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英格兰高等教育转型研究
【摘要】:
19世纪是英格兰高等教育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主要时期。为适应经济政治的发展,英格兰的高等教育发生了巨大变化,成为原生的高等教育现代化典型。因而,研究19世纪英格兰高等教育的转型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现代化。本文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研究19世纪英格兰高等教育变革的历史基础、背景和过程,力图获得一些关于高等教育转型的规律性认识。
19世纪英格兰高等教育的转型有着深厚的社会历史基础。这些历史因素主要有英国的民主传统、自由主义思潮、科学教育思潮、工业革命和英格兰教育的发展情况。民主的传统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自由空间,工业革命产生的财富为高等教育的转型提供了物质基础,工业革命对人才的需求则成为高等教育变革的必要条件。
英格兰高等教育在19世纪的转型过程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即新大学的兴起、老大学的改革、新大学的继续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尝试。新大学的兴起主要是指伦敦大学、国王学院、达拉谟大学的成立,它标志着英格兰高等教育的扩张,使英格兰高等教育形成了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局面。虽然两所新大学一度被政府改造为考试机构的附属教学单位,但是,作为新型的高等教育,伦敦大学在应用性、民主性、世俗性方面为后来的城市学院提供了榜样。老大学的改革是指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在19世纪后半叶发生的变革,其主要内容是改革管理制度,解除宗教限制,服务现实社会。两校改革的成功标志着英格兰高等教育的根本转变。城市学院运动是新大学的继续,也是对新大学的发展。所有的城市学院都立足地方,开展科技研究,服务工商,强化了自主办学的高等教育传统。大学推广运动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次尝试,它坚持学术标准,让学员自主选课、采取讲座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把高等教育送到田间地头,满足了大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19世纪英格兰高等教育转型的原生动力是人们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这些原生动力通过社会力量、政党和政府以及外来影响得以发生作用,使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由单一的精英教育走向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的并存,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逐步融合,教学方式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到研究与教学相结合。这一转型的渐进性,民众和政府双方的参与,教学方式改革,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成人发展道路,无疑会对当今的高等教育改革以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