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广域网和多Agent的电网自适应协调保护的研究
【摘要】:
传统的电网保护采用一套固定定值应付各种电网运行方式的策略,且大多采用本地量作为保护动作的判据。当电网运行方式发生剧烈变化时,保护定值难以与电网当前的运行方式相匹配,严重情况下甚至引起保护拒动或误动,造成大面积停电事故。电网的广域保护采用全网的信息来分析系统当前的运行状态,实时整定和调整保护的自适应定值,使保护处于最佳状态中,实现对故障的快速、可靠、精确的切除。本文针对基于广域信息的电力系统自适应协调保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
提出了将图论与人工智能搜索技术相结合的电网拓扑快速分析方法。采用结点邻接矩阵表示站内结点间的连通情况,并构建结点树以表示电网中电气结点的连通情况。当电网发生开关变位事件时,通过修改邻接矩阵可快速跟踪站内拓扑的变化,并采用启发式搜索算法更新原搜索树,实现对发生变化的局部电网拓扑的快速跟踪。
提出了基于分块存储和消息传递的节点阻抗阵并行修改方法。推导了基于阻抗阵的边界等值化简并行计算公式,提出了基于远程存储访问功能的并行算法优化策略,可实现并行计算与处理器间通信的重叠,有效提高了并行计算效率。
提出了快速求取环网方向保护断点集的实用算法。通过对有向图中反馈边集特性的研究,提出一种快速求取反馈边集的方法,并论证了该方法的理论依据。进而采用该方法启发式搜索电网中保护的函数依赖关系集,得到环网保护整定的断点集。当电网拓扑发生变化时,可在原有搜索结果的基础上,快速得到新的保护断点集。
提出了线路后备保护的网络化自适应整定和校验分析方法。通过在相邻线路速断保护的保护范围末端设置故障时,保护测量到的电气量来整定Ⅱ段保护的自适应定值,可提高定值的灵敏性和选择性。当电网运行方式发生变化时,通过搜索保护的函数依赖关系集和影响关系集来界定影响域范围,实现对保护定值的快速校验。
提出了“带允许检查的尽力自适应”电力系统保护的协调控制策略,可保证电网在多数情况下使用自适应定值,并在极端情况下降为传统定值。
开发了基于广域网和多Agent的自适应协调保护的实验室原型系统。采用多Agent理论设计了系统的软件体系结构,通过Agent间的协调合作,可完成保护自适应定值的实时整定任务。系统采用XML搭载KQML通信原语的方法,实现Agent的跨平台通信。通过试验仿真,验证了系统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
|
|
|
1 |
张海梁,袁荣湘;电网继电保护整定计算软件的专家系统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5年08期 |
2 |
盛戈皞;江秀臣;范习辉;曾奕;;基于多Agent的二级电压控制系统的实现及性能分析[J];电网技术;2005年24期 |
3 |
覃丙川,韦化;不确定性参数的处理[J];广西电力;2005年04期 |
4 |
王乡;陈永琳;;微机在母线差动保护整定计算中的应用[J];黑龙江电力;1993年06期 |
5 |
张锋,李银红,段献忠;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整定计算中运行方式的组合问题[J];继电器;2002年07期 |
6 |
段理;石东源;;图形化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系统中的数据管理技术[J];水电能源科学;2006年02期 |
7 |
吕飞鹏,米麟书,姜可薰,孙渝江,伏发祥,张继红,高家志;面向对象的电网零序保护整定计算 CAD 系统的研究[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7年11期 |
8 |
鄢安河;高压电网零序电流整定计算人工智能系统[J];华中电力;1995年04期 |
9 |
曹国臣,张连斌;继电保护整定计算中非全相振荡的分块算法[J];继电器;1996年04期 |
10 |
王大居;三钢定时限过电流保护整定计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冶金;2005年05期 |
11 |
牛艳利;郭艳凤;;继电保护整定计算专家系统的应用[J];电力设备;2008年06期 |
12 |
吕静;魏华;;一种实用型保护定值灵敏度校验系统的实现[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09年02期 |
13 |
张海;;电网继电保护的整定计算技术相关问题研究[J];科技资讯;2009年25期 |
14 |
吕静;陈青;魏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一种新型在线校核方法的研究[J];电力建设;2006年03期 |
15 |
吕静;魏华;;新型保护定值灵敏度校验系统的实现[J];电网技术;2008年S1期 |
16 |
洪行旅;郝文斌;吴端华;杜凌翔;陈晓娟;;基于集中式网络结构的继电保护定值管理系统总体设计[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09年09期 |
17 |
刘高会;刘敏;何立柱;路胜平;吴艳军;赵君;;图形化故障分析整定校验仿真软件的应用[J];农村电气化;2011年02期 |
18 |
曹国臣;零序电流保护整定计算的新算法[J];继电器;1995年01期 |
19 |
陈青,黄德斌,唐毅,江世芳;一种新的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及管理系统——高级编程语言HT[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2年17期 |
20 |
杨雄平;段献忠;石东源;;基于环网电气耦合指标的运行方式组合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年2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