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检测与可视化技术的研究
【摘要】:
超声波检测,作为无损检测的一种常用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各个部门。科学计算可视化技术是计算机图形学的一个新的应用领域,是计算机图形学、图像信息处理、计算机视觉、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几何以及用户接口等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本文将超声波应力检测与可视化技术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为构件受力状态的计算机自动估计奠定基础。
很多关键设备的结构件在制造、装配以及使用中会产生应力,其可靠性和寿命与构件上的应力有很大关系。由于应力的来源、分布十分复杂,目前在多数情况下,人们还不能控制应力,更谈不上有效的利用它。测量材料或构件的应力分布不仅为材料的评价提供依据,而且还可预报构件的疲劳情况,检查热处理及表面强度处理工艺效果,控制构件切削加工工艺,检查消除应力的工艺效果。检测构件应力已成为工程界极为重视的课题。
本文针对工程实际中对构件应力检测的需求,结合国内外超声检测技术和科学计算可视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利用超声表面波声弹性方法检测典型构件表面的应力分布状况,并借助计算机可视化技术把应力场分布状况表示出来,将抽象的数据场转换为形象、具体的图形,便于理解、分析和评价。
本论文为今后超声波应力检测的深入研究、为数据场的可视化以及对构件的寿命预估和破坏失效分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
|
|
|
1 |
;复杂复合材料部件的快速超声检测[J];航空制造技术;2001年04期 |
2 |
孙元德,王军;铁道车辆用制动盘早期失效原因分析及超声检测[J];物理测试;2002年04期 |
3 |
李冠成,王秉坤,范喆,王莉;多界面无损超声检测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J];自然杂志;2003年04期 |
4 |
杜功儒,邱宝梅,马宏伟;超声无损检测机械手的设计与实现[J];西安科技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
5 |
吴瑞明,周晓军;多试件超声检测及缺陷识别技术[J];中国机械工程;2005年11期 |
6 |
林树青;曹东旭;;压力管道自动超声成像检测技术[J];无损检测;2005年11期 |
7 |
杨思乾;杨扬;曹慧丽;马铁军;;复合材料蜂窝夹芯构件胶接质量的超声检测[J];航空精密制造技术;2006年04期 |
8 |
杜晶晶;李晓延;史耀武;;超声检测涂层厚度中小波变换模极大值法的研究[J];无损检测;2008年02期 |
9 |
郑慧峰;周晓军;张杨;;基于最优时间的超声检测轨迹规划[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0年01期 |
10 |
许孙曲;磁流体超声检测的原理和应用[J];声学技术;1994年02期 |
11 |
黄盛华;超声检测摩擦焊接气门杆部出现异常情况的研究[J];汽车科技;1996年05期 |
12 |
孙运强;张宁;候兴松;;板波对粘接检测的灵敏度的改善[J];测试技术学报;1996年02期 |
13 |
周明,陶纪明;在役石油管道超声检测[J];测试技术学报;1998年03期 |
14 |
王艳颖,周晓军,程耀东;自由曲面超声检测机器人运动学分析[J];机电工程;2001年05期 |
15 |
韩建刚,赵伟封,郑南翔;灌注桩的超声检测研究[J];铁道建筑;2002年10期 |
16 |
赵静;机械零件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发展趋势[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05年09期 |
17 |
李衍;;超声换能器特性回望[J];无损探伤;2006年02期 |
18 |
祝建礼;徐志农;杨辰龙;竺科仪;;基于PMAC卡的超声检测运动控制系统[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6年06期 |
19 |
钟志民;毕炳荣;;压水堆承压容器厚大锻件超声检测标准的比较[J];无损检测;2007年04期 |
20 |
虞付进;赵燕伟;虞先晓;;超声应力检测中应力常数的标定试验研究[J];机械设计与研究;2007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