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研究及软件开发

李海斌  
【摘要】:动力总成是汽车的一个重要总成,它包括发动机、离合器和变速器。在引起汽车振动的诸因素中,发动机工作过程中产生的不平衡力和力矩是相当重要的原因,这些不平衡力和力矩通过动力总成的悬置传递到车架或车身上,进而引起整车振动,降低了汽车的乘坐舒适性。适当选取悬置系统的支承参数可提高其隔振性能,进而改善整车的乘坐舒适性。 本文将动力总成视为六自由度刚体,在分析橡胶悬置动力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力学及数学模型,对该系统的质心位置、转动惯量、悬置刚度等基本参数进行了测量,并利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编写了VEHMA软件,即Vehicle MountingSystem Analysis。该软件包含有三大功能模块:系统隔振性能分析模块、支承参数灵敏度分析模块和主惯性轴分析模块。另外该软件还有方便快捷的用户使用手册。为了验证所编制程序的可靠性,对GW2.4S动力总成进行了模态试验。 通过分析GW2.4S动力总成的悬置系统,发现该系统的振动问题主要是由于振动模态的欠解耦所引起的。通过软件分析和考虑工程实际,提出了改变悬置安装角度和修改悬置刚度来提高隔振效率的办法。利用VEHMA软件中的灵敏度分析模块和主惯性轴分析模块,得到了灵敏度分析曲线和最佳安装角度。经过优化调整,使得调整后的悬置系统隔振性能提高。 VEHMA软件使对悬置系统的隔振性能分析和支承参数优化设计工作变得简单,能有效缩短产品试制周期,在工程实际中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征;纪金亮;杨河洲;朱成辉;;基于能量解耦的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参数设计[J];汽车科技;2011年04期
2 卢汉奎;李勤;陈树勋;;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基于ANSYS的参数化优化设计[J];装备制造技术;2011年07期
3 王亚楠;吕振华;;商用车多刚体动力装置-悬置系统振动模态特性与系统匹配分析[J];中国机械工程;2011年18期
4 周舟;周建文;姚凌云;林鑫;;整车NVH性能开发中的CAE技术综述[J];汽车工程学报;2011年04期
5 陈欠根;冯利花;过新华;胡剑平;;挖掘机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建模仿真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8期
6 黄遵国;王彦;;汽车振动噪声(NVH)控制——汽车工业面临的新问题[J];新技术新工艺;2011年07期
7 陈世嵬;蹇开林;李锐;陈伟民;廖昌荣;;车辆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参数识别[J];机械工程学报;2011年16期
8 胡玉梅;胡冽;王述建;韩鲁强;;考虑车身柔性的发动机悬置参数分析与优化[J];汽车工程;2011年06期
9 周峻;田红周;陈先成;;某型叉车悬置支架的刚度分析[J];机械工程师;2011年08期
10 刘军;张涛;祝正宇;王素梅;王云;;基于MEMS加速度传感器的操纵台振动试验研究[J];铁道机车车辆;2011年04期
11 罗刚;蒋志刚;高荣;;汽车发动机系统设计中的环境保护[J];汽车零部件;2010年03期
12 吴丽丽;崔新涛;;发动机前安装支架强度分析与改进设计[J];汽车工程师;2011年06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征;纪金亮;杨河洲;;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隔振性能优化设计[A];第八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1年
2 程小虎;张代胜;;基于遗传算法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A];第二十一届全国振动与噪声高技术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闫宏伟;潘宏侠;;基于某动力传动体的减振技术研究[A];PCC2009—第20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甘剑飞;徐有忠;杨晋;田德旺;吴沈荣;;基于MSC.Nastran的汽车动力总成悬置支架模态分析[A];第五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高东;于随然;李朝旭;;机载真空管类器件一支架系统隔振分析[A];2005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周垚;翁建生;;RQ11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设计[A];2006年APC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黄启涌;;某轿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隔振性能仿真研究[A];豪爵摩托奖广东省汽车行业第五期学术活动论文汇编[C];2008年
8 杨河洲;顿栋梁;王桂群;;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设计与分析[A];第五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彭旭阳;张志飞;王园;赵伟;;基于ADAMS的摩托车发动机悬置设计[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赵登峰;;客车动力总成悬置匹配研究[A];2005年中国客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时培成;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隔振分析与优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2 章新杰;磁流变挤压悬置动态特性研究及其在汽车中的仿真应用[D];吉林大学;2011年
3 王楷焱;商用车驾驶室悬置系统隔振特性与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付江华;轻型客车关键橡胶隔振件性能匹配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陈达亮;发动机整车匹配中的振动噪声识别与控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6 闵海涛;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动特性仿真与主动控制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7 姜波;电流变液半主动发动机悬置隔振性能与控制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张云侠;液阻悬置动态特性仿真与试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9 梁天也;主动控制式发动机悬置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吴碧磊;重型汽车动力学性能仿真研究与优化设计[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海斌;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研究及软件开发[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2 王伟;客车传动系振动控制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3 张志伟;商用车驾驶室悬置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与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申可生;商用车驾驶室空气悬置系统仿真分析与优化匹配[D];吉林大学;2011年
5 刘相卫;基于试验设计的动力总成悬置优化设计[D];吉林大学;2011年
6 兰洋;基于刚柔多体动力学的车辆悬置系统隔振仿真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7 张伟;商用车驾驶室悬置系统动力学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8 赵堑;纯电动汽车动力悬置系统仿真与优化设计[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9 陈树勇;轿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隔振性能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10 常尊辉;微型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设计[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芳;德尔福推出新型磁流变液动力总成悬置系统[N];中国工业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吴长锋;此时“无声”胜“有声”[N];科技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