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WLAN入侵检测关键技术的研究
【摘要】:随着Internet在全世界的普及与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通过互联网足不出户地分享信息资源。计算机网络已经和人们的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成为大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随着网络使用的不断普及,网络安全技术问题日渐增多,入侵检测作为一种高效的安全防护技术,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入侵检测系统还不够成熟和完善,因此,对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当前背景进行了如下工作:
⑴对WLAN安全现状进行了概括介绍。对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发展前景等进行了分析。
⑵从安全方面入手,对入侵检测的安全性,算法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为入侵检测系统和模式匹配算法的应用、研究进行了铺垫。
⑶对入侵检测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在原有BM算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提出了改进的模式匹配算法,并将本文提出的算法和其他模式匹配算法进行比较和对比。
⑷针对现有入侵检测系统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分析和设计,设计出一种采用多Agent机制的入侵检测系统。
⑸对模拟的入侵检测系统进行仿真。通过对丢包率的检测,对文章提到的入侵检测系统和Snort入侵检测系统进行对比。通过数据得出本文所设计的入侵检测系统具有更小的丢包率的特点。事实证明, Agent机制和改进本文算法,能够更好的提高检测速度,对提升入侵检测系统具有更好的能力。
|
|
|
|
1 |
宋华,戴一奇;入侵检测中一类允许误差的多模式匹配算法[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7期 |
2 |
朱海涛;王立梅;;预测模型在入侵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12期 |
3 |
殷丽华,张冬艳,方滨兴;面向入侵检测的单模式匹配算法性能分析[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年24期 |
4 |
周四伟;蔡勇;;AC-BM算法的改进及其在入侵检测中的应用[J];微计算机应用;2007年01期 |
5 |
高朝勤;陈元琰;黎芸;;入侵检测中一种节约内存的多模式匹配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9年11期 |
6 |
伊静,刘培玉;入侵检测中模式匹配算法的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5年01期 |
7 |
杨向荣,宋擒豹,沈钧毅;基于数据挖掘的智能化入侵检测系统[J];计算机工程;2001年09期 |
8 |
祁建清,闫镔,杨正;IDS研究概述[J];电子对抗技术;2001年04期 |
9 |
李焕洲;网络安全和入侵检测技术[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
10 |
周继军,李祥和;面向用户的网络安全预警系统[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1年01期 |
11 |
董小玲;;金诺网安与天融信结成产品联盟[J];计算机安全;2001年08期 |
12 |
杜滨,杨寿保;基于入侵检测的立体防御系统体系结构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年20期 |
13 |
卢桂艳,郭权,苏飞;基于移动代理的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
14 |
斯海飞,赵国庆;网络入侵检测技术研究[J];火控雷达技术;2002年02期 |
15 |
翁艳彬,周序生;入侵检测系统综述[J];中国包装工业;2002年05期 |
16 |
章夏芬,温涛;基于数据挖掘、智能代理的入侵检测和响应[J];计算机工程;2003年07期 |
17 |
王攀峰,张海,熊家军;基于移动Agent的入侵检测系统[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3年03期 |
18 |
卢峰,张云峰,冯子腾;移动代理技术在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中的应用[J];光电技术应用;2003年05期 |
19 |
彭文灵,张忠明;入侵检测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
20 |
陈伟,彭文灵,杨敏;基于数据挖掘的入侵检测系统中挖掘效率的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