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Cu_2Se薄膜材料的制备及其热电性能优化研究

王艾艾  
【摘要】:热电材料可以实现热能和电能之间的相互转换。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和能源问题日益突出,作为一类重要的绿色能源材料,热电材料越来越受到科研人员的重视。硒化亚铜(Cu_2Se)是一种典型的类液态热电材料,其组成元素绿色无毒、价格低廉且在地壳中储量丰富,是近年来热电研究领域的热点。目前国际上对Cu_2Se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块体材料性能优化上,而对薄膜材料的研究非常少。与三维块体材料相比,二维薄膜材料在热电性能优化和微纳器件应用上具有其独特的优势。本研究报道了利用脉冲激光沉积(PLD)技术制备了Cu_2Se薄膜,通过优化薄膜沉积工艺首次获得了取向生长的薄膜样品,在此基础上,探索了利用复合Sn Se等策略协同优化其电、热输运性能。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PLD技术在单晶铝酸锶钽镧(LSAT)衬底上制备了Cu_2Se薄膜并研究了沉积温度对其晶体结构和热电性能的影响。室温X射线衍射和高分辨透射电镜测试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100–350°C)沉积的薄膜均含有少量的β-Cu_2Se相,而其主相a-Cu_2Se沿着b轴取向外延生长。随着沉积温度的升高,薄膜的电导率降低而塞贝克系数增大,这主要是源于Se元素挥发导致的空穴载流子浓度降低所致。当沉积温度为300°C时,制备的薄膜热电性能最优,其功率因子(PF)在573 K时约为20.03μWcm~(-1)K~(-2),是目前报道的最高值。此外,我们也借助块体材料的声子热导率估算了Cu_2Se薄膜的热电优值z T,在室温时达到0.11,573 K时可达0.58。实验同时发现,采用理想化学计量比的激光靶材得到的Cu_2Se取向薄膜的空穴载流子浓度接近1×10~(21)(88)~(-3),高于热电材料最佳载流子浓度范围,需要进一步优化载流子浓度。2、为了协同优化Cu_2Se取向薄膜的电、热输运性能,本研究选择具有较低载流子浓度的P型Sn Se热电材料为复合相,利用PLD技术通过激光交替刻蚀Cu_2Se和Sn Se靶材,制备了Cu_2Se/Sn Se复合取向薄膜并研究了Sn Se含量对复合薄膜电、热输运性能的影响。随着Sn Se复合量的增加,复合薄膜的空穴载流子浓度降低并被优化至1.96×10~(20)(88)~(-3),电学性能得以提升。此外,低热导Sn Se的复合可以同时降低Cu_2Se薄膜的电子热导率和声子热导率,使得复合薄膜的总热导率减小。最终,当Sn Se复合量约1.8%时,薄膜的最佳z T值在室温时达到0.44。3、采用富Cu的激光靶材(Cu_(2.1)Se)加原位退火工艺进一步优化了b轴取向Cu_2Se外延薄膜的晶体质量和电热输运性能。实验发现,采用富Cu的靶材(Cu_(2.1)Se)不仅可以减少Cu空位、优化Cu_2Se薄膜的空穴载流子浓度,还可以抑制薄膜中β-Cu_2Se相的生成,从而首次获得了单相的α-Cu_2Se高取向薄膜。随着原位退火时间的增加,α-Cu_2Se取向薄膜的结晶质量提升,迁移率变大,电学性能提高。此外,原位退火导致的薄膜空穴载流子浓度的降低也可以进一步降低薄膜的电子热导率、优化薄膜的总热导率。在最佳退火时长下(~2.5 h),薄膜的z T值在室温下和573 K时分别高达0.6和1.08,表明α-Cu_2Se取向薄膜在近室温和中温区均有良好的热电应用前景。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孙淑翠;李一苇;陈宇杰;许翔;康璐;周景松;夏威;刘帅;王美晓;姜娟;梁爱基;裴鼎;赵鲲鹏;仇鹏飞;史迅;陈立东;郭艳峰;王政国;张焱;柳仲楷;杨乐仙;陈宇林;;Cu_2Se相变过程中热电效率增强的电子起源(英文)[J];Science Bulletin;2020年22期
2 李佳琪;刘光华;吴晓明;贺刚;杨增朝;李江涛;;混料方式对燃烧合成Cu_2Se的热电性能的影响[J];材料导报;2019年18期
3 黄仲夫;顾明;仇鹏飞;邵笑;任都迪;史迅;柏胜强;陈立东;;Cu_2Se类液态热电材料扩散阻挡层的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0年04期
4 赵云;覃东欢;陶洪;兰林峰;Keith Chan;;Se及Cu_2Se纳米线的大面积合成及其纳米电子学器件性能[J];化工新型材料;2008年09期
5 陈陆;刘军;王勇;张泽;;α-Cu_2Se精细结构的球差校正扫描透射电镜表征[J];物理化学学报;2019年02期
6 曹扬;李倩;蒋虎;仲德晗;沈柔;董莹;;以Cu_2Se和Bi_2Te_3为基底的纳米拓扑绝缘体电磁吸收的研究[J];通讯世界;2019年05期
7 彭海琳;;α-Cu_2Se有序起伏结构的原子级分辨率表征[J];物理化学学报;2019年02期
8 李晓龙;赵明;庄大明;巩前明;曹明杰;欧阳良琦;郭力;孙汝军;高泽栋;;Cu_2Se、In_2Se_3、Ga_2Se_3混合球磨过程中的Cu(In,Ga)Se_2形成机制研究[J];材料研究学报;2016年01期
9 吴琼;;新型高分子敏感薄膜材料[J];仪表材料;198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彬;杨合情;裴翠锦;韩果萍;王金磊;程丽娟;万文平;;暴露高能{111}晶面Cu_2Se纳米线的可控合成、生长机理及其增强的光催化性能[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6分会:胶体与界面[C];2014年
2 张龙;兰亚乾;韩敏;戴志晖;包建春;;单斜相Cu_2Se的制备及其作为表面增强拉曼基底检测4-巯基吡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3分会:纳米材料合成与组装[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孙淑翠;热电材料Cu_2Se新奇物性的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研究[D];清华大学;2020年
2 高峰;一些钴基氧化物和Cu_2Se热电性能的研究与改进[D];郑州大学;2016年
3 薛丽沙;Cu_2Se基块体材料的高压制备和热电性能调控[D];郑州大学;2020年
4 李贵鹏;溅射沉积Cu_2Se基薄膜的微结构与热电性能[D];沈阳工业大学;2022年
5 胡铁铮;基于SHS技术的half-Heusler合金和Cu_2Se化合物的超快速制备及热电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9年
6 刘彬;暴露{111}晶面NiO、CoO、Cu_2Se和Cu_2O/Cu_2Se纳米材料的增强光催化性能及其物理机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7 杨东旺;快离子导体热电材料超快速制备新机制与性能优化[D];武汉理工大学;201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艾艾;Cu_2Se薄膜材料的制备及其热电性能优化研究[D];河北大学;2022年
2 刘文婷;Cu_2Se热电材料的制备、热电性能及热稳定性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20年
3 邱澜鑫;Cu_2Se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热电性能研究[D];西华大学;2020年
4 肖星星;Cu_2Se基化合物的制备及热电性能[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5 黄明杰;第二相与元素掺杂对β-Cu_2Se结构及热电性能的影响[D];深圳大学;2015年
6 贾枫;Cu_2Se材料的相选择合成及α-Cu_2Se/β-Cu_2Se相变机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7 杜仁君;二维纳米材料Cu_2Se及AgX结构及电子性质调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21年
8 苏强;掺杂与第二相对Cu_2Se结构及热电性能影响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9年
9 陆建华;NaCl熔剂法制备Cu_2Se热电材料及其热电性能与热稳定性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21年
10 袁野;Cu_2Se、FAPbBr_3及其与石墨烯复合材料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研究[D];河南大学;2022年
11 李瀚洋;掺杂Cu_2Se基热电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9年
12 彭鹏;Zn、Ga等元素掺杂对β-Cu_2Se热电性能的影响[D];深圳大学;2016年
13 仲德晗;Cu_2Se及Bi_2Te_3基热电材料的高气压烧结与性能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20年
14 谢文;Cu_2Se基热电材料性能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22年
15 严伟;纳米ZnSe、CdSe、Cu_2Se的合成及相关性质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16 王楠;掺杂Mn、Ni和Al的β-Cu_2Se薄膜微观结构与热电性能[D];沈阳工业大学;2022年
17 吕梦凡;低维度金属硒化物(Bi_2Se_3、Cu_2Se、SnSe、ZnSe)的绿色合成与表征[D];东北大学;2020年
18 龚著男;CuGaSe_2及M掺杂对β-Cu_2Se热电性能的优化研究(M=Zn、Ni、Fe、In、Sm)[D];深圳大学;2015年
19 李明明;Cu_2Se/rGO纳米粉体的微波溶剂热合成及其反应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20年
20 刘晓锋;金属碲/硒化物的合成及其储钠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2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