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金刚石薄膜的硫掺杂及动力学过程研究

何雷  
【摘要】: 本工作采用辉光等离子体辅助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本征金刚石薄膜合成的基础上以p型硅为衬底,制备了掺硫n型金刚石薄膜;利用Langmuir单探针方法和光学发射谱技术对掺硫金刚石薄膜的生长环境进行了原位诊断;对所合成的薄膜样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Raman散射及原子力显微镜(AFM)进行了表面形貌观察、晶体结构研究和薄膜成分分析;利用Hall效应判断薄膜样品的半导体类型,并对薄膜样品的电学特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包括:(1)在低温条件下合成了高品质的纳米本征金刚石薄膜,得出(CH_4+H_2)系统低温合成纳米金刚石薄膜最佳工作条件;(2)利用Langmuir单探针方法和光学发射谱技术对掺硫金刚石薄膜的生长环境进行原位诊断,采用Monte Carlo方法进行数值模拟,对低温合成硫掺杂n型金刚石薄膜的生长机理进行了讨论;(3)以(111)p型硅为衬底,制备了硫掺杂(100)n型金刚石薄膜,测量所制备的n-dia/p-Si薄膜异质结的I-V曲线后发现其具有P-N结效应。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朱晓东,詹如娟;金刚石薄膜的形貌分析及(100)面择优生长[J];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1995年06期
2 屠宇强,夏义本,王鸿;Si衬底上金刚石薄膜的成核和生长机理[J];应用科学学报;1993年03期
3 苏堤,陈本敬,王秀琼,苏玉长,杨巧勤;CVD人造金刚石薄膜生长机理探讨[J];人工晶体学报;1993年03期
4 王晓辉,傅广生;织构金刚石薄膜生长特性与研究[J];河北省科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5 赵庆勋;石利忠;王永杰;刘保亭;葛大勇;;硫掺杂纳米金刚石薄膜的图形化生长[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8年12期
6 毛友德;杨国伟;;Si和Mo基片上气相生长金刚石薄膜的界面状态研究[J];科学通报;1993年11期
7 郭忠诚,王万录,廖克俊,董玉峰,秦友兰,冯斌;衬底负偏压热灯丝CVD金刚石薄膜在锥体上核化的研究[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
8 唐壁玉,靳九成,李绍绿,周灵平,陈宗璋;CVD金刚石薄膜的应力研究[J];高压物理学报;1997年01期
9 王建军,吕反修;在H_2-CH_4-CO_2气相系统中沉积金刚石薄膜[J];人工晶体学报;1997年02期
10 张文军,韩立,胡博,涨仿清,陈光华;织构金刚石薄膜的成核与生长[J];物理学报;1996年01期
11 葛大勇;赵庆勋;杨保柱;何雷;;GPCVD法低温合成纳米金刚石薄膜[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年08期
12 王建军,吕反修,邬钦崇,隋毅峰,周永成;用发射天线式微波等离子体CVD装置沉积大面积金刚石薄膜[J];高技术通讯;1994年11期
13 ;其它[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1994年02期
14 白亦真,吕宪义,金曾孙,王春蕾,邹广田;沉积高品质金刚石薄膜的MWPCVD系统[J];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5年02期
15 夏义琴,刘传先;金刚石薄膜沉积时等离子体发射光谱[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1期
16 张小平;用甲醇-氢混合气源在不锈钢上生长金刚石薄膜的研究[J];高压物理学报;1996年03期
17 ;其它[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1998年04期
18 黄树涛,张志军,姚英学,袁哲俊;燃焰法沉积高品质透明金刚石薄膜的研究[J];人工晶体学报;1999年01期
19 王小平,王小平,王丽军,张兵临,李伟强,姚宁,马会中,韦珏,杨仕娥;金刚石薄膜蓝区电致发光研究[J];真空与低温;2000年03期
20 李荣斌,胡晓君,沈荷生,何贤昶;硼硫共掺杂金刚石薄膜的研究[J];功能材料;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泽;;硅、硼纳米线的显微结构及生长机理研究[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吴昊宇;胥明;郑耿锋;;硫化镉纳米线的螺旋位错驱动的缺陷生长机理[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4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3 刘兵;王洪哲;李蕴才;黄亚彬;杜祖亮;;一维钛酸钡纳米线的固相法制备及其表征[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4 胡征;;碳基纳米管的生长机理、结构调控及功能化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胶体与界面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5 柯丁宁;王立;戴珂;彭天右;;三氧化钨纳米棒的制备、表征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A];2009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宗福建;李立君;崔晓东;马洪磊;马瑾;张锡健;计峰;肖洪地;;二氧化锡纳米线的生长机理研究[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7)[C];2007年
7 胡征;王喜章;吴强;;碳基纳米管的生长机理、结构调控及其功能化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8 谭天;刘毅;宋雪梅;王波;严辉;;热蒸发沉积法制备多足状ZnO及其生长机理的研究[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6)[C];2007年
9 栾野梅;;镉纳米膜的电化学方法制备[A];2007高技术新材料产业发展研讨会暨《材料导报》编委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杨合情;张丽惠;李丽;焦华;谢晓丽;马军虎;;氧化物、硒化物纳米结构的可控水热合成与生长机理[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健;基于自支撑金刚石薄膜的晶体管和紫外探测器制备与性能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2 马丙现;CVD金刚石膜的附着性能与应用[D];郑州大学;2003年
3 刘沙;硬质合金基体表面预处理及其金刚石涂层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4 季旭;Ⅲ族氮化物低维纳米结构的可控制备及生长机理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5 王小平;金刚石薄膜电致发光特性研究[D];郑州大学;2002年
6 沈彬;超光滑金刚石复合薄膜的制备、摩擦学性能及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7 魏秋平;钢基CVD金刚石薄膜的制备、微结构及其机械性能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8 张晓飞;液相基底表面纳米尺度金属原子岛的结构及生长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9 李镇江;SiC、GaN半导体纳米材料及阵列的合成、性能与机理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10 何东琪;人力资本生成及积累的制度环境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雷;金刚石薄膜的硫掺杂及动力学过程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2 石利忠;图形化纳米金刚石薄膜的制备及表面氢吸附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3 孙金全;盐辅助固相合成—维纳米材料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4年
4 裴新美;ZnO晶须的制备、表征及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5 贺冠南;ZnO纳米结构的溶液法合成及生长机理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6 王明;AZ31镁合金型材磷酸盐处理工艺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7 陈扬文;硅纳米线及硅纳米管的水热法制备及其生长机理[D];湖南大学;2005年
8 肖婷蔓;大尺寸氧化锌晶体的制备及生长机理[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9 左桂鸿;铜电沉积纳/微米有序阵列生长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方庆玲;铁填充碳纳米管的制备研究及应用初探[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琼;引人瞩目的新材料金刚石薄膜[N];中国电子报;2000年
2 记者 周文斌;我金刚石薄膜技术达世界先进水平[N];光明日报;2001年
3 吴琼;新型电子材料[N];北京电子报;2000年
4 刘苒;我国金刚石薄膜开发取得重大进展[N];科技日报;2001年
5 金展;中国金刚石薄膜开发获重大进展[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2年
6 ;成都理工大学:打造先进金刚石薄膜实验室[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7 本报记者 韩士德;把科技的春风送到农村千家万户[N];科技日报;2009年
8 科新;强磁场下纳米金刚石薄膜的制备技术项目通过验收[N];中国建材报;2008年
9 记者 王俊鸣;美宣布将破译玉米基因图谱[N];科技日报;2005年
10 钟才伦;纳米级金刚石镀膜为多种材质作“外衣”[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