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高速数控加工装备动静态特性监控技术研究

杨泽青  
【摘要】:随着企业信息化程度和高速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客户需求也日益个性化、多样化、精密化,高速数控制造装备不仅配置有实现加工任务所需的刀具,而且须配备检测设备和监控设备,导致制造系统的信息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产品的制造过程也与常规的切削加工过程不同,是集装夹过程、加工过程、检测过程、监控过程等多流程为一体,具有多变性、复杂性、动态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高速数控制造装备和集成制造过程动静态特性监控具有复杂系统的动态、复杂、多变、不确定性以及协同工作等特点,属于复杂性问题,所以需要用复杂系统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研究价值。 本文基于复杂系统理论对高速数控加工装备动静态特性监控方法及应用技术展开研究,取得了如下创新性研究成果与结论: 1、针对产品制造过程复杂、动态、多变、不确定等特点,借鉴诸多学者在制造系统组织结构复杂性、产品工艺规划复杂性、产品设计过程复杂性方面的研究思想和研究成果,提出了制造过程复杂性的概念,目的是找出一种能减少制造过程复杂性的系统科学方法,保证复杂制造装备优质高效地完成加工任务,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2、在对复杂系统理论基本方法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制造过程组态监控存在的监控对象固定不变、监控参数不能根据需要任意调整等局限性,再结合元胞自动机模型解决复杂性问题的优势,提出了元胞组态协同的监控方法。由于其具有复杂系统理论基本方法的动态、演化、协同特点,所以是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研究方法,可解决高速数控制造装备和集成制造过程动静态特性监控问题。 3、给出了规范化的元胞设计方法,即每个元胞设计为一个四元组,表示为C=(元胞态空间,元胞状态集合,影响元胞状态变化的因素集合,作业规则),并研究了元胞内部的组态原理和元胞之间的协同机制,为元胞组态协同监控方法的实现提供理论基础。 4、在理论方法和关键技术研究基础上,将元胞组态协同监控方法应用于高速数控制造装备和集成制造过程动静态特性监控中,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高速数控车削加工工艺系统动静态特性进行分析,明确了动静态特性指标,找出工艺系统的薄弱环节,为确定监测对象提供依据。应用元胞组态协同方法将高速集成制造复杂过程多对象、多空间、多领域监控转换为基于“工序节点处质量控制元胞”一维监控,把高维问题转换为一维问题,大大的降低了制造过程监控的复杂性。且基于组态软件及VC平台,研发了基于元胞组态协同方法的高速数控制造装备和集成制造过程动静态特性监控系统,实现了高速数控制造装备动静态性能指标的监控和高速车削加工质量的监控,为高速车削加工全过程质量动态监控的实现提供依据,便于对产品制造质量特性波动追本溯源,进而挖掘产品质量波动的分布规律和制造过程中的误差传播问题,为动态误差补偿提供依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杨红;杨云龙;;浅析氧化沟工艺发展[J];山西建筑;2006年03期
2 雷玉堂;;人的视觉功能及视觉监控技术的发展[J];中国公共安全(市场版);2007年09期
3 郑巧荪,林贤锦;皮带石门过破碎断层支护的研究[J];中州煤炭;1995年02期
4 ;全过程实时闭环监控技术在压铸生产中的应用[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1998年S1期
5 黎宇涛;程潮铁矿井下防洪防汛监控技术[J];金属矿山;2002年12期
6 温良英,白晨光,欧阳奇,陈登福,董凌燕,邱贵宝;高炉风口回旋区工作状态监控技术的研究现状[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8期
7 姚军义;石念光;吴秀方;;崖头煤矿井下供电系统监控技术应用研究[J];山东煤炭科技;2006年06期
8 吕金刚;杨建全;文代明;张仕平;黎明;;智能视频监控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安防科技;2006年12期
9 曹登攀;卢道华;;数控加工中的图像监控技术[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7年12期
10 范晓琦;;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及应用[J];聚酯工业;2008年02期
11 刘兆妍;魏丽;;水煤浆制备过程监控技术[J];煤炭工程;2009年01期
12 ;性诱剂监控技术开启绿色植保新途径[J];今日农药;2009年10期
13 艾稊;;探秘:智能监控技术全面实现安防自动化[J];安防科技;2010年11期
14 王泽征;李艳涛;田妮娅;;油田自动化系统中油井监控技术的应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年06期
15 王茂才;;腐蚀监控技术[J];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1989年04期
16 戴建良;动力能源调度监控技术在冶金企业的应用[J];冶金能源;1996年02期
17 黄晓萍 ,王斌 ,吕建友 ,邵勇 ,白兴炳 ,乔立言;数字视频监控技术在核事故应急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01年00期
18 胡艳艳;费树岷;韦皆顶;;高速加工切削热产生机理及监控技术研究综述[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7年19期
19 易明;;音频监控领域业已成为安防行业的新增亮点[J];安防科技;2010年11期
20 吴炳尧;冲天炉监控技术发展中的若干问题[J];现代铸铁;198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军;崔勇;;机电元件机加新工艺的研究[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三届电子元件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刘建;宋嗣海;王益群;佟海侠;;电液伺服阀静动态特性及其远程测控系统研究[A];第四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林波涛;杨仁忠;韦宏卫;石璐;;遥感卫星数据接收站异地监控技术研究[A];第二十三届全国空间探测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4 文哲;徐兵;;基于AMESim恒功率泵的动静态特性仿真分析[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第六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刘濛;隋虎林;王军;吴成东;;智能视频监控技术研究[A];Proceedings of 2010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C];2010年
6 朱子新;陈栋;张晶;;大颗粒金属磨粒监控技术[A];2006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三)[C];2006年
7 马利;陈美;李国乐;;泛在物联的智能化网络监控技术研究[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8 张志伟;王贵桥;刘光军;;液压伺服疲劳试验机的H_∞混合灵敏度控制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9 罗正时;毕强;;煤矿安全监控技术及网络简介[A];第八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尹刚;;大型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选型原则[A];2009全国大型泵站更新改造研讨暨新技术、新产品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泽青;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高速数控加工装备动静态特性监控技术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0年
2 战兴群;静液驱动二次调节技术控制特性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1999年
3 吴明先;高速公路隧道集成化智能化监控技术与系统开发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4 徐光辉;路基系统形成过程动态监控技术[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5 韩进;矿井水害监控及决策支持技术研究[D];上海大学;2008年
6 罗建武;开关磁阻轮毂电机驱动系统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张军;制造过程智能化检测监控技术与系统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8 钟志;基于异常行为辨识的智能监控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9 刘振娟;基于Petri网的工业过程状态监控方法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8年
10 方娟;基于移动代理的网格资源监控技术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爱玲;高速电主轴动静态特性的有限元分析[D];广东工业大学;2004年
2 金树军;CAN总线结构瓦斯抽放监控技术的设计与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9年
3 赵钢;蔬菜棕榈蓟马灾变规律及监控技术研究[D];扬州大学;2003年
4 帅家龙;IPTV服务质量监控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5 张瑞;天津移动网络主动监控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6 景军清;轮式装载机动态信号负荷传感全液压转向系统特性分析与试验[D];吉林大学;2005年
7 代昌浩;基于高速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的主轴刚度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6年
8 林辉;木工机械用高速电主轴设计与性能分析[D];广东工业大学;2008年
9 孙巍;高速电主轴系统设计与动静态性能分析[D];沈阳工业大学;2007年
10 金明刚;高速电主轴设计与动静态特性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胡英 本报实习记者 田梦;2006内容监控技术破冰[N];计算机世界;2006年
2 王洪武;让你远程做监控[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3 胡英;“平安城市”造就的新金矿[N];计算机世界;2007年
4 记者 李兵通讯员 张明波 刘亚静;华北油田井站自动化监控技术身手不凡[N];中国石油报;2007年
5 洪松鑫 叶菁 胡泽纯;我国口岸出入境人员体温监控技术获突破[N];中国国门时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李超;IP监控风暴袭来[N];中国计算机报;2008年
7 ;联想服务器系统监控技术的典型应用[N];计算机世界;2002年
8 胡英;安防监控一年1000亿元[N];计算机世界;2006年
9 王玲;智能视频监控:让人们的生活更安全[N];经济日报;2007年
10 陈红喜;电子标签:比电子眼更先进的监控技术[N];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