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Al_2O_3/Ni-P复合镀层的研究
【摘要】:
随着航空、机械、冶金、海洋等工业的发展,现有的单一镀层材料己难以满足某些特殊性能的要求。近年来,人们研究发现具有优异特性的纳米微粒材料加入镀液中得到的复合镀层具有比单纯金属镀层更优异的性能,因此纳米复合镀成为现代工业制取复合材料的一种先进方法。
本研究采用电化学镀的方法对低碳钢表面进行纳米复合镀。在试验过程中,对纯Ni镀层、纳米Al_2O_3/Ni复合镀层、Ni-P镀层及纳米Al_2O_3/Ni-P复合镀层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选择,得出四种镀层的最佳工艺参数均为:电镀时间为8min,施镀温度60℃,电流密度为3.2A·dm~(-2);对于纳米复合镀层,最佳纳米Al_2O_3含量为8g/L。
研究对比了最佳施镀条件下镀层的显微硬度、耐磨性、抗氧化性及耐腐蚀性。与纯Ni镀层相比,纳米Al_2O_3/Ni复合镀层的显微硬度提高101HV,磨损失重减少0.0279mg·min~-~1·mm~(-2),氧化增重减少3.2189mg·h~(-1)。纳米Al_2O_3/Ni-P复合镀层与Ni-P镀层相比,前者的显微硬度提高105HV,磨损失重减少0.0393mg·min~(-1)·mm~(-2),氧化增重减少4.2459mg·h~(-1)。研究表明:纳米Al_2O_3/Ni-P复合镀层的硬度、耐磨性、抗氧化性及耐腐蚀性均为最好。X射线衍射图谱显示:纯Ni镀层和纳米Al_2O_3/Ni复合镀层为晶体结构,而Ni-P镀层和纳米Al_2O_3/Ni-P复合镀层为非晶态结构,晶化处理后,新生物相为Ni_3P。
研究表明:镀层为片层状生长,复合镀层的生长过程包括弱吸附和强吸附两个过程。分析认为:纳米复合镀层的强化机制为基质金属强化和纳米Al_2O_3的弥散强化。
|
|
|
|
1 |
张晓燕,张恒华;化学镀Ni-P-SiC复合镀层的组织性能[J];物理测试;1999年06期 |
2 |
董允,林晓娉,曲敬信,邵荷生;Ni-W-Co/SiC微粒复合材料的磨损规律和机理[J];机械工程学报;2000年07期 |
3 |
余新泉,沈承芬;化学沉积法制备Ni-P-SiC(C)复合镀层的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
4 |
侯峰岩,王为,刘家臣,郭鹤桐;ZrO_2纳米颗粒在Ni-ZrO_2复合镀层中的分散性对镀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J];材料工程;2004年03期 |
5 |
武刚,李宁,周德瑞,仓知三夫;电沉积Co-Ni-Al_2O_3复合镀层微观结构及高温性能[J];复合材料学报;2004年02期 |
6 |
涂江平,邹同征,王浪云,陈卫祥,徐铸德,刘芙,张孝彬;镍基纳米碳管复合镀层的摩擦磨损性能[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4年07期 |
7 |
夏法锋,吴蒙华,李智,赵泉;超声-电沉积纳米Ni-TiN复合镀层及其表征[J];新技术新工艺;2004年11期 |
8 |
王立平,高燕,薛群基,刘惠文,徐洮;Ni-Co/纳米金刚石复合镀层抗磨损性能的研究[J];中国表面工程;2005年01期 |
9 |
;减摩复合镀层[J];新技术新工艺;1983年04期 |
10 |
刘淑兰;车广礼;;MoS_2对Ni~(2+)离子及H~+离子还原速度影响的研究[J];电镀与精饰;1989年06期 |
11 |
白晓军;王书君;;Zn-Al_2O_3和 Zn-SiO_2复合镀层研制及耐蚀性和结合力探讨[J];电镀与环保;1993年06期 |
12 |
阎康平,陈匡民,吴首玉,田间;含PTFE复合镀层在塑料模上的应用[J];模具工业;1994年10期 |
13 |
华希俊,陈嘉真;金属基-陶瓷电刷镀复合镀层高温摩擦磨损性能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1995年02期 |
14 |
彭晓,马信清,李美栓,平德海,李铁藩;Ni-La_2O_3复合镀层中的质点弥散与组态研究[J];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1995年02期 |
15 |
郭忠诚,郭淑仙,朱晓云;电沉积多元复合镀层的研究现状[J];电镀与环保;2001年02期 |
16 |
刘峥,夏金虹;Ni-P-W-石墨复合镀层工艺及性能研究[J];表面技术;2004年01期 |
17 |
郭国才;Zn-MoS_2自润滑复合镀层的研究[J];表面技术;2004年04期 |
18 |
王红艳,周苏闽;Ni-P-TiO_2复合镀层的组成及性能研究[J];表面技术;2004年05期 |
19 |
夏法锋,吴蒙华,王金东,李智,赵泉;表面活性剂对电沉积Ni-纳米Si_3N_4复合镀层的影响[J];表面技术;2004年06期 |
20 |
黄学俭,沈维长,王美玲,王延;Au-Cu-Ni-MoS_2四组元自润滑复合镀层及其在人造地球卫星短波天线机构上的应用[J];摩擦学学报;1983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