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利用水库调度风险分析理论与方法研究
【摘要】:全球气候变化给人类生存及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为应对极端气候导致的洪涝旱灾频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强调,要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和资源节约与管理。因此,如何在不利气候条件下,完善防灾减灾和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实现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重大现实问题。
大型流域上的控制性水库工程,作为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调度风险管理工作的意义尤为值得重视。随着我国大规模水库群的逐渐形成,这也将成为流域综合管理必然的发展趋势。本文针对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需要,选取长江流域上大型控制性水库工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风险分析的主体路线,分别从风险因子识别与量化、风险估计与评价、多目标决策、风险与效益协调优化、协调机制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建立了综合利用水库调度风险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体系。其成果有助于大型流域防灾减灾的决策,有利于提高水资源利用整体效益,促进工程技术、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与可持续发展。全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1)风险因子量化方法及评价指标体系。针对水库调度面临的水文、水力、工程状态、人为管理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分析可能对水库调度效益产生影响的主要风险因素;对可能涉及到的随机性、模糊性因子,径流预报误差,以及径流与洪水的随机模拟,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初步形成了单个风险因子量化方法体系;基于Copula函数能由各变量的边缘分布得到多个变量的联合分布的特点,提出了多风险因子组合量化方法。进一步,在风险因子识别及量化方法的研究基础上建立了概化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为水库调度风险分析的后续工作开展提供了重要基础。
(2)基于改进蒙特卡洛方法的风险估计。以蒙特卡洛和最大熵方法为基础,充分利用蒙特卡洛方法能避开研究对象的复杂内部特性描述以及这些特性对系统行为或效益的解析分析上的困难的特点,结合最大熵方法可利用少量的已知信息分析确定变量最佳分布形式的优点,提出了水库调度风险估计的改进蒙特卡洛方法,对提出方法的收敛性进行了数学证明,并解释了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提高收敛速度的原因,从而避免了蒙特卡洛方法在计算小概率事件时需要大量模拟计算的缺点,实现了对复杂工程体系下众多风险评价指标的快速计算。
(3)水库调度多最小风险问题描述的随机多目标决策模型。针对综合利用水库调度涉及多种不确定性和多个目标,以入库径流的随机性为重点,建立了随机多目标调度决策模型,并将其转化为以拟定目标值为水平值的多最小风险问题,提出了基于频率分级考虑的入库径流模拟和逐步优化算法的寻求随机多目标决策最佳妥协解的序列解法,以方便决策者根据水库调度的不同要求及目标对调度运行过程实施决策优化,为水库调度随机多目标决策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4)基于概率最优化方法的风险与效益协调优化模型。以随机多目标调度决策及改进的蒙特卡洛方法为基础,针对防洪、发电、供水、航运等调度要求及目标,建立了综合利用水库多目标调度风险分析模型,深入研究了多目标调度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确定方法及综合风险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概率最优化方法和风险与效益协调优化模型,在三峡水库综合利用调度风险分析的实际工程应用中验证了方法和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5)溪洛渡与三峡水库联合防洪调度风险分析。首先建立了梯级水库群联合防洪调度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洪水预报中偶然误差的正态量化为基础,提出了在容许标准差范围内对入库洪水过程进行随机模拟的方法,进一步基于对洪水频率进行分级考虑的思想构建了梯级水库群联合防洪调度风险分析模型和基于改进蒙特卡洛方法的求解方法。通过在溪洛渡和三峡水库的联合防洪调度实际项目中的应用,表明该方法与模型合理可行,具有比较宽的适用性,在库群遭遇一定频率典型洪水过程时,不仅能给出预报误差与联合调度风险的关系,而且能根据下游分蓄洪区本身承受能力和决策者偏好估计出洪水预报误差标准差的上下临界值,为调度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6)溪洛渡与三峡水库联合兴利调度风险分析。考虑水库群联合兴利调度涉及到的发电、航运、供水和生态四个方面,分别建立其价值函数,提出了联合兴利调度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联合兴利调度综合风险计算模型。并以溪洛渡和三峡水库联合兴利调度为实际应用,进行了风险评价分析,分别选取了不同偏好的调度方案进行评价分析,得出了各种方案的风险评价结果,为各种偏好的联合调度决策提供了参考。
(7)长江上游控制性水库群防洪与兴利协调机制。在对长江流域洪水特征及其干支流防洪库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于以三峡为中心的长江上游干支流的15座水库,基于水文与库容补偿原理和上游的洪水特性分析,针对大洪水情况提出了长江中下游的防洪调度补偿机制,包括补偿调度的原则、模型及方式,以期在动用最小防洪库容条件下,减少下游洪灾损失和增加水库群联合防洪效益;针对中小型洪水情况建立了防洪与兴利目标的协调机制,包括防洪与后期蓄水的协调及防洪与发电的协调方式,以期增加洪水资源化程度和提高兴利效益。并通过与现有应对洪水的调度方案对比分析,说明了本文思想的可行之处,为长江上游干支流水库群汛期联合调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
|
|
|
1 |
胡振鹏;冯尚友;;综合利用水库运行管理的多目标风险分析[J];水电能源科学;1990年02期 |
2 |
胡振鹏,冯尚友;综合利用水库防洪与兴利矛盾的多目标风险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1989年01期 |
3 |
李响;郭生练;刘攀;万民;刘心愿;;考虑入库洪水不确定性的三峡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域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0年03期 |
4 |
于九如,薛文平;工程项目的风险模拟与分析[J];天津大学学报;1991年S1期 |
5 |
李学贵;袁杰;刘志武;;三峡工程的防洪调度运用与风险分析[J];水电能源科学;2007年05期 |
6 |
王燕生;防洪调度风险分析[J];水力发电;1996年10期 |
7 |
王立彬;毕明亮;许小东;;病险库坝的风险分析与评估[J];灾害与防治工程;2009年01期 |
8 |
刘攀;郭生练;李响;陈炯宏;李雨;;基于风险分析确定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约束域研究[J];水文;2009年04期 |
9 |
董前进;曹广晶;王先甲;戴会超;赵云发;;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风险分析研究进展[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9年03期 |
10 |
何似龙,史海珊,陈金水,史安娜;水电工程建设模糊系统多目标决策的通用方法[J];水力发电;1992年04期 |
11 |
陈卫;温天福;冯平;;水库防洪预报预泄调度的风险分析[J];天津大学学报;2008年09期 |
12 |
邓辉;王克彬;;万家寨水库汛期防洪调度风险分析[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8年05期 |
13 |
王丽萍,薛年华,纪昌明;三峡电站装机容量扩充的经济合理性与风险分析研究[J];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
14 |
彭杨,李义天,张红武;三峡水库汛末蓄水时间与目标决策研究[J];水科学进展;2003年06期 |
15 |
管新建,张文鸽;水库防洪调度风险分析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中国水利;2004年17期 |
16 |
虞和锡,王振民;风险分析在资产评估中的应用[J];设备管理与维修;1995年12期 |
17 |
王好芳,董增川;水利枢纽建设运用BOT的风险分析[J];水利水电快报;2001年06期 |
18 |
杨俊琴;公路工程投标项目风险分析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3年04期 |
19 |
吴贤芳;房地产投资风险分析——概率与数理统计方法[J];建设科技;2004年15期 |
20 |
钱李亮;;我国现行土地供应制度的风险研究[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6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