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之“乐”思想研究
【摘要】:“乐”是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思想中的重要范畴之一,它表现为与道合一的精神境界。处于战乱频繁的战国时期的庄子,企图超越现实的束缚来达到“乐”的崇高境界。庄子以“道”的追求为“乐”,主张“无为之乐”、“逍遥之乐”以及“天乐”,强调提高自我修养的重要性,以期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无为之乐”在保持万物自然本性、顺性无为这一角度很好的阐释了庄子之“乐”;“逍遥之乐”在“无待”、“无累”的高度精神自由这一角度来体现庄子之“乐”;“天乐”则是在与道合一、冥合自然之道这一角度来说明庄子所追求的“乐”。在对“乐”追求的同时,庄子提出了“安时处顺”这一处世态度以及“心斋”、“坐忘”这两种修养方法,以期能够很好的超越时命的限制以及世俗物欲的诱惑,从而达到“乐”的境界。庄子之“乐”不仅塑造了一种历史上极有价值的理想人格,而且在“乐”这一方面使道家理论更加完善,并对中国文学艺术界有着深远的影响。庄子的“乐”观不仅对封建时期的中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且对于现代的我们来说,也有很多地方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