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奥运经济与北京城市发展研究

王心  
【摘要】:随着奥运经济理论不断丰富和完善,同时体育产业在一国经济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奥运经济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己成为经济学领域一项重要课题。北京获得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这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发展的契机,我国政府除了兑现将2008年北京奥运会办成最成功的一次奥运会的承诺外,还应从以奥运会为核心的奥运经济各个角度出发,为北京的城市建设以及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进行总体规划,这不仅将保证在奥运会举办前和举办期间发挥出最大的效应,真正实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还会在此后的更长的一段时间内对中国和北京产生更为积极和广泛的影响,全面促进北京城市繁荣和全国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为中国及世界体育留下独特的遗产,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阐述了奥运经济的内涵以及相关效应,并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历史上奥运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成败得失,以此为根据剖析了北京备战奥运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并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投资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阐明奥运经济对北京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兆勤;加快新沂中等城市建设步伐[J];群众;1998年08期
2 ;钦州市代表团:将开辟临海工业和城市建设两大“主战场”[J];当代广西;2006年23期
3 马永平;中国陶瓷,如何搭乘奥运经济快车?[J];建材工业信息;2001年11期
4 王安;奥运经济眼[J];中国企业家;2001年08期
5 魏国强;坚持开放原则 加快城市建设[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01期
6 李占生;“利用奥运经济发展天津非货物贸易的研究”通过市科委验收[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7 杜巍;北京企业如何竞争奥运经济[J];前线;2004年07期
8 张国君 ,陈剑;奥运激活五环经济带[J];投资北京;2004年06期
9 ;北京奥运:中国和世界的商机——中加经济论坛暨奥运经济市场推介会掠影[J];投资北京;2005年01期
10 ;拓宽渠道 参与奥运[J];投资北京;2005年06期
11 王霞,吴佑坚;浅析奥运经济[J];商场现代化;2005年27期
12 杨云山,杨林;北京2008年奥运会对我国经济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04年13期
13 ;奥运怎样才经济[J];财经界;2004年09期
14 吴巧洋;;我国户外广告的发展现状和机遇分析[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5 何柳;刘宏刚;;北京奥运对我国体育产业化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08年05期
16 陈旭东;;后奥运时代体育产业的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10期
17 汪道涵;;城市经济与区域经济[J];城市问题;1987年05期
18 张鹏;;暗流涌动的奥运商机[J];证券导刊;2007年15期
19 ;集士港:全面推进卫星城市建设[J];政策瞭望;2011年07期
20 ;机械行业要抓住奥运经济做好文章——奥运商机大家谈[J];机电信息;2001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承伟;潘峰华;;我国交通网络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研究(1995—2005)[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管镇滨;马锦郁;;西北部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问题[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3 张玲;张晓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回顾与启示[A];陕西省社会科学理论界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付晓东;;影响循环经济的区域因素[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马生全;冯静;高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各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静态评判模型[A];第12届全国模糊系统与模糊数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冯拾松;;论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发展的新趋势[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7 吴翠玲;蔡国友;李培进;张传本;吴曙霞;;区域经济竞争力与生物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8 成海霞;;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联性分析[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9 李琪;张越;;互联网因素对我国省区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A];信息经济学与电子商务:第十三届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付晓东;;基于虚拟空间的区域经济发展研究[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华;河南省泌阳县区域城市空间规划与调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2 王莉茗;投资银行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毕乐强;区域经济外部效应及对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4 李晶;辽宁港口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5 林矗;外源性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6 宋璇涛;基于协调发展的区域特色经济与区域经济布局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7 黄宏亮;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8 张聚华;区域经济非均衡状态下的可持续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9 黄杉;城市生态社区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10 程玉春;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组织合理化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心;奥运经济与北京城市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2 罗丽英;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新选择[D];湖南大学;2001年
3 张鹏;中国区域经济转型路径比较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李海英;我国区域经济演化过程中的财政因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孙磊;区域经济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研究[D];山西大学;2004年
6 石志恒;陕西省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与协调发展途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7 杨建;成都城市边缘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8 赵子健;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吴燕;我国区域产业集群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周四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演变与现实选择[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放;如何看待城市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N];中国信息报;2007年
2 记者 帅泽鹏 通讯员 杨斌 贺云;鼎城与清华联手谋划江南城区蓝图[N];常德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刘慧;沪深转型:加快一流城市建设步伐[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4 记者 尹乃潇;以科学发展理念促进人民满意城市建设[N];经济参考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蔡炜 陈明 许建军;城市建设要追求个性[N];新华日报;2003年
6 记者 卫冰;将和谐发展理念贯穿于城市建设中[N];山西政协报;2007年
7 郑艳 齐福臣;为城市建设提供坚强保障[N];唐山劳动日报;2007年
8 记者 宋梅瑛;城市建设要为全民创业提供充分发展空间[N];协商新报;2006年
9 实习记者 贾佳;加快城市建设 创建宜居环境[N];临汾日报;2007年
10 抚顺市社会科学院社会研究所所长 曹阳;城市建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N];抚顺日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