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超重及肥胖的糖尿病患者铁蛋白水平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

胡杨  
【摘要】:目的观察超重及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铁蛋白水平,研究体重指数与铁蛋白及相关因素的关系,为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症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1选取2013.6-2013.12月于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男34例,女26例)。按2003年《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与控制指南(试用)》标准,应用体重指数(BMI)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2组:肥胖组39例(男性21例,女性18例,BMI≥24kg/m2)、单纯糖尿病组21例(男性8例,女性13例,BMI24kg/m2)。2所有患者需空腹12小时以上,晨起抽取肘静脉血6ml,检测铁蛋白(SF)、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通过公式计算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3所得数据以Excel数据库整理后均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数据间比较采用t检验;两指标间进行直线相关分析,并计算相关系数,多因素间相关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1肥胖组与单纯糖尿病组性别构成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本次研究对象的性别构成具有可比性。2肥胖组与单纯糖尿病组的年龄、身高、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本次研究对象的年龄、身高、病程构成具有可比性。肥胖组的体重、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患者的FPG、FINS、HOMA-IR、HbA1C、TC、TG高于单纯糖尿病组,肥胖组HDL-C低于单纯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肥胖组与单纯糖尿病组SF水平比较:肥胖组患者的SF为292.66±88.53ng/ml,单纯糖尿病组患者的SF为167.52±67.04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肥胖组的SF水平高于单纯糖尿病组。SF与肥胖的2型糖尿病之间的关系:肥胖组23例患者SF248ng/ml,单纯糖尿病组6例患者SF248ng/ml,说明SF水平升高与糖尿病患者肥胖关系密切,具有统计学意义。4糖尿病患者BMI与各指标间的Pearson相关分析:BMI与年龄、SF、FPG、FINS、HOMA-IR、TC、TG、SBP、DBP呈正相关(P0.05), BMI与HDL-C呈负相关(P0.05),与性别无关(P0.05)。5糖尿病患者BMI与各指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以BMI为因变量,以SF、HOMA-IR、TG、TC、HDL-C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BMI与HOMA-IR、SF成正相关(P0.05),提示BMI与HOMA-IR、SF呈线性关系,且与SF的关系更为密切。 结论1超重及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SF的水平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2.2型糖尿病患者的BMI与FPG、FINS、TC、TG、SBP、DBP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3.2型糖尿病患者的BMI与HOMA-IR、SF呈线性关系,且与SF的关系更为密切。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玉新,李大启,李公宝,徐琴君;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检测[J];上海免疫学杂志;2001年02期
2 宫雅南,刘冬年,熊玉冰,黄伟文,庄万江;糖尿病足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析[J];广东医学;2001年06期
3 顾芹,宋守君,李向阳,尤传一;胰激肽原酶肠溶片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防治作用[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1年06期
4 曹爱华 ,王瑛 ,李翔;杏丁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J];辽宁实用糖尿病杂志;2001年03期
5 ;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新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年04期
6 张桂茹;糖尿病肾病85例临床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02年02期
7 侯建明 ,林凤辉 ,张超群;46例2型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关系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02年04期
8 陈文霖;糖尿病饮食[J];医疗保健器具;2002年Z1期
9 孙力,许玲;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分析[J];山东医药;2002年35期
10 ;糖尿病肾病诊治研究进展[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3年04期
11 李蓓;生活在荷兰的印度后裔终末期糖尿病肾病发生率高[J];新医学;2003年01期
12 孙铸兴,缪建萍;2型糖尿病伴发原发性肾小球肾炎16例分析[J];江苏医药;2003年04期
13 刘红,杨卉;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糖尿病肾病[J];安徽医药;2003年02期
14 翁建平;2型糖尿病对社会造成的负担不容忽视[J];广东医学;2003年10期
15 钱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糖尿病肾病[J];微循环学杂志;2003年01期
16 张洁,王立琴;黄连素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3年03期
17 刘晓明,田京利,仲伟红,张丽彩,魏瑞平;军队休干所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情况调查分析[J];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2003年04期
18 董西刚,李伟;糖尿病肾病的病理与临床[J];实用医技杂志;2004年02期
19 蒋继宏,于晓明,邱雨华,杜丽洁;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探讨[J];辽宁药物与临床;2004年02期
20 潘志红;糖尿病高血压病的防治[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4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星;许筠;苏建平;张军;程立志;翟晓丽;;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A];第十九次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6年
2 杨家茂;;糖尿病肾病防治琐谈[A];全国第二届中医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临床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丁耀耿;郝桂霞;;糖尿病肾病临床分析[A];全国第二届中医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临床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张文铠;王志伏;王雪;孙大朋;;糖尿病肾病的治疗现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8年
5 倪青;;糖尿病肾病的中西医结合研究[A];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6 孙怡;李健红;宗红燕;;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糖尿病肾病16例[A];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7 叶军;;糖尿病肾病在儿童时期的早期干预[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内分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8 杜旭昶;孙志红;闫春芳;刘彩虹;;疏糖丹治疗2型糖尿病50例临床分析[A];第六次中国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9 于世家;任平;马丽佳;李小娟;郑曙琴;武明东;刘自力;薛丽辉;;糖尿病住院患者1344例回顾性分析[A];第六次中国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10 郝效槐;魏玫都;崔立俊;;中西并蓄治疗糖尿病肾病[A];第七次中国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杰;组蛋白去乙酰化酶4特异性促进糖尿病肾病足细胞损伤[D];山东大学;2015年
2 徐旭英;糖尿病足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王晋豫;广州医保2型糖尿病经济现状分析及加强医保对糖尿病管理的构想[D];第一军医大学;2007年
4 李家伟;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行为及社会特征的中医健康心理学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杨叶虹;2型糖尿病肾病差异表达蛋白质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6 张震巍;我国糖尿病疾病负担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7 陈海冰;糖尿病肾病血清标记物的筛选及发病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8 罗俊;武汉市糖尿病流行趋势及其预测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张氏玉兰;糖尿病足临床研究和防治对策[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10 郑亚明;基于多数据来源的糖尿病经济负担方法学及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轶炜;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和危险因素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5年
2 张晓利;黄葵胶囊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D];新乡医学院;2014年
3 柯辉;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发生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4 吴晓鸿;临床蛋白质组学在糖尿病肾病研究中的应用[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5 庄勇;甘露糖结合凝集素相关丝氨酸蛋白酶2与糖尿病肾病[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6 胡杨;超重及肥胖的糖尿病患者铁蛋白水平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7 张宝玉;2型糖尿病肾患者血清iFGF-23、α-Klotho蛋白、NLR、PLR水平的变化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8 曹耀辰;肝酶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D];延边大学;2015年
9 李秀兰;多塞平对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作用的临床观察[D];泰山医学院;2014年
10 权香;PPAR-γ2基因C161T和Prol2Ala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向佳;糖尿病中医药防治项目立足社区[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2 特约记者 鲁海燕;逾八成公众存在糖尿病高危因素[N];家庭医生报;2013年
3 马明愈;现代生活方式导致 糖尿病发病率迅速上升[N];中国妇女报;2005年
4 省立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侯建明;糖尿病肾病的防治[N];福建科技报;2004年
5 王文绢 范军星;世界糖尿病日关注焦点:糖尿病并发症[N];健康报;2003年
6 主持人 向红丁博士;糖尿病肾病须早防早治[N];人民政协报;2002年
7 华悦;预防糖尿病,从减肥开始[N];上海中医药报;2004年
8 刘冬梅;肥胖糖尿病第一诱因[N];天津日报;2004年
9 刘燕玲;首部中医专病指南定下糖尿病治则[N];健康报;2007年
10 崔昕;中药防治糖尿病肾病有进展[N];健康时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