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通信信号调制方式的自动识别

张瑞华  
【摘要】:通信信号的调制识别是信号处理研究中的重要课题,目的就是在未知调制信息的前提下,判断出所截获的不明信号的调制方式,并估计出相应的调制参数,为后继信号处理做准备。本文首先研究了基于小波变换的特征提取、载波频率和符号率估计等问题,为信号识别奠定了基础。对于调制方式的识别,鉴于模拟、数字信号在各方面存在的差异,本文将这两大类信号分开处理:深入研究了采用小波变换进行粗分类的方法,对频域尖峰状态的提取提出了更直接的解决方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非线性变换与小波变换相结合的粗分类算法;分别利用经典的方法、结合小波变换和谱特征分析的新方法,从时域和变换域对模拟、数字调制信号的具体类别进行判断;然后对所有信号进行联合识别,显示了粗分类和具体分类相结合后算法的独立性和可扩展性。最后,将ANN、SVM应用于调制识别的分类器设计,显示了SVM在调制识别应用中的巨大潜力。 本文主要针对AM、DSB、LSB、USB、FM、2ASK、4ASK、8ASK、2FSK、4FSK、2PSK、4PSK、8PSK、16QAM、64QAM这15种通信信号进行识别,通过大量的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能够获得较好的识别效果。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程磊,葛临东,彭华,郑金良;通信信号调制识别现状与发展动态[J];微计算机信息;2005年18期
2 孙景芳;;数字信号调制识别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1年19期
3 张宏苏;;通信信号的调制识别技术综述[J];科技资讯;2007年20期
4 熊美英;李迟生;戴仁林;;通信信号调制识别方法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07年15期
5 周欣;吴瑛;;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循环自相关的波特率估计方法[J];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6 葛春;何兵;高江;;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信号调制识别[J];通信技术;2009年10期
7 梁丰;龙玲;;基于小波分析的PLC信号处理[J];电力系统通信;2006年11期
8 高翔;李敬辉;黄高明;;数字信号基于小波变换的码元符号率检测[J];舰船电子对抗;2009年01期
9 胡建伟,杨绍全,汤建龙;多径信道下MPSK信号的调制分类算法[J];电波科学学报;2005年04期
10 廖艳苹;谢红;杨莘元;;辅助式小波神经网络的调制识别技术[J];应用科技;2006年04期
11 薛磊;刘小秋;;基于小波变换的数字通信信号识别[J];电讯技术;2006年03期
12 冯旭哲;杨俊;罗飞路;;基于小波变换的通信信号码元速率估计[J];系统仿真学报;2008年05期
13 孟玲玲;刘春亮;;模拟数字通信信号调制识别研究[J];无线电通信技术;2006年05期
14 何成伟;韩振铎;陈琳;张培珍;;一种基于小波脊线拟合的MFSK信号识别方法[J];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5 王兰勋;张瑞华;;模拟与数字调制信号的识别方法[J];通信技术;2008年03期
16 王芳;张瑞华;王兰勋;;基于小波变换的通信信号识别算法[J];通信技术;2008年09期
17 王继祥;李宏;刘贵忠;;基于调制识别理论的BPSK信号干扰效果评估[J];信息与电子工程;2008年05期
18 卢璐;关鹏;;基于小波变换的数字通信信号码元速率估计算法[J];电子元器件应用;2010年08期
19 车林;;基于小波的窄带通信干扰抑制研究的探讨[J];价值工程;2011年23期
20 李春辉;;调制体制识别算法综述[J];数字通信世界;2005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淑华;袁晓;周激流;沈杰;钱峰;;调制信号小波变换的尺度特征[A];第十一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3)论文集[C];2003年
2 王秀碧;黄晓莉;刘永春;;基于小波变换的多尺度边缘检测[A];第六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3)[C];2008年
3 王刚;黄泰翼;;基于小波变换和规则的汉语声调识别[A];第三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4 鲍文;刘金福;祝豪;;基于小波变换的电厂实时数据压缩存储系统[A];2004电站自动化信息化学术技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王光芦;徐明;;基于小波分析炮击振动信号的降噪处理[A];首届全国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力学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6 王小侠;赵凤群;戴芳;方小艳;;基于分形维数的四叉树图像编码[A];2006“数学技术应用科学”[C];2006年
7 吴昊;曾国卿;;一种基于Haar小波的图像处理技术[A];2006“数学技术应用科学”[C];2006年
8 石星;;小波变换在雷达信号处理中的应用[A];四川省电子学会雷达与火控、电子线路与系统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10周年优秀论文集[C];2006年
9 刘双喜;邢济收;魏建亮;;小波变换在齿轮边缘检测中的应用[A];全国第二届嵌入式技术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尹强;;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半脆弱水印方法[A];2007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毅琼;数字通信信号自动调制识别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2 李少梅;数字地貌晕渲理论与技术的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4年
3 王强;基于声信号检测的管道TPD预警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姜朝阳;作物冠层传输过程中的时间序列分析与阻力估算[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3年
5 张旗;基于属性的图像分类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6 柯丽;基于小波变换的空间遥感图像实时压缩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5年
7 董卫军;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处理技术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8 姜长泓;轨道车辆轮轴故障检测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李丽明;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识别与分析新方法的应用基础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7年
10 修吉宏;基于图像功率谱的航空图像质量判别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瑞华;通信信号调制方式的自动识别[D];河北大学;2009年
2 钟艳华;JPEG2000中DWT的VLSI结构设计[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3 海洋;基于不可分小波变换的指纹增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杨旭;基于小波变换的综合滤波法去噪声[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5 廖重贵;小波分析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6 钟读贤;小波矩量法在电磁散射问题求解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7 丁西明;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增强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8 蔡娜;小波变换在THz时域光谱技术中的应用[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9 李娜;基于小波变换和自适应算法的声学回声消除理论与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10 姚付良;基于小波变换的数字水印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郭易楠;科技 助推铁路第六次大提速[N];上海科技报;2007年
2 记者 童曙泉通讯员 孙立杰;6月底8条地铁全部畅听手机[N];北京日报;2008年
3 特约记者 杨光和 通讯员 陈孔东;武广客专通信信号系统集成实现首段节点目标[N];人民铁道;2009年
4 记者 李玉梅 通讯员 李家文;京沪高铁先导段通信信号联调联试正式启动[N];人民铁道;2010年
5 王健;走在通信信号设计领域的前头[N];工人日报;2009年
6 记者 周炜;全线光电缆下月敷成[N];西安日报;2010年
7 记者 刘爱平 通讯员 王明华;海南东环铁路线上工程快速推进[N];人民铁道;2010年
8 吴玉田殷学平;中药质量控制又添新武器——小波变换近红外光谱分析系统[N];中国医药报;2004年
9 沈丰;十八载“零”事故寻因[N];中华建筑报;2001年
10 季煜 周晗 维萱;维扬:创新填补“国内空白”[N];扬州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