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权制度问题研究
【摘要】:
沉默权作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一项基本权利,自产生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国内法都对其作了规定,而且被一系列国际文件认可,成为国际人权法的一项基本人权和最低限度刑事准则之一。在我国,随着刑事诉讼法的民主化进程,沉默权成为法学界讨论的热点。不同的学者从不同方面来分析和讨论这个问题。至今在我国尚未确立沉默权制度,本文立足于中国的现实问题,探讨建立沉默权制度的必要以及如何对他进行限制。本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了沉默权的概念和内涵。然后对沉默权的产生和发展历史脉络进行勾画,分析了在过去二十年西方国家对沉默权的改革和限制。进而揭示出: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的保护是沉默权的精髓之所在,是确立沉默权的重要意义之所在。
第二部分具体分析沉默权的理论基础和意义。通过对沉默权的法律价值的剖析,系统地阐述了沉默权得以确立的理论依据及其存在的合理性。文章从沉默权是人类社会的一项自然权利、言论自由的确认以及人的尊严的尊重、无罪推定原则的内在要求三个方面论述沉默权存在的正当性理由。进而论述沉默权的三大意义。
第三部分论述我国确立沉默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虽然目前确立沉默权存在的障碍,但我们仍有信心克服。
第四部分提出构建我国有限沉默权的若干构想。在建立沉默权时,我们应当遵循三项原则,进而提出构建沉默权立法模式以及保障沉默权的相关配套制度,包括律师制度、证据规则的改革以及建立和完善鼓励供述机制等等。对于它的缺陷,我们必须对沉默权进行限制。虽然,沉默权和我国现实有很多冲突的地方,我们应当做出相应的变化,以期成功移植,这也是我们必须经历的过程。
总的来说,沉默权制度作为现代刑事诉讼中的一项基本制度,它的产生和发展都体现刑事诉讼民主化的潮流,而且,随着国际刑事诉讼民主化进程的发展,沉默权制度作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关注。对于正在处于民主化进程中的我国,更应该确立沉默权制度,来向世界表明尊重和重视人权的决心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