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DOM结构的高分子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在吸附分离中的应用
【摘要】:当前,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已经成为了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广泛地影响着社会活动和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许多技术被用于水净化可持续发展,其中吸附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除污方式而被广泛采用和研究。三维有序大孔(threedimensionally ordered macroporous,3DOM)材料具有相互连通的大孔、超薄孔壁结构以及均一的孔径,因此该类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吸附、光学传感器,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等领域。3DOM功能高分子吸附材料同时具备功能高分子和3DOM结构的双重优势。一方面,功能高分子材料具备易于分子设计、高韧性低密度以及易于功能化的特征;另一方面,3DOM结构有利于强化传质,同时超薄孔壁有利于提高功能基团的利用率。因此设计3DOM高分子吸附剂并应用于水体污染物的移除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3DOM尽管具有互联大孔以及纳米尺寸的孔壁结构,但其比表面积通常很低。因此,在3DOM材料的孔壁骨架上引入介孔,从而形成分级孔结构可实现在3DOM结构的基础上达到高比表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其吸附性能。此外,孔壁的介孔结构可以提供更多的有效吸附空间。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以水溶性微球聚丙烯酰胺(PAM)作为胶体晶模板(CCTs),构筑了具有3DOM结构的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CLPGMA)基体,水溶性胶体晶模板的使用避免了使用其他模板产生的不利影响。进而通过葡甲胺(NMGD)改性3DOM CLPGMA获得了具有多羟基结构的超亲水吸附剂,并应用于海水脱硼。在加料量为1 g/L时,海水脱硼的效率高达95%以上,可以在240 min后达到吸附平衡。此外,材料的在10次的再生循环后能够保持85%的移除效率以及完整的3DOM结构;(2)采用SiO_2作为CCTs制备了3DOM交联聚苯乙烯(3DOM CLPS),通过氯甲基化在基体材料上引入氯甲基基团。进而通过付克烷基化反应在孔壁引入微、介孔结构。在付克烷基化反应的过程中加入对乙酰氨基酚作为改性剂,在形成微、介孔结构的同时引入极性的基团。探究了反应时间对材料比表面积的影响以及材料吸附苯酚的性能。材料吸附量随比表面积的提高而增大,Langmuir模型最大吸附量为170.2 mg/g;(3)利用CCTs并结合致孔剂(有机溶剂或低聚物)作为双模板制备分级孔树脂并应用于水体中苯酚的移除。CCTs用于构筑相互连通的3DOM结构,有机溶剂以及低聚物用于构筑微、介孔结构。通过双模板的方法制备了具有有序大孔-介孔相结合的分级孔吸附树脂。探讨了相应致孔剂含量、比例以及类型对于材料孔结构的影响以及吸附性能。
|
|
|
|
1 |
曹爱丽,王强,黄积涛,张嘉琪,孙继友,王苹,王迎;二氧化硫高分子吸附剂的研制[J];农业环境保护;1999年02期 |
2 |
川端成林
,刘双进;高分子吸附剂净化废水[J];环境科学丛刊;1983年02期 |
3 |
宇振东;栾兆坤;;高分子吸附剂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环境污染治理译文集;1981年02期 |
4 |
胡守军;白酒净化器废基料的再利用[J];酿酒科技;1995年01期 |
5 |
唐红霞,吕爱敏,贾爱娟,张秀玲;高分子吸附剂的应用及其发展[J];河北化工;2004年06期 |
6 |
曲荣君,王春华,唐清华,刘庆俭;天然高分子吸附剂研究[J];水处理技术;1996年03期 |
7 |
朱伯儒,史作清,何炳林;天然高分子吸附剂研究进展[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6年03期 |
8 |
张秀玲,冯喜京,孔淑芳,贾晓鸣,孙晓然;高分子吸附剂净化汽轮机油中微量水分的研究[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
9 |
许景文;;大孔型高分子吸附剂对水中有机物质的去除[J];沈阳化工;1982年01期 |
10 |
宿延涛;任宇;王凤菊;陈树森;;海藻酸盐基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铀吸附性能研究[J];铀矿冶;2014年01期 |
11 |
张树江,李彦锋,周林成,李贤真,叶正芳,马贺民;医用吸附剂研究进展[J];甘肃科学学报;2002年01期 |
12 |
李青山;龙风山;郎佩珍;;水中痕量苯胺类污染物的气相色谱分析(GDX—502富集、GC—FID 测定)[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03期 |
13 |
刘辉;化学改性壳聚糖作为重金属离子吸附剂在水处理中的应用[J];山西能源与节能;2004年02期 |
14 |
陈天红,张杨,刘晓航,史作清,孙君坦,何炳林;高分子吸附剂对甜叶菊中各糖甙吸附选择性的研究[J];中国科学(B辑);1998年05期 |
15 |
曲荣君,刘庆俭;天然高分子吸附剂研究Ⅲ.改性壳聚糖的制备及其特性[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6年02期 |
16 |
何炳林,马建标;血液净化高分子吸附材料[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7年07期 |
17 |
张利平;天然吸附剂——壳聚糖的最新研究[J];阴山学刊;2001年05期 |
18 |
王强,曹爱丽,张嘉琪,王苹,孙继友,张玉勤,王迎;新型二氧化硫吸附剂的研制[J];环境科学与技术;1999年01期 |
19 |
印春安;;关于提高水泥比表面积检测准确性的技巧分析[J];门窗;2019年14期 |
20 |
朱新阳;陈连;;水泥比表面积试验检测结果偏差的因素研究[J];四川水泥;2019年1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