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哈佛大学核心课程改革研究

姚剑  
【摘要】:核心课程是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具体表现形式,其不仅体现了哈佛通识教育的理念,而且体现着哈佛的教育宗旨和理想。哈佛核心课程所追求的培养“有教养的人”的教育目标以及在此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核心课程体系,成为美国乃至世界大学通识课程的典型代表。目前国内对哈佛大学核心课程的研究多集中在课程实践与课程理念的探讨,而作为一次成功的大学改革,研究者则很少从核心课程改革的过程进行研究。 本研究首先从哈佛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及社会背景方面,阐述哈佛核心课程的改革原因。然后分别从两个方面介绍哈佛核心课程改革:其一,从组织中领导者、参与者的作用角度,审视了20世纪70年代至今核心课程改革逐步趋于完善的动态演变进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哈佛核心课程改革不仅是美国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间接作用的结果,而且也是大学领导者直接推动的结果,并且改革的成功也凝聚了大学中无数参与者的智慧与汗水。其二,关注哈佛核心课程体系的建设,如课程领域、课程科目、选课、教学等实践内容,以及核心课程历年的发展变化,探索核心课程本身所蕴含的理念思想。最后对哈佛核心课程改革做出评价。并结合我国通识教育现状,提出了哈佛核心课程改革对我国大学在实施通识教育方面的建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鹤生;;哈佛牛在哪儿?[J];人民文摘;2006年12期
2 梁文道;;我的灵魂我的书[J];半月选读;2010年01期
3 冯惠敏;李里;;哈佛大学核心课程改革的最新动向及启示[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李会春;;哈佛大学通识教育改革新动向及其教育理念探讨[J];复旦教育论坛;2007年05期
5 张华;;英国伯明翰大学与美国哈佛大学艺术教育模式比较[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李志艳;;哈佛大学核心课程设计及其启示[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10期
7 孙美花;;哈佛核心课程述评[J];世界教育信息;2008年08期
8 孙美花;;哈佛大学核心课程设计研究[J];教学研究;2010年01期
9 刘瑜;;哈佛大学的课程清单[J];教师博览;2011年08期
10 陈敏,熊庆年;走进哈佛核心课程——“历史研究”课程的架构[J];高教探索;2002年03期
11 康志峰;邱东林;;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大学英语——以哈佛和复旦通识教育为例[J];现代教育科学;2009年11期
12 高博;胡志刚;赵炜;;哈佛大学最新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及启示[J];辽宁教育研究;2008年09期
13 刘瑜;;哈佛大学的课程设置[J];学习博览;2010年02期
14 马赛;郝智秀;;学分制在哈佛大学创立和发展的历史轨迹——兼论美国学分制产生和发展的社会背景[J];高教探索;2009年01期
15 王作权;课程体系创新与哈佛大学的课程改革[J];现代教育科学;2003年09期
16 陈利民;;哈佛大学新世纪的普通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17 张小敏;;哈佛道德推理课程对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18 李会春;;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改革透视[J];中国高等教育;2008年10期
19 陆绍阳;;通识教育与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设置[J];新闻与写作;2006年09期
20 钟洁;;哈佛大学的办学理念对我国大学改革的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颖颖;;美国哈佛大学档案馆藏伯纳德·贝伦森档案述要[A];“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周跃钢;范开;;通过抓核心课程的教学改革来带动本科生培养质量提高的初步尝试[A];重庆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3 樊书华;;鼐德方案与哈佛大学的汉学起源[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1999年卷[C];1999年
4 林小艳;;浅谈哈佛大学图书馆建设的新动态[A];新环境下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第六届中国社区和乡镇图书馆发展战略研讨会征文集(下册)[C];2007年
5 戴庆辉;;浅议机械设计工程学的概念与内容[A];第五届全国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教学研讨会议论文集(卷1 教学论文)[C];1995年
6 徐洁;;基于技术中心的核心课程项目教学探索与实践[A];2010北京高教学会高职研究会学术年会“金商祺”杯优秀论文专辑[C];2010年
7 宋振柏;曹俊茹;;浅谈GIS专业教育目标与课程建设[A];首届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周卫;;论本科层次《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课程建设[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宋小壮;;专业基础课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从工程力学教学谈起[A];2006力学教学与教学改革交流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秦其明;;中国高校GIS专业核心课程设置问题的探讨[A];首届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利民;哈佛大学办学理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赵立波;人文发展与通识教育问题初探[D];复旦大学;2008年
3 柏杨;军医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模式构建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0年
4 李海芬;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基础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刘宝岐;耶鲁大学人文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6 张建功;中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吴原元;1949—1972:中美对峙时期的美国中国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杨光富;国外领导人才培训模式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杨学新;二战后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改革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10 杨捷;中学与大学关系的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剑;哈佛大学核心课程改革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田雪芹;对哈佛大学四次通识教育改革内容及其动因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贾杰静;哈佛大学教育理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贾杰静;哈佛大学教育理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周月玲;哈佛大学核心课程通识教育理念与实践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6 刘月桃;二十世纪七十、八十年代哈佛大学科研改革历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胡大志;通识教育的理论和实践[D];复旦大学;2008年
8 赵强;哈佛大学通识教育发展历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柴晋芳;哈佛大学第五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10 夏杉;中美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对比研究及其启示[D];湖南农业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周晔;谁说助教只是打下手?[N];科技日报;2007年
2 文素;我校文化素质核心课程突破百门[N];新清华;2009年
3 撰文 沈清华;耀华学子“对话”美国顶级高校[N];深圳特区报;2010年
4 菅坤编译;鼓励毕业生投身公共服务[N];中国教育报;2008年
5 奇辑;哈佛大学称过多摄钙易患摄护腺癌[N];人民政协报;2000年
6 张鑫;赵正永会见哈佛大学客人[N];陕西日报;2008年
7 张孟军;美国也存在妒忌能人现象[N];科技日报;2005年
8 台湾作家 杨照;大学生该有能够“出格”的空间[N];南方周末;2011年
9 戴翼飞;看哈佛大学怎样培训企业家[N];安徽经济报;2001年
10 徐敏;学者应坚守“纯净”[N];解放日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