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IT技术的乳腺电阻抗成像的逆问题研究
【摘要】:乳腺癌已成为我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病之一,居女性恶性肿瘤病死率的首位,目前常用的乳腺癌诊断设备(X-ray、Ultrasound、MRI等)具有对早期肿瘤不易区别良恶性、对于致密型乳腺检查准确率不高、检测伴有电磁辐射等缺点,限制了现有乳腺诊断设备作为乳腺癌早期筛查工具的应用。
电阻抗成像(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技术是新一代有效的无损伤功能成像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它通过配置于生物物体表面的电极阵列,施加一个安全电流,然后测量置于边界上电极的电压数据,进而重构并显示出与被测组织和器官生理、病理状态相关电特性信息的分布图像。离体乳腺组织阻抗频谱测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乳腺恶性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的阻抗特性有显著差异。生物体的阻抗信息不仅可以反映了生物组织的结构情况,更重要的是给出组织生理、病理变化的信息,在研究人体生理功能和疾病防治方面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实际意义。近年来国内外对乳腺EIT技术的研究极为活跃,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本文首先对介绍了EIT技术的成像原理以及研究概况。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人体乳腺半球模型,进行了EIT正问题分析,计算了乳腺模型边界电位分布。在此基础上,进行了EIT逆问题的研究。由于在EIT逆问题求解时,存在严重的不适定性,使得重构图像的分辨率较低。针对逆问题求解时的不适定性以及成像分辨率较低的问题,采用基于总变差(Total Variation,TV)正则化的图像重建算法。该算法相对于传统的Tikhonov正则化方法,不仅能够保证逆问题求解的稳定性,还可以提高对介质在不连续分布区域的成像分辨率,边缘成像效果较好。仿真结果表明,TV正则化算法在提高重构图像分辨率方面效果较好,同时也满足实时性的要求。
|
|
|
|
1 |
高诺,朱善安,邹凌;电流密度成像及其在生物电阻抗成像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2004年05期 |
2 |
秦世伦;电阻抗图像重建中Jacobi矩阵的快速算法[J];计算物理;2000年03期 |
3 |
黄嵩;何为;;电阻抗成像中变差正则化算法的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6年06期 |
4 |
侯卫东,莫玉龙;基于遗传算法的电阻抗图像重建[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3年01期 |
5 |
李颖;徐桂芝;饶利芸;何任杰;颜威利;;微分进化算法在头部电阻抗成像中的应用[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5年06期 |
6 |
徐桂芝,刘志红,李有余,颜威利;基于EIT技术的二维头模型电特性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
7 |
秦明新,董秀珍;生物电阻抗脑功能成像研究[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1999年06期 |
8 |
邓娟;王妍;任超世;;EIT图像重建算法的进展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07年06期 |
9 |
黄嵩;张占龙;罗辞勇;何为;;电阻抗静态成像中混合正则化算法抗噪性能的仿真研究[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9年02期 |
10 |
郭凤鸣;用于电阻抗成像的32电极数据采集系统[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1995年05期 |
11 |
何为,徐管鑫,王平;脑水肿与脑出血的动态阻抗测量和阻抗成像基础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4年01期 |
12 |
王化祥;汪婧;胡理;李璐;;基于肺部先验知识的电阻抗成像重构算法[J];天津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
13 |
董秀珍;;生物电阻抗成像研究的现状与挑战[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8年05期 |
14 |
李刚;陈瑞娟;郝丽玲;林凌;;磁场方式电阻抗成像的研究现状与发展[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0年02期 |
15 |
宫莲,黄平,刘茵;一种有效的电阻抗成像的图像重建算法[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1991年03期 |
16 |
季振宇,史学涛,尤富生,董秀珍,付峰,刘锐岗;基于FPGA实现的用于生物电阻抗成像的多频信号源[J];医疗卫生装备;2005年04期 |
17 |
曾利浪
,张伟成;电阻抗成像系统的设计[J];电子技术应用;2004年02期 |
18 |
徐管鑫,何为,杨浩;一种快速电阻抗成像方法及其灵敏度研究[J];计算机仿真;2004年07期 |
19 |
杜岩,程吉宽,柳重堪;用组合变尺度法求解电阻抗成像问题[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1997年02期 |
20 |
朱学明,王化祥,何世钧,南国芳;基于RBF网络和遗传算法的电阻抗图像重建算法[J];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02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