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变电站接地引下线的接触电阻特性研究

王炎炜  
【摘要】:接地引下线的接触电阻特性研究对于合理选择接地引下线规格、保障接地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标准六角M8型号螺栓和接地引下线为研究对象,搭建测量接触电阻的实验平台,测量了接地引下线在双孔搭接和单孔搭接情况下接触电阻的大小,分析了不同搭接方式和不同紧固力矩对螺栓搭接处接触电阻的影响。采用大电流发生器对接地引下线在双孔搭接和单孔搭接下,通入大电流时的热效应进行研究,分析了不同的搭接方式和不同紧固力矩对螺栓搭接处的最高温度影响。然后使用COMSOL软件建立了接地引下线的电磁-应力两场单向耦合三维计算模型,计算了不同螺栓紧固力矩、表面粗糙度、所选接地材料、金属微硬度下,接地引下线螺栓搭接处接触电阻,并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同时计算分析了接地引下线搭接面上压强分布的特点,采用富士压力纸对螺栓搭接处压强分布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最后基于COMSOL软件建立了接地引下线的电磁-应力-温度多物理场耦合的三维计算模型,通过给接地引下线注入短路电流,研究了其螺栓搭接处温度分布和电流分布情况,计算了不同紧固力矩、粗糙度、短路电流、短路切除时间下螺栓搭接处的最高温度,并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前面的实验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该电磁-应力-温度三场耦合三维计算模型的计算结果的有效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9条
1 李响;张健;张伟;王琳慧;;接地引下线装卸器的研制[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10期
2 刘广元;;建筑物接地引下线金属保护管的安装[J];电世界;1996年03期
3 徐升昊;变电设备接地引下线的选择、施工与维护[J];电力安全技术;2001年06期
4 张国锋;李孟;董曼玲;李景丽;李建鑫;务孔永;;电力工程中金属接地引下线的腐蚀行为研究[J];当代化工;2021年04期
5 魏石磊;杨明瑞;;高压输电线路接地引下线探测技术研究[J];电力勘测设计;2019年10期
6 郁学勤;;谈谈预应力混凝土杆的接地引下线[J];电力建设;1990年12期
7 赵红;;花园电厂高厂变铁芯及其夹件接地引下线电流偏大的分析[J];电力设备管理;2021年07期
8 黄永荣;;变压器接地引下线断裂造成触电死亡事故[J];电世界;1995年06期
9 杨利民;张立成;;750kV超高压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引下线中环流的实测与改进措施[J];变压器;2013年12期
10 ;水泥杆中的钢筋不能兼作接地引下线[J];农村电气化;1999年08期
11 刘新民;;避雷针接地引下线不要套钢管[J];电世界;2010年10期
12 胡全;鄢艺;;输电线路杆塔接地引下线腐蚀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电业;2021年01期
13 饶章权;刘渝根;李谦;杨楚明;郑晓光;何宏明;张英;;基于灵敏度的接地引下线偏移对接地网故障诊断的影响研究[J];南方电网技术;2010年S1期
14 田林;林涛;王杰;谢文风;;汽车安全带紧固力矩衰减研究[J];汽车零部件;2020年07期
15 刘亮;黄莹瑛;陆凯雷;;不同非金属材料紧固力矩值研究[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5年06期
16 杨俊芬;战宇皓;胡锋涛;宋晓磊;吕莉;;基于普通螺栓抗剪性能的紧固力矩限值试验研究[J];钢结构;2018年03期
17 杨成;;螺栓紧固力矩应用浅析[J];化工管理;2017年18期
18 赵正路;闫军芳;;接触网螺栓紧固力矩应用浅析[J];电气化铁道;2014年03期
19 石照亮;;输电线路杆塔接地引下线连接螺栓改良[J];科技资讯;2018年3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饶章权;刘渝根;李谦;杨楚明;郑晓光;何宏明;付客勤;肖磊石;刘小二;;基于灵敏度的接地引下线偏移对接地网故障诊断的影响研究[A];2010电工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杨曌;李保昌;王烨;罗俊尧;陆忠成;沓世我;宁洪龙;;基板表面粗糙度对电阻薄膜微观形貌及电学性能的影响[A];第五届粤港澳真空科技创新发展论坛暨广东省真空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21年
3 付嘉慧;朱红;刘攀;陈剑锋;;不同能量Er:YAG激光对国产及进口氧化锆的影响[A];2020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学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20年
4 刘逸航;滕云达;耿大喜;张德远;;复合材料小孔超声铣磨质量研究[A];第18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摘要)[C];2019年
5 杨一明;范会玉;张昆;申泱;朱瑞灿;吴国光;;工艺参数对电解套料加工叶片表面粗糙度影响研究[A];第18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摘要)[C];2019年
6 孔德俊;陈定积;戴锐;;表面粗糙度对扭力梁疲劳强度影响分析[A];2020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3)[C];2020年
7 王柱;郑子尧;;不同表面粗糙度GaAs的正电子寿命谱研究[A];第九届全国正电子谱学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潘永强;杭凌侠;吴振森;王鹏;;离子轰击对光学表面粗糙度的影响[A];中国真空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9 伏德贵;庞英伯;袁道成;杨维川;;非接触式激光表面粗糙度兼位移测量装置[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1999)[C];1999年
10 康宏;俞伟勇;;提高线路杆塔接地引下线及拉线棒使用寿命的研究[A];浙江省电力学会2014年度优秀论文集[C];2014年
11 张贵彦;袁宏韬;缪同群;;光学表面粗糙度的全积分测量法研究[A];上海市激光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2 李振宗;;铸造表面粗糙度及其测量方法的研讨(摘要)[A];上海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一、二、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6年
13 朱磊;周伟科;滕家旭;;基于回归分析的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A];第九届全国表面工程大会暨第四届全国青年表面工程论坛论文集[C];2012年
14 冯冠文;杜小峰;蔡捷;黄道兵;周文强;;提高超深冲钢板表面粗糙度的工艺分析[A];第十届中国钢铁年会暨第六届宝钢学术年会论文集III[C];2015年
15 戴飞虎;石云峰;;表面粗糙度对特厚板热处理后探伤的影响[A];中国冶金——“创新创意,青年先行”第七届中国金属学会青年学术会论文集[C];2014年
16 刘正飞;刘鹤;;机械件表面粗糙度参数R_α值的在线实时检测[A];第四届全国光电技术与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1年
17 张淑敏;朱京涛;王风丽;张众;沈正祥;王占山;周洪军;霍同林;;极紫外多层膜基底表面粗糙度综合表征技术[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8 朱先飞;文光华;蒲大志;;连铸保护渣固态渣膜表面粗糙度影响因素研究[A];2018年(第二十届)全国炼钢学术会议大会报告及论文摘要集[C];2018年
19 姜羽泽;叶晓明;朱世新;徐继旺;聂富成;;表面粗糙度对沟槽表面减阻效果影响的模拟研究[A];第十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8年
20 常士楠;李延;霍西恒;;飞机结冰表面粗糙度模型建立与分析[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丁树杨;基于往复摩擦的触觉振动信息获取及材料特征识别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2 陈思;基于光学和SAR数据的土壤表面粗糙度反演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9年
3 章磊;冷塑性变形过程中的表面粗糙度演变及控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8年
4 张玲;激光聚变靶丸用GDP膜生长机理与表面粗糙度控制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7年
5 李娜;表面粗糙度对高精度微波电子装备电性能影响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6 李雪;湿度和表面粗糙度影响下细颗粒碰撞平面的动力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2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炎炜;变电站接地引下线的接触电阻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21年
2 马佳星;聚酰亚胺配向膜缺陷的分析及改善[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3 李刚;细长管内表面磁力研磨光整及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建立[D];辽宁科技大学;2019年
4 祝凯;钢板表面粗糙度在线检测系统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
5 李熙;基于宏微观尺度的磁敏橡胶滑动摩擦机理与实验研究[D];重庆邮电大学;2019年
6 郑坤;蓝宝石基片研抛加工试验及表面粗糙度模型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9年
7 边栋梁;利用光学方法检测表面粗糙度和表面缺陷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
8 李文晶;三种抛光套装对氧化锆全锆冠抛光效果的比较[D];中国医科大学;2019年
9 陈丽;基于特征提取和卷积神经网络的铣削表面粗糙度检测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10 何继阳;广义共振机理下分布式表面粗糙度对横流不稳定性的影响[D];天津大学;2017年
11 熊一超;基于表面粗糙度和航行浮态的船体阻力及推进系统能效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8年
12 刘栋;铜光谱发射率特性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8年
13 李亚伟;图像技术辅助非接触式表征织物原始表面粗糙度及三维构建研究[D];东华大学;2018年
14 史云姣;面向零件散斑图像的表面粗糙度测量方法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年
15 蒋光超;表面形貌对PTFE摩擦学行为影响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
16 刘全心;数控机床加工过程结构运行振动特性及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17 徐伟;基于光纤传感器的深孔内表面粗糙度测量方法研究[D];江苏大学;2018年
18 周祥祥;基于间接测量与小波包分析的车削表面粗糙度预测[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19 张培林;表面粗糙度模拟及其对动压型机械密封性能的影响[D];江苏大学;2018年
20 李典;基于SFS的表面粗糙度三维检测[D];沈阳建筑大学;201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