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孔门三达德思想研究

苗超杰  
【摘要】:孔子在观察、体验、研究总结的过程中,建立了一个庞大的道德规范体系,并以“智、仁、勇”三种杰出的道德品格为基础,建立起了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道德规范体系,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和规范一种理想的、符合封建社会礼教秩序的主体人格。故称“三达德”。《中庸》有云:“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中庸》第二十章)孔子告诉我们,一个人要达成完美的人格修养,重要的有三点,“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子罕》)在儒家传统道德中,知、仁、勇是君子最重要的道德品格,三者缺一不可。智、仁、勇是孔子提出的君子理想人格的核心品质,孔子希望通过自我修养的提高,最终成为理想中的君子、圣人。本文通过对《中庸》、《论语》、《孟子》、《荀子》等文献的研究,来分析三达德内涵及其修养方法,以及三达德智、仁、勇之间的关系。文章第一部分,简析了“三达德”思想的渊源,及“智、仁、勇”三者在先秦文献中的内涵;第二部分,着重介绍了三达德的内涵及其修养方法;第三部分,介绍了三达德智、仁、勇三者的关系。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彭林;;从“三达德”看孔子的“述而不作”[J];孔子研究;2012年05期
2 陈娟;;论“勇”——基于中西方传统德性教育的比较视角[J];今日中国论坛;2013年15期
3 王思惠;;“勇”观念的丧失[J];博览群书;2010年03期
4 赵金刚;;《左传》中的“仁”[J];宜宾学院学报;2013年09期
5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苗超杰;孔门三达德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2 冯婕;《论语》君子三达德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2年
3 冯宁宁;论“三达德”及其践行[D];浙江大学;2013年
4 陈燕;知、仁、勇:论《中庸》的三达德[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晏彪;现代儒商ABC[N];中国化工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崔克亮;中华传统文化能否涵育现代商业精神?[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