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招远汤东地热田热结构及热水成因研究
【摘要】:招远市汤东地热田位于胶东半岛的中部,多条断裂带在此交汇为该地热田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该区地热资源储量较大,具有十分可观的开发潜力。在该区开展热结构及热水成因研究,将为区内地热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对于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收集整理研究区内地质、水文地质以及地热地质等资料基础上,进行了野外现场调查并进行了地温测量,充分利用区内历史以及本次采集水样的化学分析数据,系统分析了区内地下热水成因,同时,根据区内采集的岩石热物性数据,科学构建了研究区的热结构概念模型,并进一步刻画了区内地热资源成因机制。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依据区内气象数据以及水文地质资料,分析了区内地下热水主要补给来源,合理计算了区内热储温度以及热水循环深度。通过对研究区地下水中氢氧同位素数据的分析表明,该地区的地下热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补给高程为585.1~882.35m,主要来源于研究区北部的罗山区域。根据二氧化硅温标以及硅焓模型计算结果,该地区的热储温度为103.82~131.32℃,热水循环深度为3800m,地下热水的冷水混入比例为61.01%。(2)结合区内地质条件以及钻孔资料,建立了该区热结构概念模型。通过对区内岩石样品热导率和放射性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区内岩石热导率平均值为3.49 W/(m·k);使用元素钾、铀、钍对岩石放射性生热率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生热率平均值为1.15μW/m~3。根据测温数据计算出该地区地温梯度为28.87℃/km,使用该地温梯度对浅层热流值进行计算,确定该区大地热流值为101.47 m W/m~2。通过浅层生热率与地震波之间关系计算出深部生热率数据,利用生热率数据分别对浅层、深层的放射性元素衰变所产生的热能进行计算,再使用“剥层法”对地幔热流进行求解,得出区内地壳热流值(Q_c)约为20.56 m W/m~2,地幔热流值(Q_m)约为80.91m W/m~2,确定该区热结构类型为“冷壳热幔”型。(3)结合前人在该区地热成因机制研究成果,进一步完善了该区地热田概念模型。区内盖层主要为第四系沉积层,厚度一般为3~10m,岩性以黏性土和砂性土为主,热储主要为中生代二长花岗岩为主的裂隙带状热储,区内热储层单井涌水量约为1798.56m~3/d。结合该区地形地质条件,分析认为区内北部山区大气降水通过F_1、F_2断裂下渗至地下深度约3800m处与地热流体进行混合,经过混合后的地下热水通过F_3断裂上涌,并通过断裂带交汇所形成的细小断裂出露地表形成温泉。
|
|
|
|
1 |
徐艳娟;;蓝田汤峪地热田地下热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思考[J];河南科技;2013年06期 |
2 |
王凤艳;;熊岳温泉地热田成因分析[J];东北水利水电;2017年09期 |
3 |
刘声凯;赵凯;彭嵚;;桃源县热市地热田地热流体特征及成因分析[J];地下水;2016年06期 |
4 |
王文梅;徐子东;欧阳正平;王江思;;海南省三亚市崖城地热田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J];工程勘察;2017年10期 |
5 |
薛传东,普传杰,刘星,杨浩,李保珠;昆明地热田岩溶地下热水系统中溶质运移的模拟[J];中国岩溶;2003年04期 |
6 |
罗绍强;徐琳;唐华;肖进;胡林;;西藏日喀则市查孜地热田水化学及同位素特征研究[J];中国地质调查;2020年05期 |
7 |
罗绍强;男达瓦;李欢;成福君;格桑平措;洛松群培;;西藏日喀则市查孜地热田地质构造特征与形成机制[J];四川地质学报;2020年01期 |
8 |
李维静;李明骏;古军;;江西武蛟地热田成因及资源量评价[J];矿产勘查;2019年08期 |
9 |
赵振;于漂罗;陈惠娟;罗银飞;赵东阳;边疆;;青海省西宁地热田成因分析及资源评价[J];中国地质;2015年03期 |
10 |
张晓伦;梁杏;孙敬;;奇村地热田水化学特征及其混合作用模拟[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7年06期 |
11 |
廖志杰,尹正武,贾希义,吕维新;腾冲热海地热田的概念模型[J];高校地质学报;1997年02期 |
12 |
孙红丽;马峰;蔺文静;刘昭;王贵玲;男达瓦;;西藏高温地热田地球化学特征及地热温标应用[J];地质科技情报;2015年03期 |
13 |
黄卫星,尹立河,王晓勇;山西奇村地热田资源评价[J];西北地质;2003年02期 |
14 |
徐世光,陈连竹;昆明低温地热田及其开发利用[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0年03期 |
15 |
赵亚娟;刘立军;张少才;牛树银;夏帅;王敏;王雨豪;;断裂构造对地热田形成的控制作用[J];中国锰业;2016年04期 |
16 |
樊延恩;李杨;刘林杰;卢会婷;;阳原县三马坊地热田地质条件分析[J];西部资源;2016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