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型张弦梁结构的受力性能及地震响应分析
【摘要】:H型张弦梁结构是上弦构件采用H型截面拱梁的一种张弦梁结构,目前对该类结构的研究涉及甚少。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有限元软件SAP2000对单向H型张弦梁结构的受力性能和地震响应给予了系统研究。
首先对张弦梁结构的形态做出了定义并根据预应力的作用提出了预应力的合理取值原则。明确了预应力对结构的整体刚度贡献很小,因而预应力取值的大小对结构的变形影响很小。由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预应力对上弦构件的内力分布的改善是直接而明显的,但是这种改善是非常有限的。
通过将单榀张弦梁简化成一次超静定结构,得出了跨中布置撑杆的张弦梁的内力和位移简化计算公式以及解析解公式。通过将SAP2000的计算结果与解析解进行对比,验证了有限元程序SAP2000对张弦梁结构计算的准确性。
系统研究了H型张弦梁结构的受力性能,详细讨论了预应力、撑杆数目、高跨比、矢跨比和支座形式对其受力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分析表明,预应力和撑杆数目对结构受力性能的改善是有限的,高跨比和矢跨比可以有效地减小结构的内力和变形,不同的支座形式对结构的受力性能的影响较大。对H型张弦梁结构的自振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讨论了撑杆数目和预应力
对其自振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张弦梁结构的竖向刚度较弱,其振动以竖向振动为主,撑杆数目和预应力对其自振特性的影响很小。
运用非线性直接积分法对H型张弦梁结构进行了地震响应时程分析,并就撑杆数目和预应力对其地震响应的影响做出了详细讨论。得出了H型张弦梁结构在不同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和位移响应规律,以及在不同预应力和撑杆数目下结构的内力和位移响应变化规律。
|
|
|
|
1 |
耿翠珍,严慧,刘中华;玻璃采光顶支承结构体系的理论与应用分析[J];工业建筑;2005年08期 |
2 |
吴祖咸;楼文娟;高子珺;;单向张弦梁结构的受力性能研究[J];钢结构;2010年07期 |
3 |
刘超;张弦梁结构的有限元分析[J];安徽建筑;2005年05期 |
4 |
侯国勇;关富玲;徐元强;;单向张弦梁结构的预应力取值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0年05期 |
5 |
苏艳菊;;浅谈大跨度预应力张弦梁结构的设计[J];经营管理者;2009年08期 |
6 |
赵楠;马凯;李婷;杨勇;胡正平;;防连续倒塌设计在张弦结构中的应用[J];钢结构;2011年05期 |
7 |
杨治,关富玲,程媛;杭州黄龙体育中心网球馆张弦屋面设计[J];钢结构;2005年04期 |
8 |
王立新;白正仙;;张弦梁结构弹簧简化分析[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
9 |
颜博;;张弦梁结构的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21期 |
10 |
张勇,田向阳,王元清,石永久;张弦梁结构弹塑性大位移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
11 |
王秀丽;丁南生;柴宏;;大跨度张弦梁结构非线性地震响应及参数分析[J];空间结构;2006年02期 |
12 |
代江红;;张弦梁的结构特点及有关研究[J];中国招标;2010年46期 |
13 |
刘志;;新型的结构体系-双向张弦梁结构[J];四川建材;2006年06期 |
14 |
郭小亮;王正飞;;张弦梁结构的索力测量及误差分析[J];山西建筑;2008年07期 |
15 |
刘强;;浅谈张弦梁预应力施工实施思路[J];四川建筑;2009年03期 |
16 |
黄小平;姚蕴玉;;张弦梁结构预应力张拉的有限元模拟研究[J];江苏建筑;2011年03期 |
17 |
焦瑜,宋剑波,周晓峰,李亚明;某张弦梁屋盖结构的设计与施工[J];空间结构;2005年03期 |
18 |
王群依;张并锐;张赟;;大跨张弦梁结构及施工方法探讨[J];江苏建筑;2006年04期 |
19 |
姜正荣;王仕统;魏德敏;;张弦梁结构预应力损失的分析与补偿方法[J];建筑科学;2007年05期 |
20 |
徐建凯;;预应力张弦梁结构的施工过程控制研究[J];江苏建筑;2010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