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添加剂润滑性能及摩擦仿真分析
【摘要】:纳米减摩自修复添加剂以润滑油为载体,参与摩擦接触界面复杂的理化变化,形成较为致密、平整、光滑的摩擦保护膜,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能够有效地改善摩擦副的磨损抗力及表面状态,降低摩擦磨损。本文以纳米自修复减摩添加剂、摩擦改进剂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MoDTC、清净剂高碱值合成磺酸钙T106为添加剂,聚α-烯烃PA04为基础油,采用往复摩擦磨损试验机MFT-R4000考察了纳米减摩自修复添加剂与MoDTC及T106复配体系的摩擦学性能,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X射线能谱仪分析试样磨痕表面形貌和成分组成,研究了添加剂的作用机理,并对摩擦副表面应力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得出主要结论如下:
1.在PA04基础油中添加纳米自修复添加剂能有效提高基础油的摩擦学性能;不同比例的纳米自修复添加剂与T106复配加入基础油后,摩擦系数变化不明显,但抗磨性能提高;纳米添加剂的质量分数为2%时,与MoDTC复配加入基础油后,其复配体系的减摩性能提高,而抗磨性能略有下降;当该纳米粒子添加剂、MoDTC与T106按一定质量分数的比例复配加入基础油后,其摩擦系数大幅度降低,抗磨性能得到明显提高,具有极好的摩擦学性能。
2.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X射线能谱仪(EDS)观察和分析发现,PAO4+0.5%Nano+0.5%MoDTC+5%T106复合油样润滑时,磨痕宽度最小,且表面较为平整光滑、致密;与基础油相比,PAO4+0.5%Nano+0.5%MoDTC+5%T106油样润滑时,摩擦副表面C、O元素含量增加,Fe元素含量降低,同时还检测到了Ca、S元素,表明在摩擦界面形成的摩擦保护膜很好的提高了抗磨和减摩性能。
3.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对球盘接触仿真理想模型进行表面应力分析,模拟分析结果发现接触表面压力分布不均,容易导致磨痕边缘的基材发生破坏。
|
|
|
|
1 |
程哲生;壳牌公司生产基础油的混合型工艺[J];当代石油石化;2001年07期 |
2 |
张峥,翁惠新,张鸣,许惠,俞巧珍;不同加工工艺基础油的结构特征对其性能的影响(Ⅰ)——饱和烃结构对其性能的影响[J];润滑与密封;2002年06期 |
3 |
瞿宾业;董灵;;基础油计量交接系统完善投用验证报告[J];工业计量;2003年S1期 |
4 |
王成功;;基础油应用知识简介[J];石油商技;2005年05期 |
5 |
陈士锋,吴良英,翁惠新,张峥,陆国飞,杨慧青;润滑油基础油的清净分散性能I.基础油的高温清净性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
6 |
夏青虹,武志强;基础油组成对油品清净性的影响研究[J];润滑与密封;2005年02期 |
7 |
陈士锋,王立华,周红英,翁惠新;润滑油基础油的清净分散性能 Ⅱ.基础油的低温分散性能[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
8 |
王清华;脱氮基础油的特点及应用[J];润滑油;2005年02期 |
9 |
邢宪忠;刘斌;崔乃龙;;用盘锦基础油调试农用小型拖拉机油的可行性探讨[J];炼油与化工;2006年02期 |
10 |
王玉章;杨文中;龙军;;从润滑油基础油标准看我国基础油生产现状[J];炼油技术与工程;2006年06期 |
11 |
满瑞林;胡豫;李兵;曹晓燕;徐斌;刘小风;;新型高档铝箔轧制基础油性能的综合评定与试验研究[J];轻合金加工技术;2008年01期 |
12 |
郝明强;侯建锋;;已开发边际效益油田的基础油确定方法研究[J];新疆石油天然气;2008年04期 |
13 |
宋昭峥;刘希;郑爱萍;唐飞;;原油高价运行下我国基础油生产技术的探讨[J];现代化工;2008年12期 |
14 |
王栋;王春晓;孙成杰;于兵;孙翔兰;吴福丽;;国内外加氢异构化基础油性质差异研究[J];润滑油;2008年03期 |
15 |
;基础油聚α-烯烃国产化[J];润滑油;2008年03期 |
16 |
盛祖红;张金芳;;高桥加氢基础油在中高档润滑油中的应用[J];石油商技;2008年01期 |
17 |
庞晓华;;美国基础油价格仍将进一步下跌[J];化工生产与技术;2009年01期 |
18 |
;几种基础油生产工艺及竞争力分析[J];润滑油;2009年02期 |
19 |
李力军;沈江波;王海园;;加氢基础油在光缆填充油膏上的复合应用[J];润滑油;2009年02期 |
20 |
刘长期;李茂生;;金属加工油液用基础油的合理选择[J];润滑与密封;2009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