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三农”观研究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历史悠久的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和战略作用,永远不能忽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站在时代的制高点,牢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继承我党“三农”观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国情、农情,形成了自己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思想,从理论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三农”观,形成了一系列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理念新论断新举措。习近平“三农”观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三农”观的内容十分丰富,体现在农业、农村和农民三个方面。农业方面体现为稳固农业基础性地位不动摇,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运用科技理念,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方面体现为坚持绿色生态导向,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农民方面体现为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农民增收与农民小康建设,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习近平“三农”观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三农”观以崭新的科学内涵和时代意蕴,实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观的深化和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习近平“三农”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三农”观,成为现阶段我国“三农”工作的指导思想,对于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