人人口数成不断上涨的趋势。同时家庭结构的小型化、物价水平的不断上升、医疗护理费用的上涨等因素使得传统的家庭护理负担增大,在此背景下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应运而生。但由于起步较晚,长期护理保险在我国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经验缺乏,这导致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存在着供需困境。长期护理保险供给相对过剩,投保者对长期护理保险产品缺乏积极的购买需求是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所在。本文将从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两方面对影响我国长期护理保险需求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解释,为政府政策支持和商业保险公司发展长期护理保险提供决策性参考。本文将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大模块进行分析。首先,第一模块提出我国长期护理保险之间的供需矛盾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提出是基于国内外文献综述、国外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比较。其次,对数线性模型的实证分析构成了第二模块,以我国60岁以上城镇人口数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供给侧"的人寿保险、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因素对长期护理保险产生促进还是替代的影响,加上"需求侧"的教育程度、储蓄水平、生活质量、失业率、城镇化水平对长期护理保险的促进作用显著与否的影响。最后,第三模块基于实证研究结论,看到了供给对需求的制约,从"供给侧"入手,对长期护理保险的实施步骤、国家政策支持、保险公司运作、医疗资源提供、民众意识提升的方面提出了建议,进而解决长期护理保险的需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