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术后患者的心理弹性及其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了解脑出血术后患者的心理弹性现状,并分析不同年龄阶段,青年、中年、老年三阶段的心理弹性水平特征;分析青年、中年、老年脑出血术后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1月在唐山市工人医院行脑出血手术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包括自行设计的脑出血术后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年龄、性别、居住地、月收入、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性格、付费方式、疾病相关资料等)、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调查的数据均使用Excel软件输入后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具体方法:单因素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用于医学应对方式与心理弹性之间的相关性;多因素分析以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的各变量为自变量,以各年龄组脑出血术后患者心理弹性坚韧、力量、乐观及总均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青年、中年、老年脑出血术后患者的心理弹性现状:脑出血术后患者心理弹性总均分(51.84±13.16)分,坚韧性维度得分(25.25±7.96)分,力量性维度评分(17.40±4.71)分,乐观性维度得分(9.20±2.25)分。青年组CD-RISC平均分(44.41±8.96)分;中年组平均分(52.35±13.95)分;老年组CD-RISC平均分(58.91±10.85)分。总体来说,脑出血术后患者心理弹性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2青年、中年、老年脑出血术后患者心理弹性总均分的单因素分析:(1)青年组为文化程度、居住地、出血量、监护室住院时间、偏瘫、并发症、社会支持、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弹性得分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年组为文化程度、性格、居住地、付费方式、职业、家庭月收入、出血量、监护室住院时间、偏瘫、社会支持、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弹性得分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老年组为文化程度、居住地、性格、职业、付费方式、出血量、监护室住院时间、偏瘫、社会支持、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弹性得分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青年、中年、老年脑出血术后患者心理弹性的相关性分析: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医学应对方式总分与心理弹性总均分呈正相关。4青年、中年、老年脑出血术后患者心理弹性的多因素分析:(1)青年组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为居住地、出血量、监护室住院时间、并发症、社会支持、一般自我效能感;(2)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中年组为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月收入、出血量、偏瘫、一般自我效能感;(3)老年组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为出血量、监护室住院时间、社会支持、一般自我效能感。结论1本次调查的脑出血术后患者的心理弹性总均分为(51.84±13.16)分,青年、中年、老年心理弹性总均分依次为(44.41±8.96)分、(52.35±13.95)分、(58.91±10.85)分。总体来说,脑出血术后病人心理弹性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各年龄组脑出血术后患者心理弹性总均分共有的影响因素为出血量和一般自我效能感。(1)青年组影响因素依次为:居住地、监护室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社会支持;(2)中年组影响因素依次为: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月收入、偏瘫;(3)老年组影响因素依次为:监护室住院时间、社会支持。图0幅;表25个;参6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