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艳,梁沛,郭丽,卢汉兵;负载型纳米二氧化钛对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的研究[J];化学学报;2005年04期 |
2 |
曹卫华;;负载型纳米FeOZrO_2/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J];安徽化工;2008年02期 |
3 |
范宗良;漆文娟;李贵贤;李红伟;;负载型杂多酸酯化反应催化剂研究进展[J];石化技术与应用;2014年04期 |
4 |
邓存;助剂对负载型镍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J];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2000年02期 |
5 |
张微;葛庆杰;徐恒泳;;阶跃升温分解法对非负载型镍催化甲烷分解活性的影响[J];催化学报;2010年09期 |
6 |
徐筠,陈秀华,廖世健;乙炔在负载型齐格勒催化剂上的聚合[J];分子催化;1987年03期 |
7 |
刘兴泉,贾朝霞,吴玉塘,于作龙;负载型碱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酯交换和醇、胺羰化反应中的应用[J];催化学报;2000年06期 |
8 |
赵立芳,何柱生,马玉英;负载型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富马酸二甲酯[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
9 |
韩文爱,张玮,赵地顺;负载型杂多酸催化合成乙酸乙酯的研究[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
10 |
王承学,程艳玲,李国安;碘量法测定负载型铜系催化剂中铜含量[J];吉林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3期 |
11 |
袁友珠,曹为,蔡启瑞,岩泽康裕;负载型铼催化剂体系与甲醇选择氧化性能的关系[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2年05期 |
12 |
王永杰;负载型杂多酸催化丁醇与环氧乙烷醚化反应[J];辽阳石油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
13 |
傅相锴,陈利,隋岩;膦酸盐改性的磺化聚苯乙烯负载型新型固体酸催化合成己二酸-2-乙基己酯[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5期 |
14 |
宫丽红,张家伟,纪明艳;负载型镍基超细粒子催化剂催化性能的研究[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3年02期 |
15 |
崔晓燕;邓威;;负载型固体碱催化剂在酯交换反应中的研究进展[J];化学与黏合;2011年03期 |
16 |
卢冠忠,汪仁;氧化铈在非贵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中的作用——Ⅰ.铜和铈负载型氧化物中的氧的性能[J];催化学报;1991年02期 |
17 |
路勇,余长春,丁雪加,沈师孔,邓存,福建宁德师专化学系;负载型镍金属催化剂上甲烷与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J];催化学报;1996年03期 |
18 |
毛东森,卢冠忠,陈庆龄,卢文奎;负载型氧化物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J];化学通报;2001年05期 |
19 |
李皓;宗成中;;负载型钒-钛体系催化剂合成反式-1,4-聚异戊二烯[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
20 |
陈培丰;陈守正;;氯苯气相水解制苯酚的离子交换负载型磷酸盐催化剂的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