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超精密加工车床及其微进给机构的研究

李大民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高新技术的需要,精密及超精密加工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几十年来,超精密加工已成为工业生产中最关键的、效果最显著的技术之一。本文密切结合河北省博士基金项目课题进行研究,以超精密加工车床的开发为目标,以压电材料学、弹性铰链理论、虚拟样机技术为基础,对超精密车床的结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超精密车床的设计,通过三维建模,对其进行了运动学仿真;本论文完成了以下内容: ◆设计了一台小型化的基于空气静压电主轴、空气静压导轨、研磨丝杠和压电陶瓷微进给平台的超精密加工车床。 ◆设计了一种以压电陶瓷作动器为动力源,弹性铰链为弹性变形元件的新型微进给刀架;在弹性铰链分析基础上,设计了整体式微进给用铰链机构,对弹性铰链和平行铰链运动副进行了建模,并进行了刚度分析。 ◆基于开环控制的测试系统,进行了微进给平台的性能分析,包括位移-电压曲线性能,蠕变特性,稳定性,重复性精度等,得到了实验数据,最后得到微进给平台的综合性能指标。 ◆基于虚拟样机仿真技术和Pro/ENGINEER中的Mechanism模块,建立了数控车床的仿真模型,并利用其进行了运动仿真,获得了刀架上一点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与时间的曲线,并得到了各点运动的包络曲线,通过分析,设计的机床能够满足要求。 通过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微进给系统进给分辨率为0.01μm;开环控制时,重复定位精度为0.08μm;车床可以达到纳米级进给精度;最后对全文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进展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建议和设想。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海涛;高亮;张艳蕊;毕海霞;;基于压电陶瓷的微进给平台的实验研究[J];机床与液压;2010年07期
2 马淑梅,陈彬;单片机在超精密加工技术中的应用[J];机电工程;2000年02期
3 朱振华,李蓓智,杨建国;压电驱动超精密加工微定位工作台的设计与研究[J];精密制造与自动化;2005年04期
4 朱振华,李蓓智,杨建国;压电驱动超精密加工微定位工作台的设计与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5年09期
5 王加春;李金良;;静压气浮溜板的振动主动控制系统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6年08期
6 马淑梅;超精密加工机床的微位移驱动器[J];机械工程师;2000年04期
7 王加春,董申;基于压电陶瓷的空气作动器特性研究及应用仿真分析[J];航空精密制造技术;2004年06期
8 孙广山;;纳米加工技术及其现状[J];辽宁工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9 杨元华;陈时锦;孙涛;赵清亮;程凯;;微结构表面金刚石车削加工过程中快速伺服刀架的控制[J];航空学报;2008年01期
10 李兴福;;超精密加工工艺及设备[J];精密制造与自动化;1984年02期
11 徐性初;超精密加工的高效率低价格化研究[J];制造技术与机床;1991年08期
12 周明华;超精密加工用刀具[J];工具技术;1991年10期
13 彭书志;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概况[J];光机电信息;1998年08期
14 李学之;;《陶瓷制超精密加工机》[J];机械设计与制造;1988年05期
15 刘奎,李艺,LI X P,RAHMAN M;用立方氮化硼刀具对硬质合金材料进行延性超精密加工(英文)[J];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2004年03期
16 吴诚;;超精密切削磨削和蚀除加工[J];现代制造工程;1985年06期
17 吴敏镜!北京142信箱414分箱,100854;超精密加工向毫微米级精度发展[J];机械工艺师;1997年01期
18 李书环;;车削用微进给刀架设计[J];工程设计学报;2006年06期
19 甘雪松;赵万生;来新民;林忠钦;;新型蠕动式微细电火花加工装置的设计开发[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7年03期
20 王晨钟;吴明根;;航空辅机精密及超精密加工学术交流会侧记[J];航空制造技术;1984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晓光;詹涵菁;赵万生;栗岩;狄士春;董新伟;;横轴布局微小型电火花加工机床[A];第八届全国电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2 郝俊杰;王晓慧;桂治轮;李龙土;;MnO_2对钛酸铋钠压电陶瓷性能的影响[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3 李茂順;陳炳輝;吳朗;郭興家;吳金昆;;以溶胶凝胶法制备压电陶瓷[A];第二届全国压电和声波理论及器件技术研讨会摘要集[C];2006年
4 吴南春;施尔畏;郑燕青;李文军;;介质对水热制备PbNb_2O_6晶粒形貌的影响[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林书玉;许龙;;一种新型的cymbal换能器的研究[A];中国声学学会功率超声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李宝库;;超声波电动机压电陶瓷粘接技术的提升[A];第十六届中国小电机技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刘海峰;田莳;李小兵;;PZN-PZT压电陶瓷常温和低温电疲劳比较[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潘在友;刘惠兰;冯丽爽;邢济武;;基于光杠杆原理测量压电陶瓷压电特性的方法[A];高精度几何量光电测量与校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李龙土;董蜀湘;;超声马达[A];第二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10 李宁;胡俊辉;黄卫清;朱春玲;赵淳生;;压电除冰系统中压电元件尺寸对界面剪切应力的影响[A];Proceedings of the 2010 Symposium on Piezoelectricity,Acoustic Waves and Device Applications[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景秀并;超精密加工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王希花;基于压电陶瓷迟滞非线性建模及控制系统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朱炜;压电陶瓷叠堆执行器及其系统的迟滞现象模拟、线性化及控制方法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4 晁小练;低温烧结PZT基压电陶瓷材料的研究及器件开发[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奔牛;传感和致动装置/结构中的多物理量耦合问题[D];重庆大学;2003年
6 刘琳;声频干扰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5年
7 曹中清;无单元法及其面向对象程序实施[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8 易幼平;双向驱动纵扭复合型超声马达理论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9 郑子文;超精密机床伺服控制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1年
10 韩雪松;超精密切削技术的多尺度数值模拟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大民;超精密加工车床及其微进给机构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2 唐韵;基于压电陶瓷逆压电效应原理的3MN叠加式力标准机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3 郑惠清;压电陶瓷在超声波电机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治刚;钛酸钡模板织构化压电陶瓷的组织与性能[D];西安工业大学;2010年
5 陈培洪;新型非共振式压电直线电机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6 张东;压电变压器用陶瓷材料低温烧结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朱枝勇;以PZT为基的介电常数6500压电陶瓷瓷料研发[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8 常鹏;低温烧结铌镁锑锰锆钛酸铅(PMMNS)压电陶瓷及性能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9 梁丽娉;压电陶瓷传感器力学模型理论与试验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10 李福良;基于PA85的新型压电陶瓷驱动电源[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晓鑫;压电陶瓷——信息时代的新型材料[N];中国建材报;2004年
2 武长运;信息时代的多面手——压电陶瓷[N];山东科技报;2002年
3 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电子陶瓷及器件分会;电子陶瓷:产品门类齐全应用领域拓宽[N];中国电子报;2008年
4 李文 清晨;信息时代的多面手压电陶瓷[N];北京科技报;2002年
5 江苏 旋建明;用于压电陶瓷超声波传感器测试的信号源[N];电子报;2002年
6 袁巨龙(作者系浙江工业大学超精密加工研究中心主任);超精密加工技术正向高精度、高效率发展[N];机电商报;2007年
7 河北 张爱民;无源压电陶瓷、发光二极管试电笔[N];电子报;2009年
8 科技;刹车噪声能消除[N];中国环境报;2003年
9 李烁;超精密加工技术及其在先进光学中的应用[N];科技日报;2007年
10 陶陶;“修炼”5分钟粉末变成瓷 [N];中国建材报;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