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营养评估及合并肌少症的相关研究
【摘要】:目的1比较三种营养不良风险筛查方法:营养风险筛查2002(Nutrition risk screening 2002,NRS2002)、英国皇家自由医院营养优先工具(The royal free hospital-nutritional prioritizing tool,RFH-NPT)、肝病营养不良筛查工具(The liver disease undernutrition screening tool,LDUST)在肝硬化患者中评估的差异性,并与全球营养领导人发起的营养不良(Global leadership initiative on malnutrition,GLIM)标准评估的营养不良一致性进行比较,探究肝硬化患者的最佳筛查方法。根据营养不良患者的腰肌横向厚度指数(Transversal psoas thickness index,TPTI)建立肝硬化肌少症诊断阈值。2探究肌少症对肝硬化患者非计划性再入院的影响。方法1纳入2021年4月至2021年10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的肝硬化患者78名。对其进行NRS2002、RFH-NPT、LDUST营养不良风险筛查,并以GLIM标准为营养不良评估方法,将78名研究对象分为营养不良组(n=33)与营养正常组(n=45)。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与Kappa一致性检验比较三种筛查方法与GLIM标准的关系,另外用ROC曲线、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评价三种筛查方法对营养不良的预测价值。通过ROC曲线分析营养不良患者TPTI并计算最佳的肌少症诊断阈值。此外,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营养不良风险、营养不良、肌少症的影响因素。2研究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肝硬化患者120人的相关资料,依据第一部分得到的TPTI肌少症阈值分为肌少症组与正常组。随访至2021年12月31日,主要终点事件为非计划性再入院。使用Kaplan-Meier曲线进行生存分析,Cox风险模型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1 GLIM标准肝硬化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为42.31%。NRS2002、RFHNPT、LDUST肝硬化患者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分别为:32.1%、61.5%、62.8%。2NRS2002与GLIM标准的相关性及一致性最强(r=0.635及Kappa=0.62)。3三种筛查方法中,NRS2002有最高特异度(93.33%)和最低灵敏度(66.67%),RFHNPT有最高灵敏度(90.91%)和中等特异度(60%)。4肌少症诊断阈值为男性:TPTI14.56mm/m,女性:TPTI8.34mm/m。5 Child-C级患者均存在营养不良风险,肝功能Child-C级和肌少症是营养不良发生的危险因素,前白蛋白减少是肌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6男性肌少症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53.6%vs 21.6%,P0.001)。7肝硬化患者再入院的原因主要为腹胀、消化道出血。8女性肌少症患者非计划性再入院率明显增加(P=0.031),而男性肌少症患者与正常患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9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肌少症是女性患者非计划性再入院的影响因素。结论1 NRS2002和RFH-NPT在肝硬化患者营养不良筛查中的检出效能优于LDUST。2性别特异性的TPTI诊断阈值有助于肌少症患者筛查。3 Child-C患者均存在营养不良风险,应尽快完善营养不良评定。4低前白蛋白血症的患者需要测量TPTI,并评估是否合并肌少症。5女性合并肌少症患者非计划性再入院风险升高,对肝硬化女性患者更应该重视肌少症的评估。图 4 幅;表 14 个;参 157 篇。