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基合金马氏体相变晶体学研究
【摘要】:
本文提出了马氏体的惯习面是由一个法矢方向不变平面确定或由几个法矢方向不变平面构成的物理模型,按照这个模型提出了计算马氏体相变晶体学的理论方法。
对经典K-S模型和西山模型进行了严格的数学推导,定量给出了应变矩阵与晶格常数间的关系。按照本文提出的马氏体的惯习面由法矢方向不变平面决定的物理模型,解释了人们一直认为的经典的K-S和西山马氏体相变转变机制所不能解释的惯习面和表面浮突等问题。并对K-S转变机制的24种变体和西山转变机制的12种变体进行了详细的计算研究。
对传统的马氏体相变的Bowles-Mackenzie表象理论( BM理论)和Wechsler-Lieberman-Resd表象理论(WLR理论)的推导过程进行了改进。本文采用了与原始理论不同的数学处理方法,使计算过程简化直观。并对Fe-31Ni合金的马氏体相变晶体学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传统理论计算的结果完全一致。
本文中提出的关于相变机制的小转动物理模型,结合西山相变机制和K-S转变机制的计算结果比较,很好地解释了Fe-31Ni合金的相变过程。
以经典的K-S和西山相变转变机制矩阵替代Bain应变矩阵并结合表象理论对Fe-8Cr-1C和Fe-20Ni-5Mn合金的相变机制进行了计算。对于Fe-8Cr-1C的计算结合了表象理论的均匀膨胀模型,引入滑移矢量后,完成了(225)马氏体相变的晶体学特征参数的计算。
对Fe-20Ni-5Mn这种合金的相变结合表象理论的均匀膨胀模型和山相变转变机制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相当的准确。
结合马氏体相变的最小范性功原理和固体和分子电子论,从电子结构方面对马氏体相变晶体学进行了研究。
|
|
|
|
1 |
刘煜;对马氏体转变的晶体学探析[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
2 |
顾新福;张文征;;马氏体相变晶体学的简易矢量分析方法[J];金属学报;2011年02期 |
3 |
王世道,王顺花;马氏体相变晶体学试验研究[J];自然科学进展;1997年03期 |
4 |
邱冬;张文征;;沉淀相变晶体学模型的研究进展[J];金属学报;2006年04期 |
5 |
朱祖昌;;马氏体转变(八)[J];热处理技术与装备;2012年06期 |
6 |
陶正兴;;第十二讲 马氏体相变(二) 马氏体相变晶体学及其他[J];上海钢研;1983年04期 |
7 |
朱祖昌;李响妹;许雯;;马氏体相变晶体学概述(一)[J];热处理;2013年01期 |
8 |
朱祖昌;李响妹;许雯;;马氏体相变晶体学概述(续一)[J];热处理;2013年02期 |
9 |
谷南驹,宋晓燕,殷福星,彭会芬,王瑞祥;马氏体相变晶体学和形态学研究的进展[J];自然科学进展;1996年06期 |
10 |
张建新,殷福星,王瑞祥,谷南驹;马氏体相变晶体学中孪晶区域相对转动矩阵计算方法的改进[J];河北工学院学报;1994年04期 |
11 |
罗承萍,肖晓玲,刘江文,吴东晓;不变线应变原理及其在相变晶体学研究中的应用[J];自然科学进展;2000年03期 |
12 |
谷南驹,林晓娉,董桂霞,王宝奇,马晓莉;马氏体相变晶体学研究的最近进展[J];自然科学进展;2003年12期 |
13 |
石章智;张文征;;用相变晶体学指导Mg-Sn-Mn合金优化设计[J];金属学报;2011年01期 |
14 |
朱祖昌;许雯;王洪;;马氏体相变晶体学概述(续二)[J];热处理;2013年03期 |
15 |
林晓娉,张勇,谷南驹,马晓丽;利用MATLAB5.3对马氏体相变表象晶体学B-M理论的计算[J];金属热处理学报;2001年03期 |
16 |
王超群,董梁,曾传翠,徐林;Cu-27Zn-4AlSMA马氏体相变晶体学及其存在织构的应用[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1995年03期 |
17 |
罗承萍,肖晓玲,吴东晓;一种精确测定惯习面(界面)位向的TEM方法——双Edge-on迹线分析法[J];自然科学进展;1997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