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的研究
【摘要】:
本研究选取大一至大四年级学生300人为被试,运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
表(EMBU)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考察了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和心理健
康状况以及父母教养方式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发现:
1、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存在着性别差异。父亲教养方式对男大学生在惩罚、
严厉维度上显著高于女大学生,在偏爱被试、拒绝、否认上显著低于女大学生。
母亲对男大学生的教养方式在拒绝、否认上显著高于女大学生;父母的受教育
水平是影响其教养方式的重要因素。
2、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17%;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及各
症状因子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在九个症状因子中仅在偏执一项上存在显著
的性别差异,男生症状比女生明显,其余八个因子及总分均不存在显著的性别
差异。
3、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不同的父母教养
方式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有不同的影响;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心理健康
的影响存在着一致性;父母教养方式的情感温暖、理解维度是积极的教养方式,
而拒绝、否认、过度保护、过分干涉、惩罚、严厉、偏爱被试是消极的教养方
式;父亲的教养方式(情感温暖、理解、过分干涉、偏爱被试、过度保护)以
及母亲的教养方式(拒绝、否认)相对于父母教养方式的其他维度对子女的心
理健康有更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