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拉索—阻尼器系统在风荷载作用下的有限元分析
【摘要】:近年来,斜拉桥以其优美的外形、较大的跨越能力、合理的结构形式、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相对经济的造价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现代桥梁工程中发展最快,最具有竞争力的桥型之一。同时随着斜拉桥跨度的大幅度增长,斜拉索的长度也随之增长,其振动的问题也日渐突出。对于大跨度的斜拉桥,斜拉索的振动控制问题已经成为了斜拉桥建设中首先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迄今为止,在实际的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采用被动的减振阻尼器来控制斜拉索的振动。
本文主要对斜拉索-阻尼器系统的减振特性进行了分析,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介绍了斜拉桥的发展情况,斜拉索振动带来的问题与其振动的机理,重点探讨了斜拉索-阻尼器系统理论模型建立与其振动方程的理论。
2.描述了脉动风场的自然特性,基于谐波合成法的计算公式,编制了风场模拟的程序,实现了斜拉索脉动风场的有效模拟,得出了斜拉索的风速时程曲线,在此基础上得到了斜拉索的力的时程曲线。
3.运用ANSYS大型有限元软件对于斜拉索-阻尼器系统以及单(双)索-阻尼器-梁组合系统进行数值模拟,进行了模态分析,分别求出了系统的自振频率;当阻尼器在不同位置时通过对斜拉索-阻尼器系统进行时程分析,对比了附加阻尼器位置对斜拉索减振性能的影响以及斜拉索振动衰减位移情况的影响;当阻尼系数变化时分析了斜拉索-阻尼器振动衰减时的时称分析,比较了阻尼系数对附加阻尼器减振效果的影;并分析了梁对于附加阻尼器减振效果的影响。
通过上述的分析,对阻尼器不同位置和阻尼系数变化时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分析,研究了斜拉索-阻尼器系统减振情况,讨论了影响附加阻尼器对拉索减振效果的因素。
|
|
|
|
1 |
陈水生,野田尚昭,张凌;斜拉桥拉索-阻尼器系统非线性响应分析[J];计算力学学报;2004年03期 |
2 |
伏晓宁;;斜拉桥拉索减振阻尼器对拉索索力测量的影响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8年05期 |
3 |
陈水生,孙炳楠,冯义卿;斜拉桥拉索-阻尼器系统非线性瞬态响应分析[J];应用数学和力学;2004年06期 |
4 |
陈水生,任东红;斜拉桥拉索MR模糊半主动控制研究[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
5 |
王修勇,何旭辉,陈政清;斜拉索-阻尼器系统的动力特性分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
6 |
李文勃,林志兴;抑制斜拉桥拉索风雨激振的气动措施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5年05期 |
7 |
熊健民;余启志;余天庆;;斜拉索粘性阻尼器最佳阻尼系数的研究[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
8 |
李文勃,林志兴,杨立波;超长斜拉索风阻系数及风雨激振的试验研究[J];振动、测试与诊断;2005年02期 |
9 |
李永乐;卢伟;陶齐宇;熊文斌;;斜拉桥拉索风—雨致振动特性风洞试验研究[J];实验流体力学;2007年04期 |
10 |
周强;郭少进;瞿伟廉;;磁流变阻尼器对支座简谐运动下拉索参数振动的智能控制[J];土木工程学报;2007年09期 |
11 |
陈勇,孙炳楠,楼文娟,倪一清,高赞明;斜拉索振动的ER-MR阻尼器半主动神经网络控制[J];振动工程学报;2003年02期 |
12 |
陈政清;;斜拉索风雨振现场观测与振动控制[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04期 |
13 |
周海俊;孙利民;周亚刚;;应用油阻尼器的斜拉索实索减振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8年06期 |
14 |
张治成;谢旭;张鹤;;大跨度斜拉桥钢和碳纤维拉索设计安全系数[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年09期 |
15 |
倪薇;唐妮;;斜拉桥拉索应用中防止PE开裂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公路交通技术;2008年S2期 |
16 |
袁建明;武新军;康宜华;孙燕华;;可重构斜拉索磁性无损检测机器人技术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8年03期 |
17 |
梁柱;李娜;郑春;刘晓东;;基于挠度及索力监测的斜拉索损伤敏感性分析[J];公路;2009年03期 |
18 |
刘沐宇;涂开智;孙向东;袁卫国;;基于疲劳可靠度矮塔斜拉桥拉索容许应力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14期 |
19 |
郑万山;唐光武;郑罡;;大跨度斜拉桥拉索疲劳参数分析中移动荷载的选定[J];公路交通技术;2010年05期 |
20 |
郑莉婵;;湛江海湾大桥斜拉索抗风雨振措施[J];中外公路;2006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